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渐江作品《桐阜图》内容的解读,探讨了作品的构图、内容、笔墨和意境,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人迹罕至的幽静之所,表现了渐江绘画中荒寒冷逸、高远淡泊的审美追求和清静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
关于“之”的本义,古今有许多不同解释的。首先是东汉的许慎,他提出“之”的本义是“出”的意思.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体之字),出也.象过(草木初生也……读若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他认为“一”上的“”为草木从地下初生出来的形状,所以他把“之”的本义训为“出”义。戴震也把“之”的本义训解为“出”义;但与许慎对字形的理解不同.他在《礼记·考工记·梓人》的补  相似文献   

3.
现代艺术区别于古典艺术、传统绘画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反对传统艺术中的文学性、主题性和情节性,强调以艺术本身为目的,强调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的独立价值,而对作品的主题(传统意义上的主题)似乎不大关心。在现代艺术成为时髦之际,我们谈论艺术作品的主题,且不是不切时宜?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拉尔夫·法布里对于抽象艺术的一段话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他指出现代抽象艺术被称为nonobjective(无对象的或非客观的),亦可称为nonsubjective(无主题的或非主观的),但这是一种悖论。“objective”(客观的)意味着仔细周到的、不偏不倚的,没有  相似文献   

4.
凡·高被称为“天才画家”,他作品中的“色彩”一直被人所称道。对于凡·高而言,“色彩”是他的标志与个性-的体现。从凡·高作品中色彩变化的“节奏性”、色彩构图的“旋律性”渡及“交响曲”式的色彩体验三个角度出发,解读凡·高作品中色彩的音乐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新昌县美丽的鼓山脚下 ,新近屹立起一座崭新的学校 ,那就是新昌县城西小学。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丘陵地带 ,无人光顾 ,1 997年该校已成为“渐江新昌超前教育实验学校”、“渐江省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渐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澳大利亚麦瑟迪斯特女子学校合作学校”。人们在赞叹城西小学 3年来的巨大变化时 ,自然想起超前教育的弄潮儿、该校校长张伯阳 ,是他构筑“适度超前教育模式”,为新办学校的教育登上新台阶谱写华章。1 997年 8月 ,新昌县创办了城西小学 ,县教委领导派他到该校担任校长 ,在他上任不久就提…  相似文献   

6.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奇才,和渐江、石溪、石涛、担当同为著名的“画僧”,他在我国写意花鸟上的突出成就,开了一代雄风,承前启后,影响我国画坛数百年,并为世界艺术宝库增加了财富。但八大山人遗留的文字资料极少,要想探索他的思想实质,思想与艺术的关系,则颇多困难。本文试图从八大遗留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中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①瑟瑟②半江红。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作者点击白居易(772-846),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职,多有佳政。在文学上曾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后世并称为“元白”。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通俗易懂、感叹时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注释①江:诗中的“江”指的是唐都长安…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他自称学习孔子是他毕生的愿望,“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所以他以孔子思想的继承人自居.在当时他的思想是代表了比较保守的由奴隶主世袭贵族转化过来的那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因此,他虽然游历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他的政治学说和主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不被采纳.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重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尽心上》).他的学生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多,但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滕文公下》),规模还是不小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在当时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对后世也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提出了不少新鲜的见解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自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糟粕),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夏Gui,南宋四大家之一,以山水画称于世,他的绘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多突破。首先在构图方面,画“边角之景”,被称为“夏半边”。构图精炼,以虚代实,以少胜多。其次在笔墨方面,创造了拖泥带水皴,画亭台楼阁不用界尺,信手而挥,用笔多变,水墨苍劲。第三,在作品形式上善画卷画,有的画竟达十丈长,跟前人的长图大嶂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倪瓒(1301—1374),是元代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为"元四家"。他的山水画笔法疏简,格调天真,淡泊宁静,开创了一代新风,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他的画大多描绘的是太湖一带的山水,构图取"平远"之景,景物稀少,善以枯木、竹石、茅舍、溪流、山坡为描绘对象,多  相似文献   

