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 ,想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艾迪生对想象的研究比同时代的美学家更深刻。本文勾勒了想象这一概念的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流变 ,论述了艾迪生想象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他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思想的精华,提出并论述了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对文艺进行中西方比较,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较早的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学说,并反复加以论证。他的美学思想,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中国美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0或521),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史中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完全可以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相比美.对这部巨著,人们多从文章学、文学学、艺术学或美学方面去研究,而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却甚少.其实,《文心雕龙》存在着系统而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而且在中国美学史和文艺心理学史中,具有横贯始终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很值得作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4.
西方喜剧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喜剧致笑机制的心理学阐释.二是喜剧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在艺理论上总结。在西方美学史上,柏拉图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对喜剧致笑机制作了探讨,亚里士多德则奠定了喜剧的美学理论,而他们的喜剧美学思想源于当时喜剧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正章启群,安徽无为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史、现象学与现象美学、秦汉魏晋思想和艺术。主要著作:《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伽达默尔传》《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新编西方美学史》《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今天是什么?——用哲学的语言说》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美学史上,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总结。李丕显、陈望衡先生合著之《黑格尔美学论稿》,一方面对黑格尔美学中体现出的软弱、妥协、近视的一面作了剖析,指出其主客观颠倒的根本性错误;另一方面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论述了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极其进步意义,以求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对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目的论美学的意义关注比较少。康德目的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至少有这样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它体现了美学研究从以神为最后目的到以人为最后目的的转向,表现出美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二是体现出某种从知识至上到知识批判的现代立场,对西方现代非理性色彩的美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音乐美学史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西方音乐美学历史发展的了解和掌握,对我国研究西方音乐美学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促进我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本文以何乾三的《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一书为例,从成书背景、主要内容、著述特色以及评价反思四个方面着手,对该著作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美学家身处一个学术大辩论的时代,整个学坛围绕着中西美学对话、西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论争、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碰撞等问题掀起了三次美学热潮。  相似文献   

10.
纵观西方美学史,暴力美学的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美学史三个时期,即本体论时期,认识论时期与语言论时期不同阶段的特征,讨论暴力美学的内在理路与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美学的美学史研究有三个层次 ,一曰东西方美学史的分别研究 ;二曰对东西方美学史的异同比较 ,三曰提出人类审美演变的三大历史形态。美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和谐美学在逻辑与历史统一中的自我深化。它极具理论张力 ,然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优美意指人的一种和谐圆融的生命形式,可爱是与其相配称的一种主体情感.对此,西方诸多艺术家、美学家均作过实践与探讨.可以说,从美学史的角度重新考察优美与可爱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在目前尚属一条有待深入开掘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不是美学家;他没有留给我们以系统的美学论述,更没有专门的美学论著.但是,鲁迅对美学有相当的研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不准备全面论述鲁迅的美学观,而是试图运用一种新的美学理论模式,就鲁迅的有关美的本质,美与真、善等其他社会功能的关系,审美的个性化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夏夫兹博里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夫兹博里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美学家,他身上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有历中的痕迹。他的思想综合了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又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本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到夏夫兹博里思想来源的复杂性,同时又把他放在西方美学的历史长河中,才能对他的贡献和局限作出比较明确的评价。本主要考究了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形式美论和美善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美学“意境说”是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提出美学“意境说”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庄美学思想、而“意境说”在唐代已诞生并被当时美学家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法国美学家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英国美学家浮尤·李、法国美学家巴希等人对“移情说”的研究,使得“移情说”成了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西方近百年来影响颇大。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就介绍过移情说,在我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实,“移情”在《诗经》中就已广泛运用,在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中亦有过论述。本文想就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移情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规律原理来把握西方美学史 ,论证中世纪美学思想恰恰构成了西方美学史发展历程中否定的一环 ;同时 ,中世纪美学思想又是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同近代美学思想联系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西方音乐思想的异同一直是中外美学家与音乐学者所重视的课题,大多的讨论多集中在理论的层面,较少从诠释艺术作品的角度出发。独立的一部钢琴作品中就可以诠释出东方与西方音乐思想中的方方面面。本论文以谭盾的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为分析文本,诠释出孔子与柏拉图这两位古典哲学家的音乐美学思考是如何影响谭盾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技巧。本文将以细致的方式,分析此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意义,辅以音乐分析,以呈现中西音乐交融下的新艺术。在当代对于中西融合与交流频繁之际,希望能透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儒家与古希腊的音乐美学做为讨论基点,深入了解作品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一.西方文论的概述 西方文论即西方文学艺术理论,古典文论包括了从古希腊文论到新古典文论期间的过渡思想,经历了从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然后到新古典文论的时期。近代文论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与中国人的“互倚型自我”。前者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自由和个体性,后者的主要特征是依赖他人。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审美兴趣乃是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详细描述和评论西方美学史作为独立型自我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吸取西方美学思想之精华,亦即对独立型自我的尊重,以充实我们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