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队伍日益壮大,但其素质却是参差不齐,且普遍缺乏媒介理念。虽然近几年对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培养被提到了显要的位置,但对新闻发言人媒介理念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且不够理论化、系统化。本文将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度,探析媒介理念的内涵、意义以及应当树立怎样的媒介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温州动车事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离任,人们对新闻发言人的关注也开始降温.但是,在国内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发展道路没有明显改善,职业群体素质没有明显提升,职业环境也没有整体改观的情况下,新闻发言人群体潜藏的危机和隐患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防止下一个类似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事件和下一个“王勇平”出现,除了从体制上建立一个鼓励新闻发言人最说真话、鼓励信息公开的宏观环境外,建立职业化的新闻发言人队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发言人制度最近成为媒体和公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我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对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界定,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梳理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脉络,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此如何正确应对与处理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新闻发言人作为发布活动中的主角,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控制态势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参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专业素质等方面探讨了突发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具体要求。并对如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羽峰 《今传媒》2012,(10):56-57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化的进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党和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原则措施,但原则不等于法律。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实也还没有真正走上制度化的道路。本文拟从社会学关于制度以及制度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制度化现状。  相似文献   

6.
今年,湖南省委将设立新闻发言人,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等党委部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同时,湖南将推动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同时作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布党委、政府的网络新闻和党务政务信息,并就各媒体和网民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  相似文献   

7.
沈文倩 《新闻世界》2014,(5):288-289
本文在阐释中美两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发言人为例,比较两国新闻发言人的个性特征与话语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天钰  王庆 《新闻世界》2011,(10):39-40
近年来,引发争议的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层出不穷,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社会成本。"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后铁道部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将我国饱受争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又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显然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是站在台前的新闻发言人个体素质需要加强,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新闻发言制度亟待改革、与之相关的舆论环境、组织环境和政治生态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越来越希望实现自己的权利,参政议政,为国家建言献策.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公民权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公民要求政府公开信息,政府在这个特殊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满足公民意愿,实现政务公开适应国家发展的总趋势.起着桥梁作用的新闻发言人作用凸显,建立健全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传统新闻发言人与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比较中挖掘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渐成新闻学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运作、外国的新闻发言人及其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已有大量的论著。就在学界为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额手称庆的时候,部分学者清醒地提出了如何规范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对任何一项制度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终的规范手段是法律手段。本文将专门论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行为。虽然少数学者认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执政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于1983年正式确立。新闻发言人作为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最权威的发布者,实现了政府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与社会的沟通。“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的言谈表现让人们再次关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新闻发言人的修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等问题。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罗璇 《新闻世界》2013,(9):98-100
体育活动、体育事业与信息传播高度关联,体育新闻发言人是体育传播发展水平与程度的表征之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传播的强力支撑和体育新闻发言人的出色工作。当前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业务水平不专业,工作能力不达标;工作开展不正常,信息发布不定时;关键时候靠不住。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队伍配备、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分类配备,区别对待;精挑细选,能者上任;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评结合,优胜劣汰。体育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制度化、规范化,要保障新闻发言人对信息的掌握和自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6,(4):78-78
《中国青年报》刊登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发言说,新闻发言人不能成为“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已实行了4年,上至国务院各部委,下至市级政府各部门,都先后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但运转得并不好。很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基本上是“三缄其口”,常常拒绝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主动举办新闻吹风会更少。某些部门对外公布的新闻发言人电话竟是空号,或无人接听。新闻发言人以这种方式回避新闻媒体,阻碍了公众与政府的联系与沟通,还暴露出相关部门拒绝媒体和社会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实际观察为出发点,分析了新闻发言人设立的情况、新闻发言人的活动与内容,并对新闻发布的社会效果做了梳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闻发言人的发展走向,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霏  杨欣 《今传媒》2010,(3):49-51
一、网络问政制度的关键:建立有效的身份识别系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建立有效容易识别的身份系统是网络发言人制度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社会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强等特点,新闻媒体可以根据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的相关信息制作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6.
蒋梅梅 《新闻世界》2014,(11):198-199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带动了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各大中型企业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对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功能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使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只有正确认识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必要性、把握好企业发言人传播功能,才能让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企业公关宣传中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区别,分析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出现的背景及工作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自此,我国新闻发言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从2003年的SARS事件时起,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基本建立了一个国新办、各部委、地方省市的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外比较视角中外新闻发言人在传播方式、目的方面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因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差异与文化历史等的不同,故在发布新闻时中外发言人的表现有所区别。中国传媒大  相似文献   

19.
王志潇 《新闻世界》2014,(7):382-383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生相长,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政府就是把关人,负责将相关信息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回顾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它的建设过程并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凝聚民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冬文以实际采访为例,从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高人员专业素养等多方面,探讨如何不断完善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使之充分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