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中涉及许多的音乐美学问题,如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等,汉斯立克以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质作为基点来阐释这些音乐美学问题,该书集中反映了汉斯立克的自律论美学现点.  相似文献   

2.
朗格对音乐的本质的看法承袭了爱德华&#183;汉斯立克的观点,但二者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音乐的情感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朗格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辩证统一关系;汉斯立克则主张音乐不表现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朗格的观点是较科学的辩证观点,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卓菲娅·丽莎与汉斯立克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对立 ,其焦点问题是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看法上的根本对立。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了使他的“形式”即内容 ,内容即形式”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提出了所谓“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 ,其实是指一种幻想力 ,这与康德所说的“天生的心理能力”是一脉相承的。丽莎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美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 ,探讨了音乐本体的特殊规律 ,提出了艺术“主题”的概念范畴 ,并在此基础上 ,揭示出“音乐主题”的本质内涵 ,从而使她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取决于内容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朗格对音乐的本质的看法承袭了爱德华·汉斯立克的观点,但二者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音乐的情感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朗格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辩证统一关系;汉斯立克则主张音乐不表现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朗格的观点是较科学的辩证观点,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思想强调音乐自身的形式的重要作用.不禁令人感叹的是,时隔一千六百多年,中国魏晋三国时期嵇康和西方的奥地利音乐家汉斯立克的关于音乐美学的自律论思想是如此相似.本文旨在从分析嵇康和汉斯立克的生活背景入手,分析两篇论著的主要观点,进而探讨《声无哀乐论》和《论音乐的美》的相似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二者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画家兼艺术理论家。他是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抽象绘画的创始人之一,是表现主义画派中最具影响的画家,其主要论著《论艺术的精神》被誉为“现代绘画启示录”。康定斯基还是一位业余音乐家,音乐对他成为抽象派画家有很大影响,他经常有意识地寻求在抽象绘画中表达音乐的音响和旋律,用声音形容色彩,用色彩形容乐声。19世纪下叶奥地利的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其代表作《论音乐的美》中论述了自律主义美学思想,被誉为音乐思想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他曾说过:“音乐确实是一幅绘画”(《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他把线条的运动和乐音的运动联系起来。他和康定斯基的联感理论的运用给我们以启示,可以在画家和音乐家之间进行美学比较。由于他们都是在相近时期,于各自领域,对艺术理论颇具建树,我们可以从他们美学比较中对当时艺术流派和观点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哲学思想使嵇康和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有较大的差异。嵇康和汉斯立克对音乐、音声与情感的关系及音乐美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正反映出二人美学思想差异背后的深层哲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哲学思想使嵇康和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有较大的差异.嵇康和汉斯立克对音乐、音声与情感的关系及音乐美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正反映出二人美学思想差异背后的深层哲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汉斯立克是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奠基者,他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由序和七章构成,序是全书的归纳与总结.主要包含正反两个基本命题,而后面的七章则是对序的演绎与推论。《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方面的巨著,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它的问世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二元并存的思想局面,树立了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0.
将自然界的一切非乐音作为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后得出的音响,本文叫非乐音音乐。仅用乐音作为材料加工而成的音响,本文叫乐音音乐。至今,人类的绝大部分音乐活动及产品仍停留在乐音音乐上。非乐音音乐是存在的:①辞书上有解释:“音乐:音的艺术(德文Tonkunst)”。见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音乐辞典》。这里的音既指乐昔也指非乐音。②意识上承认:“锅碗瓢盆交响曲”(电影)。③名  相似文献   

11.
就音乐的本质而言,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爱德华一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一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都可视为自律论音乐美学名著。自律论是年口他律论相对应的一种音乐美学名词,自律论认为制约音乐的规律年口法则在音乐自身,音乐不涉及外来的东西,音乐由自身所决定。他律论美学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年口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  相似文献   

12.
(旋律:小说音乐美的主要表现特征) 音乐美的表现特征并不体现在单个的乐音上(尽管振动有规律的乐音也有审美价值),而是体现在不同的乐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即一系列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中。这种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在时间的表现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旋律。“在旋律里,各音的时值(音的长度)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线,并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旋律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在旋律里各种音乐因素形成了统一体,获得了真正的音乐的生命。”的确,音乐艺术的最诱人的魅力就在旋律中,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感情和展现感情活动轨迹的因素,它被称为音乐中的灵魂,这正如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托赫所说:“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在表达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向听众传递音乐信息方面起到近于决定性的作用。 王蒙的许多小说,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旋律运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运动是音高运动,它可以用线条表示,这就是音高线,而王蒙小说的旋律运动主要反映在情感运动上,  相似文献   

13.
滕颖娟 《教师》2014,(34):9-9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曾说:“诗和画等艺术是说服我们,音乐是突然袭击我们。”我国古代典籍《乐记》中就谈道:“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音乐所特有的美呢?"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乐音音群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耳朵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唤起视觉的联系和想象的表现,也就是说形象地促进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共鸣与交流,它以独特乐曲音响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使人们得到赏心怡神的音乐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美的音乐总是能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人们的新,在不断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以自律论代表汉斯里克"音乐的美在于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有关音乐本质的观点及部分创作实践的研究,可以把握他不同风格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美学思想,并从中探寻到其创作的本源:在斯特扭文斯基作品中,极富时代感与创造性的音乐元素都是植根于他的音乐美学观--对音乐"形式"美的捍卫.  相似文献   

17.
哑剧,是一种不用台词,专以手势、表情、姿态等一系列形体动作来完成剧情表达和形象塑造的艺术。它是古老的剧种之一,现在已发开成为一种很高雅的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了。音乐是审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汉斯力克《论音乐的美》中指出,它的作用“是从感官的刺激,神经的游戏开始,最后才达到精神的领域”。最易和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哑剧与音乐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在音乐审美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怎样的音乐才是美的?怎样的音乐是不美的?音乐审美评价是否存在客观的标准?本文就这些问题联系音乐审美评价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在音乐审美评价中是存在客观标准的。我不赞成音乐审美评价无是非、无标准的观点,也不赞成各爱所爱,各美其美,把“趣味无争辩”混同于审美评价的观点。因为这既不符合音乐审美发展的事实,也无助于人们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相反却可能导致是非混淆与美丑不分。我认为音乐的审美评价有正确与谬误的区分,这种区分并不是凭个人主观的好恶来判定,而是有它的客观标准的。音乐审美评价中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能真实地反映和正确地评价客观存在着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健康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音乐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的具体体现。它是通过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复调、曲式、管弦乐法等来表现。当音乐美的创造一旦完成,并以某种方式体现于实际的音乐作品中的时候,它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着的美,相对于审美主体而独立地存在着。为此,音乐审美的客观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要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实现其社会作用。然而,这种价值的体现与社会作用的实现,都必须要经过欣赏这一环节才能完成。因此,音乐欣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以声音为主要原材料,并把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运动着的、变化着的体系。音乐家运用这种特殊的语言——音乐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状况。尽管音乐的语言所能表述的范围十分广阔,但音乐语言是不带有语义性的。音乐凭借声音为原材料,但他们在没有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时只能代表其自身,而不能代表任何实物。它不象文学语言那样,  相似文献   

20.
浅谈音乐美     
尤放 《成才之路》2010,(2):63-63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乐音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人的感情。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文就“音乐美”的四个要素来谈谈自己在这几个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