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2.
巨生 《垂钓》2001,(6):11-11
先说手竿钓。草鱼咬钩,浮漂一般先“点动”一下,接着鱼边吞钩边离开窝点。浮漂表现多为先升后沉,动作柔和缓慢,连续沉浮两三次,最后斜向徐徐拖走。若是浅水,则浮漂平斜移动,且持续隐约可见。浮漂沉入4-5目时提竿,时机恰到好处,钩得深、钩得牢。若浮漂点动时或刚下沉1-2目就提竿。  相似文献   

3.
浮漂     
浮漂的作用是将水下鱼索饵的动作传给垂钓者,以便能及时提竿。但是随着钓技的发展,特别是台湾钓法的引入以及浮漂制造技术的精良,上述的作用已经大大扩展。一支良好的浮漂应能指示如下信息: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0,(23):20-21
在钓鲫鱼上,历来就有“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的说法。因晚冬早春季节水温低,从而导致鱼体僵嘴硬,索饵时开口较小,体现在浮漂上的动作很小,似有还无,让我们把握不住提竿时机,常常失去中鱼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6.
识漂与起鱼     
朱伟 《中国钓鱼》2005,(4):27-27
不同鱼类的摄食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浮漂的反应也各有所异。钓者应从浮漂的运动变化情况判断上钩的是什么鱼,浮漂处在何种状态是最佳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7.
邹思全 《钓鱼》2013,(13):20-21
钓鲫鱼,不管是野钓还是池钓,大多数是调高目钓低目,以悬坠钓灵为主,这是多数钓手的选择。尤其是在野钓中,多是生口鱼,虽然鱼的密度不大,但咬钩快、吃口猛,浮漂动作真实有力。钓这种生口鱼,多是调灵钓钝,就是笔者也不例外。但在一次垂钓中,笔者彻底改变了看法。在钓鲫鱼上,因鲫鱼的个体大小不同,鱼情不同,导致鱼口也不相同。表现在浮漂上,是各种动作都有,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尤其是鲫鱼被钓猾的水域,有时看似真实的动作,提竿却不中鱼,看似很小而不真实的动作,却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8.
这里要分析的空竿现象,是针对具有一定竞技钓鲫水平的钓手而言的,是指鱼确实吸饵入口,浮漂也准确及时地表达出下顿语言,但提竿不能中鱼的现象。误判断及一般钓鲫爱好者因技术不熟练造成的空  相似文献   

9.
观漂识鱼     
了解各种鱼的觅食特性和对浮漂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钓对象鱼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把握好提竿的时机。  相似文献   

10.
何丁 《钓鱼》2007,(3S):11-11
这里要分析的空竿现象,是针对具有一定竟技的鲫鱼水平的钓手而言,指鱼确实吸饵入口,浮漂也有准确及时地表达出下顿信息,但提竿不能中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早春钓鲫关键是注意观漂。由于早春天气乍寒乍暖,气温水温都很低,天气风向变化无常,鲫鱼吃食动作轻微。因此,早春钓鲫要特别注意浮漂讯息,准确把握捉竿时机。早春天冷水温低,鱼不愿活动,觅食范围小,鱼咬钩表现在浮漂上的动作不很规律,垂钓时一定要精力集  相似文献   

12.
台湾钓法     
5.看漂起竿 台湾钓法使用台湾浮漂,鱼咬钩时的浮漂动态和起竿时机,与我们通常的钓法有些区别。由于浮漂的灵敏度高,而且经过施钓前的调整,坠子、鱼钩等的重量与浮漂的浮力匹配得好,钩、线、坠等稍微受到一点影响,例如鱼在钓点附近游动、觅食等造成水的流动,浮漂可能出现一些晃动,当鱼发现饵料扑向鱼  相似文献   

