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生物钟你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你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个“预定时刻表”在支配着。什么时候饿了想吃;什么时候困了想睡;什么时候又会自动醒来,体内生物钟都有个“安排”。为迎接每个动作,生物钟都作了许多“准备”。例如为迎接吃饭这一动作,饭前大脑的食欲中枢(食欲钟)便兴奋起来,肠胃的蠕动加快,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加强等。为迎接就寝这一动作,  相似文献   

2.
你我生物钟     
清晨早起,鸡啼鸟鸣,如果你留意一下,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如果不借助闹钟,你也会大约在早晨的某一个时刻醒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就是因为人体生物钟在发挥作用。原来,人体生物钟是人们长期规律生活养成的一种习惯,短时间内是建立不起来的。同样,人体生物钟一旦建立,也是很难被  相似文献   

3.
基因是决定因素我们能探索广袤的宇宙 ,或在实验室里克隆羊 ,可是我们体内的生物钟还在以与石器时代一样的节奏工作。生物钟的设置已经有数百万年了 ,它是通过基因遗传的。举例说 ,多数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是在凌晨三四点钟生孩子 ,这时候的生理处于生育的最佳状态。甚至我们的情绪也是有节奏的 ,它受季节的影响。即使是总爱发脾气的人 ,在夏季情绪也会好些。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光线 ,太阳是个制造好情绪的发电厂。它为我们充电 ,提高我们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变得爱活动 ,睡眠需要减少。时间生物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的。它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反映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生物钟的相对稳定性,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而生物钟表一旦被打破,较长处于紊乱状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宣学金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以"生物钟是座什么钟"为题,对人体生物钟的特点做了介绍。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的使者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为什么倒时差让旅行者很难受?因为生物钟直接影响着我们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激素分泌的调节、大脑的兴奋程度和食欲。但我们的生物钟却没有美洲旱獭的生物钟那么深奥,那么难以琢磨。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新一期《科学美国人》杂志刊文介绍说,为了开发更便捷、准确且廉价的检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钟不"校准",会怎么走?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生物钟。像机械表一样,生物钟也需要不停"校准",才能让我们的作息时间与自然界的昼夜更替保持同步。我们"校准"生物钟参考的主要对象是外界光线的变化。比如早上,当天亮时,我们就从睡眠中苏醒过  相似文献   

9.
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食物钟,调节我们的饮食  相似文献   

10.
正"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古代诗歌似乎早已预言了现代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发现——植物有着一个强大的生物钟调控机制。向日葵利用自己的生物钟调控机制,就能够预知太阳的升起时间与方向,提前朝向太阳以获得更大的能量。在整个植物界,生物钟的调控机制都是植物们"未卜先知"的重要生存能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伟在全球首次发现,植物的免疫和抗病性与植物生物钟之间同样存在着高度的耦合关系,生物钟节律的调整可以降低植物预防性免疫对生长相关途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很多动植物都根据日出日落来设定自己的生物钟。人也是这样,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在白天处于活跃状态,直到太阳落山,夜晚来临,我们在枕头的召唤下上床睡觉。然而,在北极附近,太阳在半年的时间里始终位于地平线以上,而另外的半年则在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全部是白天或者黑夜,这就是极昼极夜现象。要么是漫漫白昼,要么是漫漫黑夜,那里的动物比如说驯鹿,怎么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呢?如果环境转换太快,许多动物会维持它们原来的生理规律,比如当一只候鸟飞越一个日照时间更长的地区的时候,它的生物钟是不变的。如果环境转换是慢慢发生的,绝大多数动植…  相似文献   

12.
夜猫族必读     
晓宁 《科学生活》2008,(12):48-49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睡眠可使体内的荷尔蒙正常分泌,从而保证生命器官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如果经常熬夜,正常运行规律就会被扰乱,激素的分泌规律也会不同程度受损害,从而危害健康。经常熬夜还会使身体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当"自由基"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损害器官,引起疾病,人也会衰老得比较快。上夜班的人由于体内生物钟常常在改变,往往睡不着,吃不好,觉得浑身无力,精神委靡,这就需要在膳食安排上动一番脑筋,改善饮食质量,保证身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跨时区旅行,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倒时差。英国萨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倒时差其实很简单,只需改变吃饭的时间就可以,这样做能改变体内血糖水平波动周期,从而调整生物钟。研究人员征募10名志愿者,向他们提供一日三餐。第一阶段,早餐时间定在醒来后的30分钟,间隔5小时吃中餐,再过5小时吃晚餐。第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生命     
清晨,我们会准时地从沉睡中醒来,这是因为什么?起床后,一种叫做类固醇的物质从腺体里缓缓流出,进入血液,为我们白天的活动做好准备,这又是因为什么?接着,我们的心跳次数增加、呼吸加快等等,原因又是什么? 清晨的觉醒,起床后体内的一系列变化,是因为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发出了“白天到来”的信息。 一只蜜蜂找到了一处蜜源之后,先不急于采蜜,而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对"生物钟"研究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在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生物钟不断有新的发现。1.生物钟在哪里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这个"时钟"会回应外部的信号,特别是光信号,使身体内部的时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生命活动和其他生物一样,严格地遵循着自己的生物钟。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与昼夜的变化有相应的规律。每个人的情绪、能力等在一年当中也呈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人们一般在夏季活动多、睡眠  相似文献   

17.
李含岩 《今日科苑》2012,(24):113-114
经过了一夜的代谢,早晨醒来后,身体需要补充水分。早晨第一杯水,需要如何喝呢?早上一杯水应该怎么喝?"早晨起床后喝杯水"这一健康观念大家已不再陌生。洪忠新表示,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非常必要,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尿液、皮肤、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早晨起床后喝水,身体会处于缺水状态。起床后喝水可及时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但是,应该喝什么  相似文献   

18.
人们早已公认人体有“生物钟”,但它确切的位置在哪儿一直是个谜。最近发现,人体“生物钟”位于视交叉上核的区域。视交叉上核区隐藏在脑内深下部,与眼  相似文献   

19.
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整个人类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以及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都会随着昼夜交替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人体生物钟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在按照自己的生物规律生活着,这种有节奏的生物规律像时钟一样呈现出周期性的运转,人们称其为“生物钟”。同其它生物一样,人的生命活动也随着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被称为“人体生物钟”。人体生物钟有规律地制约着人的行为、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掌握这种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