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泊船瓜洲》诗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选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成功与否。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诗过程中曾经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以前我教这首诗,只是认为它是一首纯  相似文献   

3.
查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卷15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并引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8“诗词改字”条下所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的改字情况:“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相似文献   

4.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其实在这句诗里不仅仅是这个"绿"字用得好,还有一个也用得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字,通过这个"又"字,使全诗上下联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名满天下。“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绿”字是改了十几次才选定的。但选定“绿”字时,王安石自己得意吗?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改诗     
北宋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船泊瓜州》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所说的"京口",指长江南岸的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与京口相对;"一水",指长江。王安石住在金陵(南京)钟山,这首诗表现了他对钟山的怀念。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7.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有一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多少年来皆被视为神来之笔,脍炙人口,称作“炼字”的楷模,极富独创性的佳作。最早记录王安石这一炼字故事的是洪迈,他在《容斋随笔》卷八《诗词改字》内说:“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家里藏有作者的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  相似文献   

8.
《泊船瓜洲》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篇。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选编了这首诗。全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这首诗的大意的:瓜洲和京口之间只隔了一道长江,从京口出发,只需要再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南京。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我在备课的时候产生了一个疑问:作者思乡之情如此强烈,那他为什么不乘月色回家呢?一问其他教师,他们也有同感。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原来王安石的家乡并非在南京,而在离南京有…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语文第十册《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字用得特别好,历来为人称道。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选编了王安石脍炙人口的作品《泊船瓜洲》。《泊船瓜洲》被千古传诵,其中的“绿”字功不可没。 据传,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绿”字成了锤词炼句的典范,也被称为全诗的“诗眼”。  相似文献   

11.
历代论诗,讲到“诗眼”、“炼字”,几乎都要例举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为句中的“绿”字用得极好,堪称妙绝。宋人洪迈在他的《容斋续笔》卷八中说:此句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今人周振甫在他的《诗词例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相似文献   

12.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有它们的“眼”。课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公认的千古名句,其妙就妙在“绿”字上。一个“绿”字,把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春天的景物活脱脱地描写出来。这个“绿”字就是“诗眼”,它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要你写一篇有关王安石诗歌《泊船瓜州》的赏析文章时,我想,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一定会对名句中的“绿”字加以欣赏的。你一定会说,“绿”字用得好,诗人曾经试用了“入”、“到”、“过”、“满”等许多字,最后选定了这个精彩无比的“绿”字。“绿”字解释为“使……变绿”,很有动感,使诗中描写的春之江南变得十分的灵动可爱。然而,我觉得这首诗并非只有一个“绿”字值得品味,就拿不为多数人注意的诗的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说,同样也值得细细品味。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非常明白的:作者急切地要…  相似文献   

14.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主要内容 :敢于怀疑 ,勇于探索师 :古人说 :“疑似之迹 ,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对一些问题 ,我们要善于质疑 ,敢于提出疑问。我先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谁的诗句 ?生 :王安石。 (学生齐声回答 )师 :哪位同学来完整地背诵这首诗 ?生 :京口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师 :这是王安石当时身在瓜洲 ,想念南京写下的一首诗。历来大家对这个“绿”字都是赞不绝口。据说 ,王安石曾用过“到、过、入、满” ,经过一番推敲 ,最后才…  相似文献   

15.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在辞官回家的路上,隔江相望瓜洲,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16.
吕内巧 《现代语文》2006,(2):108-108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似文献   

17.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笔者近期到小学听了两次语文课,遇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巧的是两位执教老师对诗中"间"字的读音不谋而合,都读作去声jiàn,并以一种肯定的语气确认此音为正确读音.近又读<王安石诗文选评>,(高克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版第158页)其中对"间"的注音又作去声jiàn.我觉得有必要对此字的读音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8.
《泊船瓜洲》这首诗,作者王安石因“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几易其字,而传为美谈。教学时,我想试试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绿”字用得巧妙。师:在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生:我认为“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只”用得好。从京口到钟山隔了几座大山,路  相似文献   

19.
大凡喜欢阅读古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当我们在欣赏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佳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时,内心深处似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在萌动.都会情不自禁地神思驰骋,被作者笔下的一派江南春色所陶醉,仿佛神游于诗中,置身于九百多年前王安石笔下的江南岸畔,正在饱览着江南的大好春光……  相似文献   

20.
《泊船瓜洲》是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传世名篇。全诗共四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文字浅显易晓,但诗中所深蕴的思想感情可能不易为人理解。比如诗的末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参》上这样写:“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这句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去呢?也就是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