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药学是一门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三大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校药学专业作为杭州市品牌专业,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利用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基础示范中心资源,于2011年建成了药学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力图在相应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中有所创新,最终使学生在基本操作技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在培养药学本科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基于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需求下,探索以药学本科教育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方法和新观念尤为重要。药物研发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知识进行再生产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也将从事与药物研发、生产相关的职业。设计药物研发全过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质控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药学院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经过2年多的建设,已在药物研发平台、实验室、教师团队、标本馆、校外实践基地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从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实现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个实践教学平台和体系、更新一批实验讲义或教材、新建一门"药学研发实验"课程、试点一个开放实验室、形成一支师资队伍"。通过实验教学及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系统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方位的平台建设使药学院的实践教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及开放式产学研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方法。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给出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剑桥大学,秉承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教育理念,创立了以课程体系为核心,创业实践为抓手,创新网络为助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全球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典范。我国高校应进一步厘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人才培养持续性入手,对大学生"应用创新型"实践平台的建设进行探索,着力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学实践体系,搭建"工程训练中心"、"创新活动中心"和"创新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应用创新型"平台,以求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国家号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总量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的创新能力明显不够,与重点工科院校相比,地方师范院校缺乏雄厚的科学研究基础和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与相关公司、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在学生面向工程应用的创新研发能力培养方面明显不足。高等院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实现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实施实践教学创新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应然意义,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创新主题以及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应然要求。实践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的有效生成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需要创新教育思想的有效指导,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课程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策略,阐述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践表明,构建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淡化结果;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项目研究质量,必能使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探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助力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固体物理课程的自身特点及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工科"创新理念,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强化学生的创新与科研素质培养,构筑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体系与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促进高科学素养的创新科研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师范院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绵阳师范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展创新教育的师范院校,以师范生创新教育为办学特色。对此,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建立辐射式创新机构与组织,保障创新教育有序进行;开设层级式创新课程,实行创新教育与专业融合;举办多样化创新活动,训练师范生创新实践能力;开展帮扶式创新实践,锻炼师范生"引路"能力;开展针对性学术研究,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今后,绵阳师范学院还将在教学管理、教学制度、招生制度、师资队伍、培养经费、"卓越计划"实施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增长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正渗透到各行各业,机器人带来的产业大爆发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机器人专业发展现状,讨论了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有序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产学研多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基于教学科研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平台。经过实践,证明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分析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梳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准备不充分、过程不完善及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并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构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考核管理体系和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培养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平台的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广东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广东海洋大学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文章围绕学生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阐述“一引导三创新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北地区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进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从改革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等,逐步形成“常规教学与强化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平台的支撑下,桂林理工大学对地球物理学和勘查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提出“基础性、实践性、能力性、创新性”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充实和丰富了专业课程体系,出版多本专业特色教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运用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建立了科研促进教学的互动机制。实践证明,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就业能力持续增强,逐步形成金属矿产勘探和工程水文地质勘探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20.
依托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理科基地建设,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制定科研训练规章制度、引导开展科学研究训练等4个方面的工作,构筑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近几年实践证明,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