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企业要根植于所在国,就必须实现人才的本土化。文章阐述了“校企校融合”培养跨文化国际人才的核心概念,分析了国际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国际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意义,提出了“校企校融合”国际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大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以契合行业标准、深化企业融合、分类强化训练为教育思想,以协同企业深度参与、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开拓人才国际视野为培养特色,以重大装备协同创新实践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际班为建设载体,从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推进师资建设等4个方面,持续构建和完善了基于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的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为沿路国家教育的开放交流提供了契机。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生国际化情况,针对我国当前高端国际人才培育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在印尼班国际化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开创高端国际人才培养新模式入手,探寻共同发展新理念,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新形式,探明多元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多元合作新模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我国航天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了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小卫星班”,采用航天精神引领、多学科知识复合教学及航天工程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航天拔尖人才及战略科学家。思政教育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邀请航天总师座谈,充分依托“航天魂”“航天行”等思政实践活动,树立“爱党爱国、航天报国”信念;培养体系方面,实施“航天引领、专业任选”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本研一体、项目驱动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设置贯通式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素质能力方面,将航天工程组织管理与研制模式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紫丁香卫星创新工场,团队协作开展项目实施,使学生在航天高标准工程项目中锤炼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工程教育,素有“工程师治国”之称的法国工程教育模式带来许多启示。文章以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法国技术大学集团(UT)为例,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视角展开,探析法国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从国家教育认证体系设计;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立,通识类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措施实施和国际胜任力的培养;企业实习生制度健全三个层次提出建议,以期为培养中国特色卓越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针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政府制定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过程中对创新型工程师的急需,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与法国INSA-Lyon“3+2”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成果.以通过中外系统化的国际工程教育合作,实现工程人才的国内外同步联合培养以及培养体系的合理对接为出发点,围绕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工程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工程教育背景、创新精神的中国特色工程人才,创新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完善了工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为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傅胤荣 《考试周刊》2012,(33):151-153
作者结合学校工程训练模式,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有机连接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方法和规律,努力造就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8.
结合CDIO教育理念,阐述了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所应坚持的“五个注重”理念和“五化”教学改革思路,采用“平台+模块”式结构,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基于订单式“卓越计划”的“3个体系、4个平台、多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出了个性化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策略及实现机制.实践证明,基于该理念的卓越工程师班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际、国内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及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围绕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为指导,以卓越人才的能力要求培养为目标,课题组就实践教学的定位、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定位出发,借鉴国内外一流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以“突出传统、面向市场、聚焦应用、创新驱动”的思想和路径,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工程教育方向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难以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的不足,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在借鉴国际软件工程标准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在确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研究和实践,在设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建渐进性阶梯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量化可控的过程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焊接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基于校企合作,根据焊工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工作过程,开展“焊接机器人应用”工作页的开发与实践。结果表明,工作页的工作逻辑性、知识技能递进性、评价系统科学有效等特点,能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高效地获取技能。  相似文献   

13.
参照国际工程教育CDIO人才培养标准中关于一体化人才培养思路,结合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现行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四个一体化的原则,并根据此原则修订了通信工程人才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复合型和开放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型、技能型、国际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特色和品牌专业、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建设构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体系。多元化、多层次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战略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复合型和开放型创新人才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卜复鸣 《职教通讯》2020,(2):118-122
“香山人才”是指熟练掌握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家族式传统技艺传承、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化传承、名师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针对当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可做如下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香山人才计划”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学院,与职业院校开展实质性的深度合作;鼓励著书立说,走文化相融的“香山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营造工匠文化,确立尊匠崇能的人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两个主体,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实体。在当前形势下,政策引导、利益驱动、本质使然、发展需求等条件的引导下,根据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标性、灵活性、规范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在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课程开发、人才评价等方面,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探索,在办学体制机制、教学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际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问题,以广西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重点探讨面向东盟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该方案在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更具个性化、国际化,满足东盟国家用人单位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矿业企业在向大型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迫切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各高校和矿业企业都在加速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中国黄金"依托人才培养基地对青年人才培养进行的有益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工匠型学徒"教学模式依托现代学徒制,采用不断修订完善的国际一流企业实际工作案例和技能竞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综合利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BL)和工程教育模式(CDIO)等优点,通过启发、探究、思考设计理论方案和实践考核等闭环反馈学习阶段,培养学员国际化视野、知识技能和工匠精神。结果表明:学员进入国际企业工作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良好的综合素养得到国际企业认可,职业发展顺利。该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导师和学员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大同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实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2018年开始试点实施"3.5+0.5"本科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其内涵为学生在前3.5年在学校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后0.5年根据学生综合情况,由学院推荐到企业的施工、设计、加固、造价等技术岗位,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使学生熟悉未来就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的合格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