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这么两个老掉牙的古代医家传说,说苏仙公在得道为仙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瘟疫,庭中井水一升,檐边橘叶一枚,可治疗人。”第二年,果然瘟疫流行,他的母亲依照他的话去做,给每个人一升井水和一枚橘叶,结果人们都免于瘟疫之害。  相似文献   

2.
古代有句名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意思是说:人与鱼一样,要有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其乐融融,以致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构成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心理学家证实,环境的优劣对人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晏子春秋》中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人也是如此,生活在高雅文明的环境中,人的气质会变得高贵典雅;生活在粗俗的环境中,人会变得粗鲁野蛮。  相似文献   

3.
凌平 《世界发明》2008,(3):74-74
西方有句谚语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句话用来考量媒体的价值也同样适用。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先天的缺陷.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体是万能的.能够全盘通吃.在资本的热浪执着于媒体的所谓“新旧”之别时.用“冷热”的眼光来判断媒体的价值.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骆昌芹 《知识窗》2010,(4):28-28
今人坐于凳椅之上已是司空见惯.殊不知宋代妇女若坐在这种坐具上.则是惊人之举。南宋杭州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上说:“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凳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而在宋以前.凳椅对男子来说也是罕见之物.  相似文献   

5.
陈美 《知识窗》2013,(6):1-1
周国平说:“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由此可见。两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也在于此。在《庄子·秋水》篇里,河神河伯与海神北海若有一段对话。北海若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顺乎天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观是中医独有的理论,即把人和宇宙合起来统一探索它们的共性,通过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来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治。一、“天人合一”观的理论根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生长、发展、运动、变化,都是气的作用。人之所以有生命活动,同样也是由于气的活动而维持的。宇宙形成之际,一气分阴阳,清阳上升则为天,浊气下降则为地。天在上,地在下,人生活于中间。人生来就禀受了天地之性,从而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与天地相通。《黄帝内经》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  相似文献   

7.
央子 《金秋科苑》2013,(8):102-103
静以养神 《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元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神藏”、“静以养之”,乃指神静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是一种心态,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之静。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9.
黑马三 《知识窗》2013,(19):39-39
“抢100”是两个人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说1~10中的任意一个数,并把这些数逐一相加,最后谁先报出和为100的数,谁就获胜。例如,第一个人说7,第二个人说10,则两人所报之数的和为17;接着,第一个人又说5,则和累计为22。这样交替报下去,直到有人说出的数与前面的数相加得100,此人就是获胜者。  相似文献   

10.
张松 《科教文汇》2008,(34):129-129
学贵知疑。古人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指出:“学问,是什么意思呢?学就是学习,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其主流而言,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尚书》说:“民为所欲,天必从之”,说的是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意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的孔子,更是重视人的因素。他提出“仁”的概念,建立了“仁学”。据统计,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有104处之多(也有人认为109次),而“礼”字出现15次,“天”字出现20次,“天命”只出现3次。可见,讲得最多、解释得最多的是“仁”。  相似文献   

12.
经济之链上的特殊环节──技术创新陈文化,李后卿技术创新是科技长人经济的必经之途。技术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他指出:“创新实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新生产函数的引入,原有的成本曲线因此而不断更新。”弗里曼也说:“创新本身可定义为:...  相似文献   

13.
刘泽君 《知识窗》2007,(4):5-25
鞭炮有很多别名,如“鞭爆”、“炮仗”、“爆竿”、“爆竹”等。《神异经》中说:“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日山臊。以竹著火中,焚烨有声,而山臊惊惮。”南北朝梁代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 是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胜于教给其知识。近 代教育家叶圣陶则说“教是为了不教”,强调教会 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当代著名学者阿 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令人类迈入了新世纪,信 息时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知识更新周期之短是 前所未有的,令天学的知识明天就有可能过时、淘 汰。人类面临的是一个学习社会,不会学习的人将 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由此可见,探讨 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 题。“会学=学会”教学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适应于新时代要求,在河南油田诞生的—种崭新的 现代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孙邵玲 《科教文汇》2008,(28):114-1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学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此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叶老师还说:“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人更深。”这是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的经典繁琐.机械语文的课文分析这一教学模式一直未曾得到根本改变,尤其缺乏一种动荡血脉.流通精神的大气魄。而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正是冲击传统教学以调理气脉.使之具有生命力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流沙 《知识窗》2007,(6):6-7
有位印度瑜珈教练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练瑜珈。我问她,那什么人可以练瑜珈呢?她说:“信佛的人。”我表示惊讶。她解释说,瑜珈其实也是一种“佛”,心念之佛,无所期求,无所愁苦,  相似文献   

17.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上“缺陷”之事处处有,不可能事事皆为十全十美。可如果遇到“缺陷”之事后,能不甘于受其致弊,逆用出新,升华出“饱满”来,那就堪称是一种智慧出击了……  相似文献   

18.
谢素军 《知识窗》2011,(10):50-50
分水岭是一个地理概念,天南地北地就那么一划,便成就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千古名句。然而,风景归风景,我并没有太多心思去关注云霄岭的花花草草。我很清楚,此次陪同几个国外学者出游,为的就是争取他们的好感,以获得唯一的那个留美名额。  相似文献   

19.
佟晨绪 《科教文汇》2013,(24):I0001-I0001
一 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说:“得失若少牵累于心,则人与人、人与物相处的空间或许真能更加宽绰圆润也未可知。” 人世间有太多未知,有太多诱惑,人们往往与他人争相追逐名利,与他人比权力、比事业、比珍宝,却也往往最终无力自拔,陷于名利场的圈套中。  相似文献   

20.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