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2.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家勃朗特三姐妹以各自的优秀作品征服了各国读。她们的年龄、作品数量、写作技巧并非她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她们成功的秘诀至今被人们探究。她们的社会地理环境、家庭背景、各自的婚恋、独特性格等因素是她们学成就的自然和必然要素。  相似文献   

4.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上有“三曹”、“三苏”,都是合父子三人为一体的诗人或文学家,而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却是罕见的同胞三姐妹。她们在同一年各自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夏洛特的《简爱》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一直享誉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6.
作者介绍艾米莉·勃朗特(1818 ̄1848),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 ̄1855)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1820 ̄1849)号称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19世纪文坛上焕发着异彩。艾米莉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夏洛蒂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勃朗特(1916-1855)和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简·爱》和《呼啸山庄》是她们各自的代表作。作为同胞姐妹,她们在生活、思想和创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女权主义者,她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夏洛蒂的女权主义多具政治意义,其主要价值是对现实生活中男权秩序的颠覆,为实现男女平等声性解放做出了贡献;艾米莉的女权主义则具诗学意义,其主要成就在于在文学艺术领域消解男权诗学,重建女性诗学传统。夏洛蒂·勃朗特与《简·麦》在勃朗特姐妹生活的时代,英国妇女仍然处…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勃朗特与张洁,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作家;前者是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她已经取得了时间的承认,作品也将流芳百世;后者是中国当代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她们都出身于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性格一样执拗,又蔑视虚伪.读她们的作品和传记,首先让人感到,她们是一对——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深受学者们的喜爱,但是其作品中的死亡叙事鲜为人所研究。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进行比较,以文本为依托,探讨其在文本层面对死亡氛围的描写以及意识层面其对死亡恐惧的消解,并由此研究她们死亡叙事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意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意识及其在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还能够从主人公的性格中对自身形成教育意义。《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其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变化对女性维权进行阐述。本文基于《简·爱》文学作品的价值性,对简·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小说家三姊妹——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她们的出现,是英国19世纪文坛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佳话。勃朗特姊妹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一座偏僻闭塞的小村庄——豪渥斯村。她们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牧师。夏绿蒂·勃朗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后来两个姐姐10多岁就死在了“慈善学校”。由于家境贫困,她们姊妹三人都曾出外谋生,先后当过家庭教师、私人学校教师,夏绿蒂的作品中就有这方面生活的反映。勃朗特姊妹从小就喜爱文学,很早就开始练习写作,但她们的文学创作道路却是十分…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1):10-1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小说,但是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情作品,讲述了凯瑟琳小姐一直在林顿的富裕、虚荣和西斯克利夫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西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用极端的方式复仇,在爱与恨中徘徊。本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6.
窦桂梅 《江苏教育》2008,(13):71-72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爱”。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简·爱》,此作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借由三个不同性格女性的不同命运,彰显了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出路的困惑及对妇女解放方式的独特见解。本文分析了作品中三个主要女性的命运,并从中探讨作家对女性解放之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 勃朗特三姐妹在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同时脱颖而出,一对传为美谈。她们就像田野里一簇淡雅而热烈的石楠花,在豪渥兹山岗上散发着特有的芬芳气息。 《简·爱》和《呼啸山庄》是两部纯粹的爱情小说。情感历程到必然是它们的主要线索。沿着这条主线,我们竟发现两部小说的情感历程惊人地相似,都历经隐含、爆发、流浪、复归四个过程。这种模式的形成与作者当然  相似文献   

20.
[《简·爱》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 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