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排放、农药过度使用等问题的加剧,"污染"、"环境保护"等问题广受关注。文章通过项目管理的分析方法,阐释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台湾垃圾分类的经验及目前高校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个人也应该保护环境的观点,以及在高校可行的垃圾分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也在加强构建两型高校,而垃圾分类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论文文分析了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了长株潭各高校的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增加资金投入,细化分类标识,鼓励环保类社团参与等垃圾分类回收的改进方法,以促两型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人学视角来看,必须要深刻理解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兴起的动因,要研究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实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思政课堂"等方面来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着力帮助高校学生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和增强资源环境节约保护意识,共建清洁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某市垃圾处理现状,研究组对部分居民小区、高校及工业企业的垃圾处理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国内外垃圾分类处理工程现状分析、某市垃圾分类现状、市民的意见反馈、调查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情况、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措施与建议等。最后,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垃圾处理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改善并推广垃圾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我国与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比较入手,作了垃圾收集状况、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处理等三个主要方面的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的对策,着重强调要形成包括“规范的垃圾分类和畅通的回收渠道”在内的垃圾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熟知,民众是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主体,了解民众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强的动员方案,对提升居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的生活垃圾分类为基础,分析了影响民众参与的相关问题如:没有形成习惯、不清楚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管理的问题,相关立法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促进民众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的方法,指出了如何推进垃圾分类的社会化管理,以及如何在省级及市级层面进行垃圾分类立法等,以期为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的垃圾分类由倡导转化为法定义务.垃圾分类是当今现代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法律意识,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事业的发展.旨在研究如何在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树立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8.
垃圾如何分类丢弃垃圾之前,应尽量了解垃圾的原料,再以它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不分类的垃圾就是废物,分类的垃圾可以转化为原料,成为可用之材。这不但不会污染环境,还能节约资源。国内垃圾分类主要是以下几种: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相似文献   

9.
随着毕节市的不断发展,在垃圾的清运、综合利用及处理过程中,目前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存在一些值得研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城区人民生活在垃圾围城中。要防治生活垃圾的污染,应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实行垃圾清运及处理有偿服务,对垃圾的产生实施源头控制,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校园,为三至六年级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同学们运用生活中和课堂上学过的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与讲课老师探讨"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知识。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游戏、图片欣赏、问答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同学们能够正确区分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并掌握了分类方法。在玩中学,在学中增强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