13.
海竿的提竿时机同手竿的提竿时机不同:手竿提竿时机,主要是看浮漂的动态;而海竿的提竿时机,主要看竿梢的动态情况来确定。一、竿梢连续抖动(两次以上)应及时提等在海竿垂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竿梢轻微抖动或铃铛响声,但很快恢复原状。这不是钩住鱼的信息,有可能是小鱼闹窝咬一下就跑;或者是大鱼撞线;或者因风力过大,吹动竿梢微动和铃响。而连续抖动(两次以上)才是钩住鱼的典型信息,及时提竿,必有所获。二、对竿稍一次性抖动要具体分析如果抖动一次,竿梢又没有恢复原状,而是动作很大,拉动竿梢成弓形,说明鱼已被钩…  相似文献   

14.
“盲钓”     
史为林  郭红明 《钓鱼》2012,(7):26-27
“盲钓”,是指不看浮漂或者看不清浮漂,间隔一定的时间提一次竿,凭时间判断鱼讯的一种钓鱼方式。 “盲钓”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野外钓鱼,遇到风雪雨雾、水流湍急、黑夜无光照等特殊条件,不适宜使用浮漂或看不清浮漂信号时,不采用“盲钓”你就得收竿子走人。当然,“盲钓”也是一种积极的钓法,竞技速钓就有高手不看浮漂钩饵入水后默数一、二、三就抬竿起鱼,而且常常双尾。  相似文献   

15.
一、浮漂与浮性浮漂的作用之一是垂钓者通过浮漂与水面的相对运动来判断鱼在水中食饵咬钩的动作,以伺机扬竿;其二是提拉并固定线组,使其保持稳定状态,垂钓者可调整线组中的水线长度和配铅重量,以实施不同的垂钓方式,如钓浮、钓半水或钓底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全国各地竞技钓场逐渐增多。由于其中放养的鲫鱼都被反复钓过,因而越来越多地出现鱼变“滑”的情况,反映到浮漂上便是漂的动作很好但抬竿无鱼。这种现象相信许多钓手都碰到过。钓这种滑鱼,竞技高手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比如增加饵料的粘度,调漂时钓得钝一些,抬竿时机拖后等等。此外还有一个更突出的变化,就是对浮漂的追求,由原来一味的灵敏转变为灵敏度与稳定性兼顾。那么到底什么是浮漂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呢?两者都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作为一个竞技钓手,这些问题是要尽量搞清楚的,这对于选择浮漂的使用场合有很大帮助。一…  相似文献   

17.
(二)长竿短线钓法 用长竿配短线,是在水草丛生的水域钓草膛、戳拱和戳苇茬的传统钓法。长竿配短线可以装浮漂底钓,也可以不装浮漂也不用坠子浮钓。 1.长竿短线装浮漂底钓法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用钓生口鱼的经验钓滑口鱼的话,无论浮漂下顿有力,还是大幅升降,多是连连提竿中鱼率却低得惊人。尤其是那些专业池,大家钓了放、放了又钓,使满塘小鲫鱼变成了滑口的"老头鱼"。特别是在手竿竞技比赛中鱼咬钩的信号更滑,几乎真口很少。究其原因,是频繁的比赛和钓手平日的试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10日,新千年到来前夕,大别山脚下的罗田县钓鱼界传出喜讯:一条长50厘米、重2.4千克野生大鲫被钓起。 当日天气晴朗,无风,气温-1-14℃。钓友重登云到罗田县城边的一个水面约十亩、二十多年来未干过的池塘钓鱼。他用“迪佳”牌45米手竿、4号主线、2号脑线、伊势尼5号钩,以“老鬼”牌第二代“香鲫”和第二代“九一八”做饵,采用传统钓与台钓相结合的方法钓底。上午9时下竿,直到下午5时30分天快黑时浮漂才有动静。浮漂先是轻微地颤动,接着有力地往下一顿,出现了“黑漂”。童登云不失时机地快速…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用钓生口鱼的经验钓滑口鱼的话,无论浮漂下顿有力,还是大幅升降,多是连连提竿中鱼率却低得惊人。尤其是那些专业池,大家钓了放、放了又钓,使满塘小鲫鱼变成了滑口的“老头鱼”。特别是在手竿竞技比赛中鱼咬钩的信号更滑,几乎真口很少。究其原因,是频繁的比赛和钓手平日的试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