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具有和谐的使命.和谐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一个理论,更是一个目标、一种追求.文章阐述了和谐教育的渊源、理论基础,提出了和谐教育的三个使命,并对如何实现和谐教育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曾金霞 《红领巾》2005,(3):58-62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教育与和谐发展的关系:一、家庭教育与和谐发展;二、学校教育与和谐发展;三、社会教育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历史就是其追求和实现自身本质,展示其主体性的过程.教育必须考虑如何适应一定社会阶段的人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是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而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这在教育目的层面上看,要求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和谐统一.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始终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矛盾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与社会对人的功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要尊重人性,回归童真世界;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大效益.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精彩的教学片断,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是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双方都愿接受的非强制性方式,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从而把教育者的意志转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其结果是使师生双方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一部人类教育史其实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和探索和谐完美教育的历史.通过对当今影响教育和谐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和谐教育的几点措施,旨在为当前开展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提供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7.
和谐教育思想由来已久.当代和谐教育是对以往和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新时期的和谐教育是在我们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还是继承与改革传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郭钧 《考试周刊》2012,(36):90-90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家的共识。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而且是我们教育的追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必须追求教育和教学的和谐。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卓立校长说过: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此,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谐的社会要靠和谐的人格作支点,和谐的人格呼唤竞争与诚信的和谐,独立与共处的和谐,承继与创新的和谐,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智商与情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人类美好的向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构建教育和谐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和追求,我们努力把“和谐、追求、发展”这六个字做为教育和谐发展的美好心灵和追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高伟  徐陈 《教育艺术》2010,(8):27-28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追求的目标。只有教育的和谐,才能构建社会最根本的和谐。因此,在现阶段,应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这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理想,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雅典和谐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谢萍 《文教资料》2008,(36):77-78
"和谐"理念是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腚始终的红线,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是黄炎培毕生追求的理想状态,他所提倡的职业教育实为当代和谐教育的先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班级是师生都向往的精神乐园,是人才的摇篮.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如清风拂面,静听欣赏中.在传统的道德伦理中,追求和谐、统一的思想为历代先贤所推崇.  相似文献   

16.
"和谐"既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生存力量与精神的寄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整体和谐的一部分,应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保持和谐一致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应追求内部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获取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要能够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的发展,树立起和谐的人生理想,哲学教育自身首先应该是和谐的,唯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哲学教育的和谐、和谐教育的哲学,已成为当代社会及哲学教育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李鑫 《教师》2010,(15)
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塑造知识全面、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和谐发展的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和谐集体观念,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文化,使每一位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共识.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因此,和谐不仅是人们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语文活动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