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皝 《宁夏教育》2007,(10):51-5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幽默诙谐,妙语迭出,使学生敬佩叹服;有的教师上课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能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还有的教师上课时善于把知识融贯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似游离课本内容,天南海北如天马行宅一般地神侃,实则尢处不紧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因而深受学生欢迎;有的教师上课则是循规蹈矩,严格遵循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学得沉闷厌倦,因而使得学生厌恶。  相似文献   

3.
乔铁龙 《学苑教育》2023,(11):34-36
语文课堂由于自身的特点,要追求“自然”,即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要生动活泼。语文教师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打造自然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上课要有情感,要充满激情、活力;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课堂设问、学生质疑一直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有许多老师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如,有的教师采用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集中设问,学生逐题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问题讨论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设疑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设疑教学。但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问题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明星教师着实不少:有的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不时地补充延伸拓展;有的教师是“超级演说家”,要么整节课喋喋不休地提问,要么慷慨激昂地唱“独角戏”;有的教师具有高超的控制能力,能将所有的教学细节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展现了才华,学生却沉闷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使语文课堂真正有活力与激情,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需在课堂上尽量低调。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堂历来是最能让学生开心活跃的。可初中阶段学生有时往往会弱化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有时语文课一片沉寂,缺少了青少年本该有的"阳光"。如何重拾学生语文课的热情,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是中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一、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语文教学奠基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对许许多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热情,有时甚至往往会被本不属于他们的"美好"所迷惑,上课走神想其他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事。如果教师上课不能吸引  相似文献   

7.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原因何在?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研究,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读和写脱离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上课归上课,主要解决读的问题;作文归作文,主要解决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今天的语文课堂可谓"百花齐放",花样纷繁,高潮迭起:有的课堂只听见学生的叽叽喳喳,有的课堂只听见教师批评学生的声音,有的课堂难以听见语文教师那充满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给学生创建怎样的语文课堂呢?一、营造美丽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把评价作为艺术来追求大家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内容丰富多彩、接近生活、充满情趣,理应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一门课程。可事实并非如此,有的语文教师上课,一个教学班五六十个学生,不听课的、伏桌睡觉的多达一二十人,而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不少学生把语文课当成催眠课,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堂上不听课的学生,教师们往往采用喝令加教鞭的强制办法,但效果却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有的教师上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情绪低落;而有些教师上课,学生全神贯注,听课津津有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学生不专心听课的原因不完全在于他们本身,与上课教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要使学生能自始至终的专心听课,青年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素质。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即时的、口语化的评价。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存在问题:有的表扬言过其实,有的一味迁就学生,还有的居高临下,不关注学生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田锦萍 《考试周刊》2013,(83):38-39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还是走不出尴尬的境地,语文很重要,可是学生好像都不怎么爱.以往语文课堂填鸭式的教学,语文老师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消失殆尽.拯救低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少讲一点,懒一点,以此促进学生勤奋一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把课堂让给学生,上课方法千变万化,真正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相似文献   

16.
戴伟  卢爱侠 《广西教育》2012,(21):19+24-19,24
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偏重于“潜心会文”,立足于“要想学生理解透,教师首先理解透”;有的偏重于“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的技巧上下功夫;有的偏重于“教法选择”,在教学手段上寻求突破;有的偏重于“强化训练”,在课堂容量上加大分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语文课堂上.除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说之外,学生的发言,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在撑场面。在有的语文课上。除了完成一些读的任务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从上课到下课都不必开口说话。连语文课上都不必开口说话,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养成了公开场合三缄其口的习惯——这样的学生必然会缺少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所以,语文课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那么.面对一个班级的四五十名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呢?  相似文献   

18.
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讲授,运用的教学艺术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致盎然;有的教师上课则气氛沉闷,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呢?实际上就是教学艺术的作用。课堂教学艺术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劳动,它不是刻板的公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序,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材,灵活掌握和运用。 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师的语言往往支  相似文献   

19.
王丽 《考试周刊》2013,(54):42-42
<正>教师大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教师有气无力;有时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口若悬河,教师妙语连珠。同样外出听课,有的课堂会让听者啧啧称叹,回味无穷;有的课堂却让与课者连连摇头,大失所望。为什么同一个人,上课效果却时好时差,判若两人;同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课的满意度竟有高有低,反差巨大。我想除了师生素质不等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生动优美,具有过硬的功底,固然是很必要的。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还要学会闯"情"关。一、上课要有激情讲课的激情,首先表现在老师的精神面貌上。有的教师一上课就紧绷着脸,甚至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有的则衣衫不整,甚至穿着拖鞋、短裤。试想,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如何燃起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一上讲台就笑容绽放,给人春风拂面之感,让人感受到极强的活力,学生自然会被感染而认真听讲。我们常说上课要有感染力、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