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鹏总理批示:「留作业太多,不利于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向「四有」道路上引导。我们教师中的一些先进工作者,对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性」,又由「智能型」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这表明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思想能否作为东亚公共哲学的基础。文章首先介绍公共哲学的概念,并比较东亚与西方公共哲学概念的异同。接着,笔者讨论东亚公共哲学能否成立的问题,并以「和而不同」为例,说明儒家思想可以提供一种有利于公共哲学发展的伦理系统。另一方面,本文也从儒家对「异端」的看法,进一步分析儒家和谐哲学的底蕴与宽容异见的限度。在厘清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真义之后,本文发现儒家对待异己学说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如果要使儒家与公共哲学接榫,我们仍必须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天津教育第七期发表了一区中心霍瑞鸿同志「改进中的五年级丙班」一文,我读完了觉得霍同志在作「课堂秩序很乱,上课铃响过五分钟,还不能安静下来……」这样一班的班任,虽然起初「向行政提出不愿教这一班」「后经行政的鼓励与帮助」而坚定了信心。「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对待工作」并且钻研出许多方式方法而渐渐「在讲课当中能作到有秩序的提问题,绝大参数同学能安心听讲」。这一种钻研业务,努力工作,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在具体方法方面,我觉得有不太恰当的地方,愿提出与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个工作中曾经发生一些问题,也得到一些经验。一、采用「备课表」的问题:「备课表」似乎可以给备课不少便利,只要填几句话就行了。经我们采用结果,毛病也就出在这里。因为「表」所容纳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往往便藉此省事,不从教学上的实际需要去考虑,只是形式主义地填好了表,而对教学却没有多大帮助。我们发现这个缺点,便废除了  相似文献   

6.
让教育家扬名天下尤道俊本栏编辑辛振镒前不久,笔者在同几位青年教师闲谈时发现,他们可以说出一连串国外教育家的名字,而对我们当今的「国产」教育家则知之甚少。不是这些青年教师「崇洋媚外」,也不是我们的教育家寥若晨星,中国有上千万的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8.
目前「提高业务」「改进教学方法」的口号,已经普遍提出,各级行政领导也在这方面注意了。大家对于「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已非常熟悉,也知道要执行这一政策,首行要批判旧的「奴化教育」「统治教育」「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旧教育。」等等,这些条文是已经深印在每个教员的脑海中了。  相似文献   

9.
一本刊對於「活教育」展開討論以來,除讀者發表意見外,原活教育社不少同仁已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陳鶴琴先生已一再進行自我檢討,這種精神是很值得歡迎的!現在陳先生及活敎育社若干同仁已有很大進步。但對於「活教育」過去一系列的理論和實施,還需要研究清楚,以分辨新民主主義教育原則和資產階級的教育原則的區別,以劃清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教育思想界限,這對於我們研究並改進教育工作來講,對於活教育社同仁以及受到「活教育」影響的教師改造思想來講,都是有好處的。我們批評「活教育」,同時我們熱切希望活教育社同仁改造自己思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活教育」傳播杜威的教育學說,對於中國教育界是有相當影響的。「活教育」合不合新中國的需要?合不合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原則?本刊的不少讀者以及原活教育社的同仁都提出過這個問題。陳鶴琴先生在「今後我們工作方向」一文中說:活教育「第一、符合時代精神…它是適合中國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和人民大眾需要的。第二適合新民主主義的教育精神教育原則。」(見「新兒童教育」原名「活教育」的六卷七期)「活教育」合不合新民主主義教育原則呢?這在我們許多教育工作者的認識上,在陳先生和活教育社同仁以及受到「活教育」影響的教師們工作上,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相似文献   

10.
「いい」是日语口语表达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多表示"好""佳""合适"等积极意义。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它同样可以用来表示拒绝或者反语等消极意义。「いい」所表达的拒绝意义其实是其本意的延伸,并符合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而「いい」的反语用法则可以看作是Sperber&Wilson提出的"回声引述",即引用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或者人们的正常期待来讽刺、批评一些不当的行为。同时,这一用法亦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现在绝大部份民办小学已改为公办,为什么不提出「小学全部公办呢」?(综合读者提问)答: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教育」本年十月号「问题解答」中所答覆四川云阳雷真高同志一题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兹转载如下:最近在中央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上,马叙伦部长曾指示:「小学以公办为主,但在群众真正自愿的基础上设立民办小学是应该允许的,政府必须加强领导与帮助,使其能坚持下来」(八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就是说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小学还不能全部公办,仍须允许群众自办一部份。  相似文献   

