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听过一堂小学低年级算术课,教者对课堂上一个偶发事件的处理,使我至今难忘。……一个女孩上黑板演算“3×7=?”孩子写出的答案是“14”。老师启发了一阵,她仍没有找到正确答案,老师订正后给她评了个劣,并且在黑板上写下“2”(按五级记分制)。谁知这孩子立即在座位上爆发性地大哭起来,弄得全班小朋友都望着她,课堂一时乱了套。老师想了想,先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缓缓地富有表情地说:“小朋友们知道她为什么哭吗?”“她算错了,心里很难过。这个‘2’字长  相似文献   

2.
上课时,你敢不敢在老师眼皮子底下打牌,我想如果真有学生敢这样做,一定会被老师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不过,北京三中的李晓颖老师却“放纵”她的学生在课堂上玩了三年扑克牌。当然,玩的不是普通的扑克,而是李老师耗时六年多发明制成的“英语音标牌”。“我是[ai]”,“我用‘bike’管你,那我就用‘night’来压你。”李老师的课堂还真热闹。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玩着“争上游”、“出双对”、“拉大年”等游戏。其实出牌的原理很简单,“i”和“igh”都发[ai]的音,所以为一组牌。每组音标牌的牌数由常发这个音的字母多少而定。为了便于学…  相似文献   

3.
前一阵子,听了一堂语文课——《丑小鸭》。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朗读:“……连妈妈也不喜欢他。”马上,一个稚嫩的声音叫起来:“掉了一个‘太’字!”我暗喜:好,这下有文章可做了。可是,遗憾的是,执教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对,这里还有一个‘太’字。”接着,老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添了一句:“××同学的小耳朵真灵!”同学们都向××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羞涩而激动的笑容。语文课在预定程序中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我的心里却泛起了阵阵涟漪。童话中可怜的丑小鸭因为生得怪…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办公室与教初四数学的李老师闲谈,他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一天,刚下了课,一位女生跑到我身边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你对我有看法。’我当时一愣,接着问她:‘我对你有什么看法,怎么会。’这个学生接着说:‘老师,你上课不看我。’‘上课不看你?不可能。’‘真的,我都数着,这两周14天上了16节数学课,你一眼也没看我。’这个学生说这番话时一脸的委屈。我顿了顿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只要您以后上课多看我一眼就行了。’过后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生学习很差,两周前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5.
我与张红老师只有一面之缘,对她的了解也不太深,然而在编这组稿子的过程中却对张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读到“‘摘’苹果”教学片断后,我沉浸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张老师有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她让我看到数学课堂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她的课堂是开放的、灵动的,所展现的学生的内心是丰富的、充满想象的。能上出这样的课的老师,本身就是这个课堂的催化剂。这不禁让我感叹做张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这样评价她:“张老师是一位在人品上平和、善良,在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的非常值得尊敬的老师!”得到学生家长如此高的评价,我想这与张老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是分不开的。“不断探索、不断改变”不仅是张老师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一位老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那是上学期的事了。静静的夜,群星在闪烁,我在明亮的灯光下批改作文《××,我想对你说》。 一位妈妈已下岗的女生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写道:“老师,近来班上几位‘大款’常嘲笑我妈妈是卖水果的,没出息,笑我的书包该进历史博物馆了,还笑我的鞋子太土气,真丢人……××甚至无缘无故打我,说看我不顺眼就打……我非常难过。老师,为什么他们凭着家里有钱,就可以无情地讥讽人、欺负人?”看完她的作文,我的心清十分沉重和气愤,我想:明天一定要把这几个“大款”揪出来狠狠训一顿,让他们在全班检讨,还要严肃通知家长严格教育…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该学习生字“掰”了。认读字音、识记字形、分析字义,我正按部就班地边引导边讲解,学生马小华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掰’有反义词吗?”是啊,“掰”有反义词吗?说实在的,我还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为避免尴尬,我稳了稳情绪,又把皮球踢给了马小华:“你说呢?”“我想‘掰’应该有反义词。”马小华扑闪着眼睛说。“哦?说来听听。”此时我已无力控制课堂,只能任其发展了。“‘掰’的反义词与‘掰’的结构相似,两边各有一个‘手’字,中间应该是‘分’的反义词‘合’字,它表示双手合拢的意思。”马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两手并…  相似文献   

8.
评优课上,教完《石壕吏》,自我感觉还好。可就在下课铃刚响时,一位女学生忽然举手发问———“诗人说‘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师,到底谁在‘泣幽咽’呢?”当着众多评委和几十位学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迅速思考着“对策”,也为学生的钻研精神暗暗惊喜。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我不惜延长一点时间进行了讨论。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咱们略迟一会儿下课,思考并帮助她解答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好吗?生甲:这还用问,肯定是那个“乳下孙”受了惊吓,哭了很长时间,到夜久时没有力气大声哭而在“…  相似文献   

9.
李素芹 《河北教育》2002,(12):18-18
上课伊始,我展示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说:“同学们,这是咱们班×××同学的笔记本。在这里面,她积累了好多优美的词句,而且还得体地粘贴了一些图画。”说着,我便走下讲台举起笔记本,边翻阅边说:“你们看,这小小的粘贴画,把这个笔记本打扮得如此漂亮。现在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这些图画是如何做上去的。”这名同学既大方,又自豪地答出是从别的地方剪下又粘贴上去的。紧接着,我出示了两张图片,说:“这两张图片是我们在计算机里保存过的‘房子’和‘小熊’两个文件,老师把他们打印出来,想把这两张图片合并在一起,让小熊抱着胡萝…  相似文献   

