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医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我院以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为对象,采用OSCE考核形式,对该年级毕业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实践。实践结果表明,OSCE对能有效测试口腔医学本科临床能力,为国内口腔医学生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了解简化OSCE在护理学毕业技能考试中的应用效果,为毕业技能考试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反馈信息。方法:采用简化OSCE模式进行毕业技能考试,对408名考生和16名主考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加毕业技能考试的师生对简化OSCE的设计与组织、质量和效能比较满意。结论:简化OSCE模式能比较客观、全面、公平地评价毕业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情境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中的效果及推广,使用自编案例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实验考核,通过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理论知识和团队协作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方法优于传统的考核方法。可见,情境模式考核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为护生走向临床,构建新型的护理观开辟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4.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医学和护理学教育以及资格考试领域评价临床能力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我院自2008年起在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运用OSCE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院的OSCE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了OCSE实施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促进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护理本科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临床技能,才能胜任日后的临床工作。为了寻找客观准确的临床技能考核方法,笔者组织课题组成员在中医本科生的妇科临床能力考核中,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模拟人"的方式进行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考试(OSCE),以临床理论课考试成绩和出科考核成绩作为效标,探索全面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研究结果:OSCE考核成绩与出科考核成绩呈正相关(r=0.910,p<0.01);临床理论课考试成绩成呈正相关(r=0.521,p<0.01)。结论:标准化病人结合"模拟人"的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考试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的中医妇科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6.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niation,OSCE)是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能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OSCE在国外开展较早,在我国也已经有20年左右的探索经验。我校近年来建设OSCE考核模式融入毕业生毕业考核,既能改变毕业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又能促进学生加强技能操作训练。文章着重评估了广东医科大学2018届毕业生首次使用OSCE进行毕业考核的实际效果与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动手能力。方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医院对实习生反馈信息、实习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本教学模式效果。结果:通过三个实训环节的训练,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教学模式能真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护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加快护生实习角色的适应性转变.方法:临床实习前对护生进行集中技能强化训练54学时,时间6天,前5天进行护理基本操作训练、考核,第6天进行综合演练.结果: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应急处理)较差,其原因多与知识整合欠妥有关.结论:技能强化训练有助于提高护生技能操作能力,缩短学校与临床距离.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74):5-6
为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诊断学基础》技能考试中的运用,对2015级139名临床医学专科生《诊断学基础》实践考核中实施OSCE模式,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OSCE模式,发现学生对新的考核模式评价较好。因此,实施OSCE考核有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22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传统呈现法教学)和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各112名。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观之,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护生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常用临床护理技术与技术应用状况,及医院对护理人员职业的未来需求,为制定护理临床实习指导计划寻找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一是医疗单位对护生的知识要求主要为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护理技术,对于专科知识和技术的操作一般不高;二是每一个医院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以及教学人员资格等完全不同,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因而教学效果千差万别。结论规范护理临床教学,需要从临床教学过程做起。  相似文献   

13.
借鉴台湾高校劳作课程的实施经验结合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校仿真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劳作课程的实施内容、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总结护理劳作课程的理论支撑和实施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研养老院/社区等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大理市5家敬老院走访,调查了31位老年人,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研讨了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合作模式的建设与管理。结果:提出了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建立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养老机构/社区中“标准病人”的遴选与培训、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结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等,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新兴的实践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兴起的背景、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相关争议等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发展和完善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教学是以培养护生过硬的业务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为重点,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带教老师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用负责的精神、科学的方法、规范化的管理,认真履行带教职能,才能培养出高水平、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围绕以护理为主导,以培养技能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模块,设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调整相关时间安排,重组模块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促进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而参加护理技能大赛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最好的方式。基于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技能比赛制度,以岗位要求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规范护理技能操作,更加全面的护理技能考核,等等。以此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