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什么教师不感兴趣?第一课时真的上不出精彩吗?第一课时演变杂交成第二课时,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还是有弊?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如何显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几位语文老师以及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破解第一课时难上之谜,并竭力唤起建构第一课时有效性教学的“范式”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目标。不畏浮云遮望眼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收效微,是因为低、中、高年级教学目标不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侧重点不明.归根到底.是因为课时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要明确课时教学目标.首先.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在关注学生学会积累、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达到立人的目标.直到学生离开教师的帮助.照样能学语文、用语文、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当下,阅读教学中的第一课时常被冷落。这无可厚非,因为许多老师更多关注的是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要肩负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任,再有,许多公开课、竞赛课也以第二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首要环节,是学好第二课时的基础。教师唯有把务本、求真、有度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首要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提高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陶丽艳 《广西教育》2022,(17):108-111
本文论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群文读写教学以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提出“三阶段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为第一阶段,教师以教材上的单篇语篇为素材开展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结束后第二课时开始前为第二阶段,教师选定议题和分级群文;第二课时为第三阶段,教师根据课前准备好的议题和分级群文开展读写教学。  相似文献   

7.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对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细化定位、教学策略的灵活选择、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依然存在困惑与茫然。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第一课时有效性的探索也成了一线教师思考、探究的领域,第一课时怎样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准备,如何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探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觉得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听过不少观摩课、比赛课,但这些课中以阅读教学第二课时内容居多,鲜见第一课时。原因是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彩”,更难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水平,自然而然,第二课时就成了公开课、比赛课的首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第一课时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过程,没有打好基础,何谈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入探究?近年来,许多专家、名师对如何上好第一课时进行了一些探讨引领,在一些大赛活动上,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第一课时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10.
很多时候,在众多的阅读教学公开课、研究课中,教师都会钟情于"绚丽多彩"的第二课时,认为第一课时太过单调和乏味。而常态下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多数教师也是随随便便地教,其方法、教学流程都延续着多年不变的套路,无非是认认,写写,读读。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公开课,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为公开展示,原因大家都能猜到一二:第一课时的教学没有第二课时容易出彩,不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因为重视不足而出现了诸多的弊病: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深入阅读的准备阶段,上好第一课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第一课时怎样才能上得精彩呢?我认为要注重“三读”,即读正确、读框架、读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涵盖了"导入、读文、识字、理文脉、初感知"等多方面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下一课时教学的成败,通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如何,第一课时是关键。最近,笔者参加了安徽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18位教师同台竞技,均执教第一课时,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第一课时教学都存有误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初次接触课文,顺利走进文本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第一课时要通过有效阅读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计划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在分层次组织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词语教学,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有效性,能够促进第二课时的顺利进行,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如同登山,而第一课时的教学则宛如驻足于山下。由于山下景色不及风光无限的险峰,很多教师常常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于第二课时的个性教学而言,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因而常常忽略对第一课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导致第一课时的教学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教学如同登山,而第一课时的教学则宛如驻足于山下。由于山下景色不及风光无限的险峰,很多教师常常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于第二课时的个性教学而言,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因而常常忽略对第一课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导致第一课时的教学千篇一律。1.多次朗读,兴趣不浓第一课时的教学介于预习初步感知和第二课时精读品悟之间,对于学生已经没有任何的新鲜感,更没有第二课时所带来的深刻体验,加之教师对于第一课时完成"保底工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安排课时教学任务(除略读课文外,一篇精读课文一般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广大语文教师最经常面对而又最没有把握的问题。许多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凭感觉安排每课时的教学任务,造成阅读教学课时任务的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弊病,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极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就对文章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当下,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往往把握得不很到位,教学层次不清,特征不明,让人雾里看花。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错位、低效的现象。那么,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现以我县两位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许多教师都认为山脚没有风光,第一课时挖掘不出亮点,不容易出彩。大凡公开课、比武课没人选上第一课时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只要教师在题眼、文眼两方面下足工夫,第一课时还是有精彩可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