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题策划与品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出版业向市场的转轨,出版社的品牌作为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标识,对于出版社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出版社的品牌,就是出版社的特色形象。在现代社会,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进入品牌竞争和规模竞争,出版社必须在市场中创造品牌,又以品牌赢得市场。那么,出版社的品牌靠什么来树立?毫无疑问,它靠的是出版社的产品——图书,靠图书质量、靠营销策划、靠市场运作,等等;但最基础的,是靠选题的策划。选题策划在出版社创品牌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选题策划必须紧紧围绕创品牌而不动摇  美国著名出版家…  相似文献   

2.
图书品牌是读者的选择,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出版社的象征和标志.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中图图书市场竞争已经从图书质量的竞争转化为图书品牌的竞争;从产品营销转向品牌营销,正在融入世界性的出版竞争趋势中.  相似文献   

3.
一、追求卓越品牌先行 发展出版产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版业的竞争正在演化为品牌之争.有远见的出版社都注意到了图书品牌在扩大市场销售、塑造出版社形象方面的作用,积极优化选题结构,力争打造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出版业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同选题、同类别的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但在销售上,影响大的出版社的书就卖得好,原因就是企业竞争达到了一定阶段,出现了品牌效应.面对竞争严峻的出版物市场,在品牌竞争中出版社如何求生存、要效益、要发展?本文就出版社的品牌战略构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图书品牌是指出版者(即出版社)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术语(如社训)和图书书名,或其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不同出版者的出版物或同一出版者的不同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讲,图书品牌无异于商品的商标,图书品牌是读者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现在市场上重复选题的图书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图书质量的差别,读者主要是靠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知名度、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外部因素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此图书品牌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了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累积对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6.
品牌图书是出版社战略规划下体现优势资源、具有市场价值的核心产品,它是形成品牌出版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出版社在打造品牌图书的过程中,也步入了品牌出版社发展的良性轨道.然而,作为行业主体之一的出版社竞争意识提升很快,但品牌意识仍旧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7.
刘静 《编辑之友》2012,(8):24-26
改制后,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压力空前,未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却被市场、被竞争,且这种竞争的无序和不规范,更使其步履维艰,有的甚至陷入惨淡经营的境遇。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困境中要撑住什么?路在何方?本文分析了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和困境,指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要撑住定位、教育、人才、品牌。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品牌"的概念.所谓"品牌"也就是"牌子",它是商品的"脸谱".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出版品牌是指出版者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和出版物的名称及标志,或其组合.一般来说,相对于出版业,有单品种图书品牌、系列图书品牌、作者品牌、出版社品牌等等,这几者之间互动经营构成了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文教图书掀起阵阵热潮,数百家出版社竞相挤入"商机无限"的文教图书的出版之路,上万种文教图书铺天盖地地投放市场.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文教图书,面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选择什么样的文教图书、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思路、采取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读者、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文教图书竞争的主题是:品牌竞争.出版社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读者购买品牌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这必然要求文教图书走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亮 《出版广角》2013,(21):62-63
出版物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出版社的竞争首先表现为出版物的竞争,最终也是表现为出版物的竞争,一个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稳定的拳头产品,有自己个性化特色产品,靠品牌去赢得市场、赢得读者,靠品牌去赢得社会的认可与美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图书市场各类促销活动频繁,各种联展随处可见,竞争异常激烈。今年有教育社、师大社、龙门书局,以及由北大社、清华社、人大社、外研社共同举行的“四大名社”等图书联展。可以说图书联展已日益成为出版社经常打的一张营销牌,但其效果到底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几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置身于产业化发展时代,品牌化竞争成为出版社争夺市场制高点的重要途径,其特色图书品牌定位的错位竞争策略正体现了差异即价值的原则。本文借用几位国际营销专家的定位理论学说,分析特色图书品牌定位构建的基本思路,为探索和思考特色图书品牌定位构建模式提供典型范例和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军 《科技与出版》2007,(10):18-19
如果出版社没有叫得响的产品,就算每本书都赚钱也成不了品牌社。一个出版社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图书。品牌图书对出版社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品牌图书让读者记住了一个出版社,使他们在购买相关图书的时候,自觉去寻找该社的展台。作者出书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他们会首先投奔“名社”,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名社”出版而感到骄傲。因此,品牌图书不仅能提升出版社整体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还会使它在无形中获得更多的出版资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既然品牌图书对出版社这么重要,那怎样才能打造出品牌图书呢?首先,品…  相似文献   

14.
黄喆 《出版广角》2021,(9):55-57
近年来,随着品牌引领作用的凸显,品牌竞争逐渐成为出版社竞争的关键.各出版社积极探索品牌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文章从出版社品牌的构建要素着手,分析出版物、出版人和出版社形象对出版社品牌构建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利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出版社品牌的传播要素与主要传播机制.对于出版社而言,品牌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出版社如何构建品牌并运用传播机制对出版社品牌进行推广,对出版社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品牌图书是出版社的生命.本文从高度、厚度、宽度、精准度、长度、纯度等角度对品牌书的特质作了分析,并辅以较多的例证,试图给作者和策划人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品牌出版与出版品牌近年来在中国的出版界正逐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出版业界的有识之士在经过市场化洗礼后,正从自身的出版实践阵痛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出版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走品牌化的个性发展之路,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品牌出版社,从而才能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遗憾  相似文献   

17.
延琳 《出版参考》2005,(4X):17-18,20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出版社反映退货多,回款难,销售越来越难做了。出版社怎样策划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每年十几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并让准确的信息到达准确的读者群?两三年前,许多出版社尝试设立市场部或营销部。据不完全统计,商务印书馆、高教社、外研社、人民文学社、电子工业社、中国旅游社、中国电力社、人民军医社、北京大学社、机械工业社、科技文献社、教育科学社、科学社、海天社、世界知识社、法律社、华中师大社等多家出版社都成立了市场部或市场营销中心。一份调查表明,大多数出版社都认为,市场部非常重要;但具体如何操作,却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许多出版社也是在摸索中前行。近来了解到,市场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复,一些出版社对市场部的工作不很满意,有的市场部已经或将要被撤消。市场部到底是什么职能部门?它应该如何定位?它的绩效如何考核?我们采访了几家出版社的市场部,冰水知寒,一叶知秋,希望从此窥见目前市场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李蓉 《出版科学》2006,(2):58-59
品牌战略作为出版社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近几年来,无论是实力雄厚的大社、名社,还是资源、资金、人才相对较弱的中小出版社,都在品牌建设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各个出版社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书业的发展,繁荣了图书市场,使一批具有高品质、高含金量、能传承后世的文化精品得以出版,满足了读者的精神需求.同时,也使出版社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品牌,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如同大卫·奥格威所言,它是“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图书的品牌常是出版社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一个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套套品牌图书构建起来的.本文将以“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这套大奖图书为例,揭示图书品牌的创建之路.同时,还会提到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出版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丁海猛  张虎 《中国出版》2023,(11):53-56
随着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的增强,图书作者基于图书作品形成的个人品牌与图书产品一样成为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围绕这一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也成为出版社的一个选择。本文在对图书作者、图书作者品牌以及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作者品牌建设探讨的基础上,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从品牌延伸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