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标点符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标点符号运用不准确或出现错误,再精彩的文章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有影响的媒体,还会以讹传讹,误导读者,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标点符号运用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欣 《编辑之友》2011,(2):74-75
标点符号和字、词、句等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因为缺少标点符号或者标点符号的位置放错了而引出的笑话,我们大家都接触过。有时候,多一个标点、少一个标点,在一句话中,同一个标点放在不同的位置,会使整句话产生截然不同的意思。引用是大多数书稿都不可避免的,而与引用最相关的标点符号就是引号,同时还有冒号、逗号等,掌握这类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对于我们提高  相似文献   

3.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4月17日正式发表的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给科技人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供了依据。标点符号是科技文章里的有机部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仅有表意作用,还有修辞作用。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表达文章内容,使读者容易看懂,便于接受,可达到顺利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写稿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或者一逗到底,教人读得上气不接下气,或者乱用句号和惊叹号,该句的用惊叹号,该用惊叹号的,却用了句号;还有的干脆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使文章含意不清,既可作这样的理解,又可作那样的理解。经调查,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小事一桩”。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它虽然不是文字,却是文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生动,而且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采。甚至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明朝江南才子祝枝山奚落一家财主,巧玩标点符号,就能说明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表情达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熟知的那个“下雨天留客”的笑话中,问题出在标点符号上。早在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就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经过30多年的实践,标点符号的用法已有新的发展变化,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重新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在说明中强调:“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作者和编辑来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不应该成为一个值得议论的问题的,然而现在随便翻开一张报纸,稍微留意一下,就可发现一些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地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和省会城市报纸编校质量检查中,几乎所有报纸都存在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稿件内容的表达,有时还会  相似文献   

6.
编辑做标题,主要的表达工具是文字;但还有一种辅助的表达工具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标点符号。我国古书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如何断句,何处加标点,往往意见分歧,各有各的解释。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家喻户晓的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人通过改变排列形式和标点符号,将它变成“戏剧小品”: (清明时节。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将这首诗改为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标点符号的妙用。标点符号是随五四新文学运动由外国引进的新事物,与白话文产生的年代大致相同。从此.标点符号便成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报纸越来越重视发挥标点及其它符号在新闻标题中的表达作用。标点符号,能表达神态,加强语气,标出情感,  相似文献   

7.
两岸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都建立在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的《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基础上,台湾地区标点符号也不断地向内地靠拢,因此两岸的标点符号用法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两岸在继承《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上有差异,加上后来对一些标点符号规定不同,导致两岸某些标点符号用法存在较大差异.文章比较了两岸标点符号的异同,并重点分析了4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标号用法.同时两岸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推广新标准,以减少对出版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学巨匠郭沫若曾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苏联著名高级编辑布拉果曾指出:“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郭沫若和布拉果对标点符号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们如此重视标点符号,足见其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关于标点符号的趣闻与故事,古今中外可谓多矣。这里聊举数例,以飨读者。秀才智斗吝啬鬼古时候,有个财主十分吝音、刻薄,聘请家庭教书先生时常耍阴谋,以致先生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结果分文无得,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到他家任教。但有个秀才却自告奋勇上门应聘。他跟财主签订了个契约,文曰:“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唯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全文没有标点符号。财主见了十分  相似文献   

9.
引文标点符号的规范韦建培编者按: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作者、编辑对标点符号的应用不太重视,甚至随意乱用,往往使文章发生歧义。本文就引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全面地列出了常见的一些错...  相似文献   

10.
科技译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气象科技》编辑部汪永起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重新公布了经过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用法》)‘。这是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规范。外译中的文章里,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循中文标点符号的规范与习惯,不应完全...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运用标点符号:是件很严肃的事儿,可很多报道员在实际新闻写作中,未引起重视。 郭沫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事实的确如此,标点符号运用得好了,无论从文章的文采上,还是从稿子的见报率上,都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任何文章都离不开标点符号,假若报道、通讯等稿件都不使用标点,那文章简直就无法读下去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不同的标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新华文摘》上读了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号,王利器“一逗到底”。标点符号的使用,体现着作者的风格。舒芜说“对作者的‘标点权’,应该与著作权一样尊重,轻易不要随便改动,磨掉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标点和数字     
王乾荣 《传媒》2002,(1):50-51
我读过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发现与他打交道的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  相似文献   

15.
周敏 《河北科技图苑》1999,45(3):20-21,24
简述了目前我国CNMARC格式著录上的一些不规范、不一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各字段意义理解上的不一致、字段代码生成的标点符号与ISBD要求的标点符号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鲁迅打标点     
有个出版商向鲁迅约稿,但又不想多付稿酬,便事先讲明,标点符号不计字数。鲁迅欣然允诺,把文章写好后,密密麻麻地抄给了那个出版商,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打。出版商拿到稿子,句也断不开,根本看  相似文献   

17.
小中见大     
大凡名家里手对于写文章,不仅着意在驾驭字、词、句、章方面执著探索,而且对于使用标点符号亦是潜心钻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准确驾驭文字一样,可以使文章增色,其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鉴于汉语的独特性和深奥程度,标点符号更显其功能的重要和特殊。因此,新闻报刊上的各类作品,除了少量诗歌作品的作者不愿使用标点符号,任读者在阅读时去作出不同的理解以外,其余的都会仔细认真地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尤其是那类导向性较强的重要报道和言论,更是要反复斟酌、准确无误地用好每一个标点符号,因为若在肯节儿哪怕是错用了一个标点符号,也会造成舆论导向上的混乱,酿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以书面语形式出版的新闻媒体,仍然无视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  相似文献   

19.
略谈文章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牧先生曾将标点符号形象地比喻为"文章中的无名英雄",是文章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英雄"。这个比喻,贴切地说明了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它"不但可以使文章段落分明,断句清晰,而且,它还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语气"。也就是说,它可以用来断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表示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使段落分明,以确切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气和思想感情。这些,都是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主要作用。而其中的标号,则可以标示各种需要标示的对象或某些特殊的意义。可见,称它们为"埋头苦干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编辑修改稿件时常为标点符号所困扰,因为标点符号同汉字一样,具有表意功能,在文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有些同志并没有对标点符号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起来漫不经心,其中也包括某些作家和从事多年文字工作的同志,稿子中也常有脱略、乱用、书写很不规范的现象,使某些好稿子因而失色,令编辑感到遗憾。稿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表现形式大体有7种:(1)“点号”出现在一行之首,书写时不单独占格。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指出:“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