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殷杰 《科教导刊》2020,(2):48-4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多,在对留学生开展"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出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提出留学生"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为持续推进趋同化、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工程建造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在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随着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我国高校对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也成为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人才的重要保障[1]。结合我国高校趋同管理的现状,文章以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为例,对留学生趋同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环节。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经历了主动调整、“入世”后迅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服务国家战略三个阶段。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来华留学生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逐渐优化。但与留学生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仍存差距。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补齐短板,完善留学生服务配套措施、创新趋同化管理制度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建设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巨大的来华留学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来华留学生主要生源国.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对26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其留学动因、人际互动、学习投入、留学变化的探讨,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图景.留学生就读经验包括四个维度,即行动选择性经验、互动性经验、实践性经验和反思性经验.提升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多方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刘进  杨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3):38-49,89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缺乏考核生源质量的有效标准、当地高等教育落后是"一带一路"地区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一带一路"大学排名通过评价当地来华留学生原就读高校质量,能够为招生部门选拔留学生提供一定参考,此外,"一带一路"大学排名还具有"以评促教"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当地整体高等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当地来华留学生质量。基于此,以"一带一路"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大学在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表现及其原因。然后以"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本土大学排行榜为研究样本,基于"五类指标+两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多角度对比分析这些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在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表现弱势、"一带一路"本土大学排行榜总体缺失且不同评价体系各具特色。研究表明:重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大学、兼顾"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特色的"一带一路"大学排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持续推进,需要大量铁道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向外输出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铁道工程专业技能。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路基工程课程的异同以及路基工程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论证了铁路路基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与实践,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近十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正逐年加大来华留学生的经济资助力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生主要生源国。同时该文介绍了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实践工作,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构分析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为背景,从课程特点出发,探究建设全英文结构分析课程的必要性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以期为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构建国家间关系的一项长期而基础性的工作。然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民族宗教问题、外部反华势力的干扰等因素,使得我国"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知华友华"成效面临挑战。此外,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教学质量缺乏保障、管理法规存在政策盲区、教育配套政策规范尚不明确等问题。中央、地方、高校及社会力量等参与主体需相互配合,协同应对多方挑战,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高端留学生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已经作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行的关键一步。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文化、经济、政治和人才培养四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探讨留学生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罗马法的一物一权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物一权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分析一物一权原则的界定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论证一物一权原则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然后利用一物一权原则对现代社会的特定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完善一物一权原则的对策,旨在为一物一权原则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12.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前571—480)、毕达哥拉斯(前580—500),这两位东西方的哲学巨人,他们尽管生活在不同地域,却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提出了"一"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这个思想。他们同期或稍后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乃至他们的追随者们,受到或未受到他们影响的部分哲学家们,其共同之处,也都是一致地将"一"视为万物的本源。在伊斯兰哲学家那里,真主(安拉)就是终极的"一"(1)。试图从伊斯兰的原典文本中找出如此众多的哲学家一致认"一"为本,这一普世价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绵延五千年的中医学不仅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之瑰宝。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生命观、自然观、生活观,是人类史上一份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对中医的正确认知、对"互联网+中医医疗"的正确认知以及对中医跨文化传播主要问题的认识这三个方面论述对中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一带一路"为背景,以翻译在文化外交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中国译者的角色进行定位,提出译者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并重点阐述了双向翻译策略:自信传播,积极推介;包容吸纳,取长补短。译者既要尽力对外推介中国文化特色以扩大国际影响,又要注重汲取外来文化营养以丰富本国文化,从而维护并建设"一带一路"的和谐文化氛围,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的传播途径、传播过程、传播要素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把握其传播的规律性和特点,对于提高"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这一构想对于中华文化的输出意义重大。"一带一路"进程中的文化输出面临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文化交流方面消除障碍,提升大国形象,促进文化输出,最终实现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而分数应用题则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当复杂 ,乘法、除法易混淆 ,又由于受整数应用题“比多”、“比少”的影响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常被误认为“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呢 ?关键是找准“1” ,利用“1”。掌握了“1” ,就等于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灵魂。这里的“1”指的是单位 1,又叫标准量 ,它是对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的概括表述。在实际应用中 ,如何辨认单位1,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首先 ,可以从题目中反映两个数量之…  相似文献   

18.
Supposing "Duoyan" were to fall into a manure pit; let us do some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his theory.  相似文献   

19.
"一国胜利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宁“一国胜利”学说指引下,许多经济落后国家相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随着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普列汉诺夫所警示的各种政治经济后果在这些国家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一再重复此出现。对此加以深刻反思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作出必要的战略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单位,为了将好事办实,在学校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总框架下,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土化特征和本校特色的"11531"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