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无锡市五爱小学是我省普教系统的一所“名小学”,它的前身是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学校。1953年,由华东局领导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社会公德内容而命名。长期以来,学校围绕“五爱”内容不间断地开展“播五爱种子、育四有新人”教育活动,积累了“四个一”的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我们按照小、中、大各班教育内容中最一般的要求,拟订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十五条)。这十五条行为规范概括了“五爱”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社会公德最起码的要求。对幼儿来说,我们认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爱幼儿园做起;爱人民要从爱父母,爱老师做起;爱劳动要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爱惜饭菜做起;爱科学要从培养正确的学习态  相似文献   

3.
田凤英 《宁夏教育》2013,(12):57-57
现代教育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包括思想与道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左国庆 《德育信息》2002,(10):51-52
近年来,我校加强“三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行“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实施全员德育,不断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四法江俊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在颁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通知中指出:“各科任课教师也要参照大纲精神,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教育,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小学自然课如何与思想品德课配合好,共同来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呢?这是摆在小学自然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自然课具有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指出: “思想品德课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关于  相似文献   

7.
计玉霞 《宁夏教育》2011,(11):43-44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音乐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展开的,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开展“五爱”教育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学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五爱”教育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我校从以下方面认真开展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四有”人才的任务,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然教学的德育功能,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呢?我结合教学的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浅显的体会。 一、熟谙大纲和教材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小学自然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和爱家乡、爱祖国、爱  相似文献   

10.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造就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也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几年来 ,我校在德育实践中 ,积极开展了以“六种”特色教育为主线的系列活动 ,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亲情教育  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五爱” ,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怎样做人 ,这是德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不少学生在填学籍卡时对着父母的出生年月日一栏发呆 ,也发现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没有权势…  相似文献   

11.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向小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自然教学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我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宏观指导的重要文献,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行动法规和各项工作的指南。我园在全面学习、认真领会文献精神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培育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规程》在第五条中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这不仅指明了幼儿园德育的具体内容,而且也突出了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教育目标。我们认为,幼儿知识少,抽象思维差,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对家乡、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五爱”)为基本要求。建国以来,“五爱”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并且载入共和国宪法,作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新形势下“五爱”教育有哪些新特声、和新要求,这是当前学习贯彻《决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爱祖国”应该是“五爱”的主旋律“五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五种教育要求,它的基石出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刊决定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大赛。活动主题:爱祖国爱家乡参加对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小学生活动内容: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热情抒发对祖国、对家乡、对母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内容健康向上,注  相似文献   

15.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周俐 《华章》2013,(13)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社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未来的行为.《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第5条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要求.在内容与要求部分的第7点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抓住幼儿这一人生最佳的教育时光对幼儿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校开展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题”——“学校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的实验以来,我坚持《德育》读本与《成长册》的合理使用,坚持在艺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艺术教学与思想感情教育紧密联系结合,从认知、操作、情感三方面进行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一、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充实德育内容,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超越德育的过程不单是让学生接受道德常识,转变思想的过程,也是伴随学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介绍了在高中新教材教学中,努力挖掘教育素材,对学生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体会。  相似文献   

19.
“《小学德育纲要》在基本内容和要求中明确指出:小学德育要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纲要》在实施途径中指出“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乡土地理───银川的气侯银川回中李玉仙爱祖国和爱家乡是一致的,《乡土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的生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