10.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我带着一个小提包,微笑着走进课堂,神秘地对学生说:“今天口语交际课,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演。”顿时,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乐得眉开眼笑。“真新鲜,上语文课还表演。”我接着说:“今天表演的内容是‘看××接待客人。’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子,有七八位学生举手请求。我点了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下课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一同事气冲冲地进来,说:“真是气死我了。”“怎么了?”我们翘首等待。“×××学生竟然对我说‘老师,您这节课上得很乱’。”“哈哈哈……”大家忍俊不禁。这位同事是学校的骨干,业务能力不容置疑,“上得很乱”,也许是这个学生本身的看法。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要为这位同学叫好,因为,无论如何,她有她的思想,而且有胆量对老师说“不”。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学生有个性的表现。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个性,爱迪生就不会笨痴痴地去孵鸡蛋,也不会有一千多项发明;没有个性,比尔·盖茨就不会有令人费解的退学,也成…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校的王老师上公开课。他沉着老练,胜券在握,一切都按照预先的课堂设计正常进行。但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道:王老师,黑板上的“蘸”字写错了。王老师一面当即纠正,一面表扬了这个同学。事后,很多人都夸奖这个学生的严谨学风和敢字精神,也有的同志开玩笑地说:“这位同学真不应该在稠人广座之中‘将’老师的‘军’,‘挑’老师的‘刺’!”  相似文献   

13.
听课有感     
在一次观摩教学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公鸡脸红了》一课。当指导学生用“帮助”一词造句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要想别人帮助你,你就要在平时多帮助别人!”真是一语惊四座!这个学生的造句与许多学生“××帮助××干什么”的句式不同。一句话中用了两个“帮助”,且是个复句,确实不同寻常。可是,这句话中又明显地暴露了这个学生的某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少听课老师交头接耳,为教课的青年老师担忧:如何做到既不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恰如其分地帮助这个学生端正认识呢?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5.
时值冬天,旦子轻轻地推开了门,把书包丢在了沙发上,泡起了泡面。一旁的父亲老旦突然开口说:“这次语文考试是不是又最后一名了?”旦子沉默着。不多久,却出乎老旦意料地说道:“这次是老师改错了,有一题用‘冬天’造句,我写了‘冬天的蚊子很多’,老师把我打‘×’扣了2分,不然我就倒数第二了。”老旦先是一惊,又欣喜地想:难得旦子能考倒数第二,便对旦子说:“那好,明天我去找老师问一下。”  相似文献   

16.
“从本学期开始,语音信箱增设‘丑小鸭’栏目。安徒生有一篇有名的童话,题目就叫《丑小鸭》。其实丑小鸭并不丑,它长大以后,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我们的‘丑小鸭’栏目,主要播出同学们写的好作文。尽管我们今天的作文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是,经过努力,作文水平会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展翅飞翔的。”这是从电话听筒中传来的三·二班班主任沈宁老师的声音。 两个稚嫩的童声在对话:“同学们,欢迎收听‘点击奥运’节目。你知道北京申办奥运的标志是什么吗?”“我知道,它是由奥运五环构成,形似……”二年级四班的张晰和…  相似文献   

17.
某校四年级学生写一篇观察作文——《我爱×××》,一位差生写的是《我爱小白兔》,这篇文章写的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因此,语句通顺,体会深刻。老师大吃一惊,便下结论:抄来的!于是在批语中醒目地写上:“作文要自己想,自己做,不要乱抄乱套!”这样,这个学生刚萌发的学习积极性被一扫而光。与此相反,一位教师发现一个留级生在一篇观察作文中写自己玩小乌龟的事,写了怎样把乌龟仰过来,看它怎样翻身。又把小乌龟终于翻过来的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最后写道:“别看它那样傻,只要努力,也终于翻过身来了。”老师认为这是很有感触的话,便在批语中热情鼓励:“……事实证明,‘只要努力’,最终能取得好成绩!”不仅给了好评语好成绩,还在讲评时当众有感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笔者在调研庆城县教学现状之时,目睹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其中,两位男孩子上课掉泪的案例引起了我的深思与追访。案例(一)“张鹏答错了”此案例是M镇中心小学E老师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的一个片断:师:r=5厘米,h=2分米,求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只列式,不计算)生:2分米等于20厘米,s=2×5×3.14×20。(学生张鹏的回答)师:张鹏首先把单位改写一致,然后列式为2×3.14×20,不同意张鹏的列式的举手。这么多的人举手(18名学生举手)认为…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有位老师叫学生从家里任意带一种实物,准备通过现场观察指导训练学生描写静物。其中一差生未带来实物,说他没有东西可写。老师就问:“你有没有成绩通知单呢?”该生一回头,难过地说:“有!”“你考了多少分?”“语文56分,数学48分。”“当你拿到这张成绩单时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当我一拿到成绩单时,伤心地哭了,泪水蒙住了我的双眼,眼前满是56分、48分,48分、56分,那个‘留级’二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课上一个老师说: “玛丽,我想请你给我一句以‘I’开头的句子。”玛丽想了一会儿,说道: “I is”老师打断了她,说: “不,玛丽,你不能以‘I is’作为句子的开头——你必须用‘I am’”。玛丽看上去很不安,说道: “但是老师……”老师叫道: “请你给我一句以‘I am’开头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