12.
中华职业教育社擬有家事教育研究题目十余个,征求论著,为刊专号。予芜陋无似,姑就管见所及,略述下怀。言简意率,不敢多扰清听,是以谓小。按家事教育之种种研究都繋于所谓之「家事」。「家事」云何复在所谓之「家」。家事教育与民族复兴之关系,可以由轻而重,依次言之。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刘正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排斥差生」为「优待差生」。每个班级都有「差生」,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我们要给「差生」更多的爱,花更大的精力去「优待差生」。...  相似文献   

14.
「より」与「何より」都是日语中经常出现单词。「より」有两种词性:副词、格助词。「何より」是由「何」和「より」组成的短语。对于「何より」中的「より」的词性,一般认为是助词。有的甚至明确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格助词。那么「何より」中的「より」究竟是什么词性呢?此文作者综合了各家关于助词、格助词、副助词的说法,结合具体的例句,通过分析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助词但并非格助词,并且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其实是一个副助词。  相似文献   

15.
意象图式是一种抽象结构,它来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世界中的活动,具有体验性。但是由于人类可以把它映射到抽象概念中去,因此它可以被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に」格助词具有典型的多义性。用意向图式分析「に」格助词,证明其各个义项可以归纳到"路径起点—无限接近—路径终点—重合"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运动图式当中,从而使对「に」格助词的理解更加形象化、简便化。  相似文献   

16.
引导中的「门坎效应」问题学生「入轨」范艳阳刘春生“问题学生”通常指持续存在某些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学习生活无拘无束,喜欢开“无轨电车”。怎样对这种学生开展教育进行引导呢?我们以为,第一步就是应用最起码的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去规范...  相似文献   

17.
“分解动作”与作文合肥市长二小袁立新小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尽管老师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指南」一类的书籍比比皆是,不少同学还是望「文」兴叹。因此我们不妨在作文指导时,对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像传授武术套路那样,多」点「分解动作」教育心理学认...  相似文献   

18.
問題解答     
關於「教育性(培養)原則」的解答我在人民教育和光明日報上發表了「北京市小學實驗五年一貫制兩年來的初步經驗」一文後,有兩位讀者致函人民教育社,對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所曆舉的敎學原則中的「教育性(培養)原則」,提出了疑問和不同的意見。大意說凱洛夫「教育學」和岡察洛夫等「教育學」,都只提出「直觀原則」等五個敎學原則,並沒有把「敎育性(培養)原則」列入;而我這篇文章竟把「教育性(培養)原則」和其他五個原則並列,不知有何根據?有一位並且說敎學原則只應當有五個,不能多一個;敎育性(培養)是整個教育的目的,而其他五個原則是敎學方法,目的和方法不能混爲一談。敎育性原則列作第五個原則,更不妥當(意思說如果列作第一個原則還勉強可以)。兩位這樣的「質疑」「辯難」精神,我覺得很可欽佩。  相似文献   

19.
看过米丘林影片后,教师和儿童们是深爱了米丘林和他的苹果。而更多同样可爱的故事,被苏联作家伊林和他的朋友写在「人和山」、「五年计划的故事」、「几点钟」、「黑白」等等书里。伊林是一个工程师,伊林的哥哥是一个诗人,他的朋友有研究自然的,也有研究历史的。他们共同为儿童写作,所以,他们的作品是科学的,又全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诗。「人和山」便是其中出奇的一部。  相似文献   

20.
编稿采撷录     
一 <<游黄山记>>动词妙用一「向时云里诸蜂,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群峰从云中露出来,可用「显现」「见」「冒」、「崭」、「突」「高」、「拔」等.仔细品味,都不如用「透」.「透」不仅有「显现」、「崭露」的意思,而且还有「穿透」、「冲破」的意思,给人一种诸峰突起、峥蝾竞上的气势.这一动人景象,更激发了作者登山揽胜的欲望.可是,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