11.
释“於菟”     
杨雄《方言·八》记述“虎,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虎兔)”。将虎称为“於(虎兔)”,典籍上及后世诗文中多有出现,字形则略有变化,例如:“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左传·宣公四年);“乌菟之族,犀兕之党,钩爪锯牙,自成锋颖”(晋·左思《吴都赋》);“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於菟”(苏轼《将至筠先等迟适远三犹子》);“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元·迺贤《答禄将军射虎行》)。如果把以上引例归纳一下,延用“江淮南楚语词”、将老虎称为於菟的几种词形为:於(虎兔)——於菟——乌菟。“於菟、乌菟、於(虎兔)”与“虎”,字数不等,字形有别,读音亦迥然不同。今人对於菟与虎的关系多有疑惑。那么,江淮南楚人为什么把老虎称为“於菟”,两者在音、义等方面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四)许棐《梅屋集》提要指出,以刘克庄为领袖的江湖诗派,“流波推荡”,“终南宋之世,不出此派”.作为与刘克庄一起被称为该派“翘楚”(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的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他的诗论与他的诗一样,也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字道古,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著作:《数书九章》.其对“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的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的研究,取得卓越的成果,前者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后者被称为“秦九韶程序”.美国科学史家萨顿(1884-1956年)称“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今有论者介绍,他曾引导学生从《伐檀》中“挖出了一堆好东西”:当年,“黄河水是清澈的”,“气候温暖如夏”(有热带生长的檀树),“两岸植被茂密”(可以狩猎),黄河之所以变黄乃因“坎坎伐檀,森林遭破坏”所致。(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5期)作为学生肯如此“动脑筋”无可厚非,作为教师也作如是认定,则大可商榷了。1.此“河”何指?“江”“河”虽为上古我国横贯东西的长江、黄河的专称,但引申用法也早已有之。古代以为,凡江、淮以北的中  相似文献   

15.
以渐江为首的新安遗民派对世间持冰冷态度,在画中抒发“虚静”与世无争的情怀。从渐江、郑旼、查士标等人绘画中的“静美”与自身境遇出发,探析新安派画家“心与物冥”的主客体合一思想。以“道”自居的新安派画家为了在画面中表达自贵、自高的情操,将黄山不同尘俗的景色图像画。由黄山这一题材构成的艺术符号赋予画面浓郁的象征与纪念意味。新安派画家在创作中达到传统、生活、心源的三位一体,有各顺其势的“师道自然”之韵致,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颜元使用概念比较混乱,难于把握,有时他把道称为事或物,有时又把事或物称为道。他的“理气融为一片”也很费解。章太炎说他“概念抽象之用少”(《訄书·颜学》),这是事实。尽管如此,颜元的思想还有路数可寻,他也还是有一个哲学体系,虽然他可能并不自觉。颜元著作多次提到“体用兼全”(或“体用兼赅”、“体用兼优”),在我看来,这个命题是他哲学体系的中心环节,把握了这个中心环节,我们就可以把他哲学体系的各个方面联贯起来,就可以把他与佛  相似文献   

17.
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山阳县(今淮安县)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一五○○年),卒于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年).吴承恩少时有文才,被称为“淮自张文潜后一人而已.”(宣统《长兴县志》卷三十一上)可是,在科举上竟至“屡困场屋”,直到他四十五岁那年(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年),才得了个“岁贡生”.以后又两次应试,均未考中,直到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才被委派到浙江长兴县做一个小小的县丞,辅佐当时长兴知县归有光管理县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官场政治生  相似文献   

18.
渐江曾生活于现今的安徽地域,对安徽的人文风貌在其画作中描绘了许多。渐江的绘画画风笔墨严谨、格调简约,对描绘的自然景物高度概括,虽然用墨偏淡,但不显虚空。画面形式具有现代设计学的韵味,构图独特。这种当时的新视觉形式,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山水画,而且也给安徽建筑景观设计在形式和意境方面带来了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笛卡儿把动物称为简单的机器(四七一)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方法论”(一六三七年)、“沉思集”(一六四一年)、“哲学原理”(一六四四年)等书的作者。在“方法论”(“资本论”译者将它译为“思想方法论”)这本著作中,笛卡儿为了说明他底方法论的若干原则,他从解剖学的观点上考察了动物,并把(?)比作简单的机器。“方法论”的第五章论“物理问题的次序”,其中写道:“……能由人做成各种不同的机械运动,如与在每  相似文献   

20.
徐渭是中国明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他开创了笔墨纵恣、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画派.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纵横奔放、构图巧妙、水墨淋漓,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影响甚远.写意花鸟画是一种即兴创作,必须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构图是其中的关键.讨论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将徐渭的花鸟画构图与宋代传统花鸟画构图比较,重点研究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样式以及对其构图形式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