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众消费时代,名人的婚恋新闻备受普通民众关注,王石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作为名人,均在婚恋关系中出轨,中西媒体在报道这类娱乐新闻时的区别是如何体现的,其道德取向又有什么差异?本篇论文着眼于比较中西媒体在报道这两则娱乐新闻时的不同,尤其在道德取向方面,尝试着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媒体在进行娱乐新闻报道时应当坚守的准则与规范。  相似文献   

2.
蒋勇 《新闻实践》2011,(4):31-32
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道德取向出现偏差屡见不鲜。新闻报道的道德取向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成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闻改革与媒体发展,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正冲蚀和考验着他们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并已经造成了少数媒体与记者的道德出轨与行为失范,以下这几种失范行为就深为社会所诟病。  相似文献   

4.
毛伟 《新闻传播》2024,(2):15-17
融媒体视域下,道德榜样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融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培育时代新人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举措。目前,融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道德榜样传播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为融媒体道德榜样传播追求“高大全”,消解道德榜样认同度;忽视受众定位,弱化道德榜样亲民性;缺乏广度,削弱道德榜样影响力。要实现道德榜样有效传播,融媒体需建立健全的道德榜样选择标准、完善的受众服务体系、高效的道德榜样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5.
晓华 《出版广角》2014,(17):68-69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机制。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把关不严等原因,导致虚假、暴力等不良信息大肆传播,污染了媒介的信息传播环境。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天生具有公共性,但其公共性遭遇困境,为此,必须坚守相应的道德底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媒体公共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信力是一种道德承诺,一种价值观.媒介公信力是建立在自身所提倡的诚信机制和向社会所传播的道德规范上的.媒介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示范者,建立媒体的公信力,是取信于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博客、微博、微信等“私媒体”出现后,普通大众也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发布者和传播者。借助这些新的传播平台,人们发布着从世界各地挖掘来的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对道德价值的关注和介绍,既是对过往信息传播缺憾的补充、丰满和纠正,也起到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正能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从某种程度上说,“私媒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私媒体”又对人们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4):36-37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精神文明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它的受众群体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取向,因而如何更好地吸引受众来关注自己,使自己创造的具有一定道德价值的精神产品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和赞同,也成了各媒体极其重视的首要任务。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更是要密切注意读者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状况,努力做好服务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4):36-37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精神文明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它的受众群体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取向,因而如何更好地吸引受众来关注自己,使自己创造的具有一定道德价值的精神产品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和赞同,也成了各媒体极其重视的首要任务。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更是要密切注意读者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状况,努力做好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0.
“窃听门”事件引发人们对新闻道德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由于诸多因素的诱发,使得媒体新闻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新闻道德对媒体公信力意义重大,要维护媒体公信力,需采取强化新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加强新闻机构的道德建设与强调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律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短视频传播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失范、技术失控和场域失序。当下,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存在泛娱乐化、同质化现象,智能技术和算法技术等导致的信息茧房和价值窄化问题难以消除,自媒体短视频传播主体缺乏责任心,诸多现实问题正在影响自媒体短视频的有序传播,不利于网络文化建设。为此,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媒体短视频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道德构建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媒体道德构建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媒体道德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构建媒体道德有关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媒体方便、快捷地提供给大众丰富多彩的信息,从广度和深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一些媒体也出现了责任缺位,道德失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传媒的世界,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人说:媒体是大众权利的守望者,是社会道德的预警器.作为舆论引导者的媒体确实具备着国家机器和其他组织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道德调剂功能.  相似文献   

15.
媒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无可指责。作为社会道德建设主力的媒体,应当坚守广告道德准则,不应放弃自身道德获取经济利益,这样媒体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李文杰 《传媒》2015,(24):76-78
近年来虚假广告案件频发,严重危害社会发展,不仅损害了广告受众的利益,还使部分经营者遭受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甚至成为广告业发展的桎梏,降低社会道德底线.媒体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担任发布者的角色,如果忽视管理,就会加速虚假广告的传播,造成虚假广告泛滥的现象.因此,面对虚假广告的传播,媒体存在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虚假广告中媒体的法律地位、媒体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以及媒体如何面对法律责任制度缺漏.  相似文献   

17.
赵璐阳 《新闻世界》2014,(3):139-140
践行广告道德,本是媒体建构其公信力的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商业化媒体的广告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广告法》中对于媒体广告道德自律的规制,以及学者们对媒体的建言,基本上忽略了商业化媒体践行广告道德的困境。这些困境来源于财政、利益、监管、机制、从业人员、政治等方面,在内忧外困背景下,唯有对商业化媒体正确定位,尊重其运行规律,并培育广告道德氛围,方能使其走出困境,完善广告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闻记者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中的关键作用。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联合国为解决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而制定的重要议程,而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研究首先介绍了SDGs的背景和意义,随后探讨了新闻报道对SDGs的影响,包括媒体对社会议题的塑造、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公众行动的激励。此外,我们还关注了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包括媒体道德、批判性角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然后,本研究探讨了新闻报道中的挑战,如媒体偏见、商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最后,我们强调了创新和机遇,包括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的作用以及国际合作与全球SDGs的联系。总的来说,新闻记者在实现SDG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基础,并强调了媒体在可持续发展实现中的责任和机会,为未来研究和行动提供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都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导向,是指新闻媒介刊播新闻要遵循社会道德准则,恪守优良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引导公众不断提升道德素养。强调注重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导向,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晓红 《新闻战线》2015,(5):121-122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水平对于自媒体的"文明"有着巨大影响。因此,要全面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良好的自媒体环境。"网络道德"一词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衍生出来的。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对于促进自媒体的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生活和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成了腐蚀现代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迅速步入了互联网大国的行列。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的中坚构成,其网络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现代网络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