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昀 《成才之路》2014,(8):57-57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学生方面会出现游移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了“意外”。出现这种“意外”现象怎么办呢?一些年轻老师开始时会惊慌失措,继而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来,把学生再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轨道。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尽可能地充分地利用这“意外”--课堂生成资源。其实他们在教案编写时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一旦发生了“意外”,他们就会把这些“意外”当成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能否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料,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驾驭好一些“意外”的生成,适时地引导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合作探究”。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教师教案设计之外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使教师感到手忙脚乱,但有时,正是这种“意外”为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事件发生,此时教师的反应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以及课堂效果。如何面对突然而来的意外,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意外”的出现不一定是坏事,也可能会带给师生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难以预料的,甚至有些"意外"会打破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使你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意外",  相似文献   

6.
唐新 《阅读与鉴赏》2009,(11):13-14
“教学意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险情”。比如,学生出人意料的提问,使你措手不及;你的提问无人问津,课堂出现令人窒息的沉闷;讲课时。一不留神.竟然遗漏重要内容……处理不好这些“教学意外”,自然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应对.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能为课堂增色添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已乐于发表个人的感受与见解,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教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惟一了。但稍作观察、分析,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难免存在各种“意外”——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举动或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有的教师千方百计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一、千篇一律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学情,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但是,眼下许多优秀的教师却不管情况熟不熟,一下飞机、火车,直奔课堂。同一个教案,不同的学生,上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教案成了“剧本”,学生成了剧本中的配角,换了谁都无所谓。有的课名日发挥学生主体,实则教师是最大的赢家。比如让学生质疑,这时候往往有意外发生吧,没关系,这些教师很会“调控”,“引”着学生往自己的剧本里钻。这样的教学,只能是作秀演戏而已。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难免存在各种“意外”——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举动或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有的教师千方百计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的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堂设计得很“圆满”,不给学生留下出错的空间。其实这是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课堂之所以成为一门“遗憾”的艺术,除了教师对课堂活动设计考虑不周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课堂上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存在——关键时刻,教室外来了点儿不和谐的声音,吸走了学生的注意力;顽皮的学生常常会给你一个哭笑不得的答案……由于信息技术活动的开放性很强,使得信息技术的课堂较其他科目的课堂有更多的意外,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现象。其他诸如电脑损坏、突然停电等也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有的小“插曲”。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是习题课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你兴高采烈地按照自己备课时的教学计划向前稳步推进时,“意外”出现,有同学站起来对刚刚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困惑或是猜想,你该怎么办?在听过的很多研究课中,发现有的老师担心教学计划不能完成,对此置之不理,以“下课再说”加以应付;有的老师则抓住这难得的课堂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启发学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  相似文献   

15.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 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 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 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 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 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强调,“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关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与碰撞,现时生成出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带这个慢班出乎我的意料,对于带惯了所谓实验班的我来说,一开始着实有些不适应。毋庸讳言,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一般比较活跃。他们求知欲旺盛.反应敏捷,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灵动的思维有时会牵动老师迟滞的神经,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此时的课堂真可以比拟为魏书生老师所说的“天堂”了,在有“天使”的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随声附和,热闹的课堂气氛是无须调动的,各种你所意想不到的课堂精彩花絮会自然生成。教师所做的就是尽情发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然后让你的情绪去感染学生。那种文思的飞扬,感情的共鸣产生的快感真是“不亦乐乎”!古人说:“得天下良徒而授之,不亦乐乎!”两千多年了,我依然能感受到古人说这话的快乐和豪迈。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特定的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的进程有时很难预计,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备课计划中预期的设计呈现他们的反应,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都会让教师在课堂中面对许多“意外”。作为教师,如何处理这些“意外”呢?  相似文献   

19.
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课堂上的一些现象.值得思考。现象一: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课),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认为比较好时,全班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着有节奏的掌声,齐声道:“棒!棒!你真棒!”有时一节课会出现多次。  相似文献   

20.
王慧 《师道》2007,(6):25-26
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常见的反应有三: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在这部分教师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