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建筑物中的裂纹扩展追踪计算是确定结构安全度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用虚拟裂纹单元及断裂力学准则(应变强度因子)追踪和模拟裂缝初始断裂、扩展并最终导致破坏的过程,给出一条逐段扩展的裂纹线,本方法计算结果与某些混凝土坝实测资料及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材料以及最常见的材料而存在.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的就是混凝土材料的具体密度以及材料的分布情况.如果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有微小的裂纹形成,那么当浇筑完成之后就会有应力集中的情况发生,通过力的作用,混凝土的强度遭受破坏的时候,也就伴随着裂纹的更深一步的扩展,从而就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降低.所以就应该将混凝土的管理措施不断的强化,通过技术的标准对其进行指导,将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本文针对房建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CBF,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减少混凝土的塑性裂纹和内部裂纹的出现和扩展,提高混凝土材料介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冲击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本构模型(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分析混凝土结构,对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将混凝土材料看成实体和微裂纹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实体由粗骨料和水泥砂浆基体组成.假设水泥砂浆基体为弹性的、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同时,进行了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冲击压缩试验.实验表明:混凝土和水泥砂浆都是率相关材料.在相同的冲击速度下,混凝土比水泥砂浆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但混凝土的最大应变低于水泥砂浆材料.不论混凝土材料还是水泥砂浆材料,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破坏实验后试件的尺寸都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存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条件下,硬化病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省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为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货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一般肉眼可见裂缝宽度为0.030.05mm),称为宏观裂缝,即通常所说的裂缝。因此混凝土的裂缝,实际是微裂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高等级路面,其显著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抗弯拉能力和较小的变形特征。结合淮南市道路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监控等方面阐述质量控制,提出具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防范措施,从而提高重载路面使用年限和降低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7.
裂缝检测对混凝土的结构健康和结构安全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都是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去检测裂缝,但是人工检测裂纹的过程十分耗时费力,而且还会受到检测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此外,裂纹检测比其他基础架构元素检测要复杂得多。目前有关裂缝检测方法复杂且效率低下。所以,裂纹检测系统的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MATLAB GUI图像处理技术创建一个有效的裂纹检测系统,其中包括图像灰度化、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二值化裂缝识别以及GUI设计。实现了裂缝宽度、长度、面积、方向等特征的自动测量,并优化现有的图像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8.
Q550D高强板在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后,断口出现分离缺陷。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其断口及分离面的微观形貌、分离裂纹末端及远离裂纹的断口横截面组织及亚结构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前,组织为贝氏体+碳化物,部分晶界及碳化物周围有位错塞积,但不存在裂纹。拉伸变形时,贝氏体晶界及亚晶界呈链状分布的大尺寸渗碳体颗粒附近的位错塞积引起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及孔洞;同时,拉伸断口的颈缩变形引起垂直于拉伸轴方向产生新的拉应力,导致微裂纹及孔洞在拉伸轴方向优先扩展形成裂纹;这两者成为产生分离缺陷的主要原因。分离裂纹的长度与裂纹扩展时的应力状态及组织变形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裂隙岩体在荷载作用下导致其内部裂纹的相互贯通,从而在裂纹尖端形成较大的塑性破坏区域,岩体工程的失稳大多是由于其内部节理、裂隙等缺陷发展导致的,应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可以追踪岩体中节理裂隙的起裂、扩展至相互贯通使岩体局部破坏的过程,从而揭示岩体失稳的渐进破坏机制.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岩体中不同倾角的压剪裂纹的破坏问题,根据不同倾角裂纹的力学机理分析了其受力差异,依据最短塑性区距离判据分析了相近裂尖的扩展距离,得出了不同倾角的两共线裂纹相近裂尖破坏后岩桥之间的有效距离.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20,(3):61-65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是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实现其建筑功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实验室模拟不同工作环境中带有不同初始裂缝宽度、以及不同水灰比铰梁试件,经海水浸泡180 d干湿循环或大气环境180 d等环境作用下,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破坏机理.本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破坏主要表现为混凝土沿纵筋方向劈裂破坏(贯穿劈裂破坏和部分劈裂破坏);(2)带预制裂缝试件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受预制裂缝的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分布改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破坏为部分劈裂破坏;(3)如果试件中的钢筋不能提供足够拉力时,会发生钢筋受拉屈服的破坏而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