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献学是对献史料进行研究整理的学问。中国古代献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对其进行搜集、整理与编纂,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粱启超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真伪的鉴别方面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并对献进行了科学总结,梁启超对献学的贡献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前80年(1840-1919年),虽然年代不长,但史料却十分丰富,可谓“浩如烟海”。而史料的考证、整理工作,则又是极其艰辛的基础性工作,和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相比照,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些尚缺的。可喜的是,郑剑顺老师的《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最近与读者见面了,它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史料概览,是初学历史考入门的工具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历史学专业用作教材。和以往的史料书籍相比较,《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有如下特色:一、内容广博。本书将近代史料学概论,史料目录学介绍…  相似文献   

3.
《云南机务抄黄》是云南最早的档案献汇编,所录制敕之,多为明王朝平云南后对云南的经营和措置,是研究明初云南全境之重要史料,于档案学及档案献编纂学也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丙燕 《现代语文》2006,(11):12-13
刘肃的《大唐新语》是唐朝人记述本朝史实的一部作,它既具有鉴戒后世的重要作用,又对研究唐王朝中前期的历史有着巨大的献史料价值。本是笔读《大唐新语》的一点体会,试图从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史料价值及学价值等方面对其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的文论价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具影响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保存了大量魏晋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其中不少奈目涉及人轶事、坛掌故、诗品评等内容。《世说新语》的学艺术成就历来颇受重视,但该书所体现出来的论价值却一直少有论及。魏晋是中国古代学思想和学理论趋于自觉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魏晋士人生活百科全书”的《世说新语》对此也有所反映,它从本结构、批评方法及献材料三方面对后代纪事类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张注洪教授著)已由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9万多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研究与文献资料概述”,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研究情况和主要文献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专题探讨”,专门介绍了怎样利用历史文件、回忆录、外国文献等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方法。最后还附有“文献  相似文献   

7.
本运用献考证、语法分析和字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纳于凌阴”的“阴”通“窨”,地室之本字。“咥其笑矣”的“咥”通“啁”,啁与嘲同,应释为“嘲笑的样子”。“隰则有泮”的“隰”与“漯”形近而误,漯即漯河,与淇相对为。  相似文献   

8.
墓志是中国封建社会礼制的产物,记载了墓主的个人资料,反映了墓主的血缘关系及一个家庭的世系,是研究姓氏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漳州市图书馆收藏古代墓志拓片近百种。必须重视对墓志中家族世系资料的整理和利用,对馆藏墓志拓片进行献整理,并与方志、家谱等古代献相互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夏文化”与“夏史”是当前史学界研究争论的重点之一。夏王朝之建立由于史料和出土实物之贫乏,成为最难攻克而又亟待探讨的一大课题。这里主要从神话传说学角度提供一些资料和线索(着重使用《楚辞》里的史料),供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从字学、献学的角度探讨“暴虎冯河”和“色难”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核心期刊”的理论源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国外“核心期刊”的相关理论甚为繁复,也未能从献计量学中独立开来,但削繁就简尚可看出,布拉德福的“献离散定律”、加菲尔德的“引分析体系”、普赖斯“献指数增长规律”与“研究峰值”思想,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核心期刊”理论体系。献的迅速增长,客观上需要对期刊进行选择;布氏定律则首先揭示出献的期刊分布特征,为人们从献数量的角度选择期刊提供了理论支持;加菲尔德所创造的引分析体系,又为人们从献质量的角度选择期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量化测度指标。脱胎于布氏定律和加尔德分析体系的“载量”与“被引率”,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一直是“核心期刊”遴选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词为艳科”是否为现代的词学观念作了分析,并对自宋朝以来与词有关的“艳”与“科”二字在古代词学献中的大致情况作了一番粗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历史研究必须建筑在全面、系统、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没有不重视史料且在搜集史料上下苦功的。司马迁为写《史记》,“纳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且“南游江淮”,“北涉文、泗”,观察历史遗迹,并“问其故”,为搜集史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立论于雄厚的史料之上,才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①凡此足以说明史料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一、史料的类别及搜集方法史料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  相似文献   

14.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原因繁多。姓氏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独立于学坛,它又与其他不少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内容庞杂,盘根错节。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推敲研究,剥茧抽丝,理出脉络,将其姓氏形成概括为:经济、思想、政治、伦理和社会等五方面的原因,认为湖南姓氏有“三少三多”的特点。观点新颖,见解独创,有助于把姓氏学的研究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谎源 事件: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茶杯,向母亲承认说:“是我。”母亲听后,抓过孩子就打。以后当孩子把饭碗打碎时,便学“乖了”,对母亲说:“是它,小花猫。”  相似文献   

16.
“二十五史”主要记载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人物传记,因此,研究社会史,很难立即想到它会包含丰富的社会史材料,可供采摘利用,或者也因为它的巨大部头把人吓坏了,只是为了研究社会史也不敢去翻阅它。这些都是难免产生的误解。其实,“二十五史”拥有大量的社会史资料,而且不难阅读和搜集,只需稍加说明,便可揭示出“二十五史”与社会史研究的内在关系。我们想从前辈史家对“二十五史”社会史史料的运用,从“前四史”的资料对社会史研究的意义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明代"四大奇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都与历史献有关系,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取舍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就了各自的特质和奇观。历史献不等于历史真实。历史小说的伟大经典《三国演义》的极大成功在于它是“学”。而学也讲真,但主要是追求美。  相似文献   

18.
《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一书 ,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教授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论文的一个结集 ,共收录大小文章 3 9篇 ,新近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章以“解读思想”、“近代和当代文化走向”、“‘五四’的意义与价值”、“学术随笔”、“历史观与史料学”、“综述与书评”为子目 ,分为六个版块。大致说来 ,“近代和当代文化走向”、“‘五四’的意义与价值”、“综述与书评”子目下的大部分文章 ,可以归类为专题实证研究性学术论文。“解读思想”和“历史观与史料学”子目下的文章 ,可以归类为历史理论研究的论文。“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19.
义渠戎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名的割据政权。由于史料贫乏,迄今未能搞清期都城的具体方们.不可否认主结合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结果,来揭开义渠戎国这一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20.
羊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化中的羊,不仅是自然之物,而且还被赋予了丰富、深刻的化内涵,象征着吉祥、神圣、善良、公正。翻开古代有关“羊”的大量献资料,我们发现,“羊”与传统化中的宗教、法律、道德、政治、学、艺术、民俗等各方面都有不解之缘,而这些资料亦是研究传统化弥足珍贵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