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卫强 《学苑教育》2019,(11):30-31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美的活动,而臻美课堂就基于教育美的本质,唤醒美的元素,引导学生体验美和创造美作为中心思想的一种课堂教育形式,其核心内容在于重视和强化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日臻完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日臻完善。在臻美课堂的引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响应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改革语文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本性需要。下面将重点就臻美课堂视角下如何有效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如水乳交融,不可分离。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智育的操作过程,又是美育的熏陶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我国教育水平的高低。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更需要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教育任务之一,其中的审美教育尤其凸显自身的价值。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入审美教育,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为切入点,试探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与地位以及它们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提出关于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重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既重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重视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偏废,过分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淡化文学审美功能。因此,在理论上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小学审美教育的内涵按照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的说法,审美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美育,其内涵生发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而且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了渗透审美教育的有效对策,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 ,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文 ,几乎篇篇都蕴含着社会美或自然美的因素。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 ,审美教育往往被排斥在语文教学之外 ,不受重视 ,甚至被忽略。这不仅达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 ,而且也失去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反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 ,即语文教学有了审美教育这一灵魂 ,按照美的规律运作起来 ,将会更增加其形象性和生动性 ,更有效地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下面仅以《草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为例 ,谈谈语文教学中融入美…  相似文献   

8.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符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小学生审美素养及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该项教育工作的科学实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进一步明确了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意义,分析了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问题,然后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鲁娟 《天津教育》2023,(32):165-167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深入落实审美教育,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审美教育实施的价值以及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各科教学中都要予以重视。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是极其丰富的文学精华。小学语文教材篇篇都精,课课都美,简直是幅"美"的画卷。它们无一不是从浩瀚的文化宝库中精选出来的上乘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无一不蕴含着"美"的因素,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形式,具有浓烈的审美功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将教材中的文字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李吉林老师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她概括了审美教育的操作程序: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现;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驾驭情境,诱发美的动因。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达到景、情、语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把审美教育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李吉林首先强  相似文献   

12.
杨晓晶 《陕西教育》2011,(10):45-45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固然与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只重视其工具性的张扬与应考的技巧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关。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偏差.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末,这对语文的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带来了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方式多样的情感教育,发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与古诗文教学中文化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了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困境,突破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困境应做到古诗文校本教材开发中教育价值逐步得以呈现与古诗文教学实践中的心智教育逐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渗透美育。在《新课标》彰显美育的理念下,本文主要谈两方面问题:一、审美客体——语文课文的美学结构;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乔文雯 《教育》2013,(12):53-54
学校在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审美观的塑造。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特性。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审美教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探讨审美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现方式,以期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过程及目的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晓云 《教师》2019,(14):28-29
课本剧编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深度地开掘了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心智,增进其对语文学习的感知与理解,深化其对语文之美的感受。随着美育逐渐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的编演也应当具有审美教化的实践意义。文章从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发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总结当前课本剧组织中的问题,并为课本剧编演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多方法多手段的展开教学,挖掘教材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同时重视美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使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和课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在教学的各个科目中,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相当密切。小学语文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特点,其教学应该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成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还要将审美教育延伸到语文考试中,改革传统的语文考试标准,将美学教育纳入考试范围。另外还要避免审美教育产生表面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育如何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做出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