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胡振琪教授是我国第一个土地复垦学博士.于1993年首次提出土地复垦学概念,并成为我国专门招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专业的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目前,胡振琪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污染土地修复.3S技术应用和采矿环境工程。他正在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合作、国土资源部等10余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9,(8):2-3
近期,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兼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胡振琪教授荣获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ASMR)2009年度“土地复垦科技贡献奖”,这是ASMR首次把奖项颁给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土地复垦学者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大奖。  相似文献   

6.
王丽  陈星明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43+50-43,50
目前我国矿山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大多为采矿中剥离的围岩和表土(排土场)及选矿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低的尾矿(尾矿库)。本文着重介绍了对于矿区排土场造成的破坏土地采取生态复垦的方法对其进行土地复垦。主要概述了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矿区排土场的土地破坏类型和生态复垦技术,提出生态修复要因地制宜,结合农林牧业一体化和景观设计学等新思想,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实现矿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国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有效增加土地供给面积,缓解我国用地需求压力;有偿出让或转让矿区废弃土地使用权利,有利于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土地供求关系;复垦矿区废弃土地收益大于成本,因地制宜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最大程度盘活利用矿区废弃土地,改善土地整体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矿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8.
丁宁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
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难度大、复垦效果不好及传统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权重确定主观性等问题,尝试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方法,应用生态位基本原理,计算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非均衡评价因素的优劣性,对其中劣性因素进行变权处理,用以突出限制性评价因素的制约作用,并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农用地方向复垦因其破坏严重而适宜性较低,主要限制因素表现为桩基础密度、保存耕作层厚度、平均挖损深度等;建设用地方向的复垦适宜性较高,综合适宜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此,建议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使用过程中加强土地破坏防控,调整现行政策中模糊之处,允许临时用地后续利用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升兴煤矿的建设生产特点,按照国家有关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提出了升兴煤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土地复垦措施、生态重建措施等,将升兴煤矿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绿色矿山企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公路设施建设也在全面发展,但公路项目中的临时工程却对其周边的土地及其生态功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对于土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土地复垦技术和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期望大家以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为了缓解矿产开采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土地复垦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指出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地复垦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露天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景观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蔡运龙 《资源科学》1999,21(5):37-41
中国西南喀期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对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这种研究与国际喀斯特环境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利用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解决生态重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蔡云龙 《资源科学》1999,21(5):37-4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这种研究与国际喀斯特环境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利用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解决生态重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7)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徐庄煤矿1973年开工建设,1980年投产,生产至今已36年,煤矿持续开采,造成大量农田塌陷,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矿区劳人土地比急剧下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矿区的生产生活稳定受到威胁。到2006年徐庄煤矿东部采区2300亩塌陷农田已处于稳沉状态,整个塌陷连成一片沼泽,农民无法耕种,作为央企的大屯公司抱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思考采煤塌陷的治理,进行矿区沉陷地复垦与矿区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是当前煤炭企业应当迫切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复垦中复垦方向和植被的选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区的土地适应进行评价。以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硅砂矿为例,构建硅砂矿土地复垦适宜性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并采用了熵值权重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表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中植被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矿山土地复垦的涵义与意义,针对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开采,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矿山土地问题,提出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总结了我国目前在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山土地复垦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今后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