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瓷器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一、龙缸烧制的工艺流程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明御厂,专门烧制瓷器的只有“龙缸窑”与“青窑”。“龙缸窑”仅烧制龙缸,  相似文献   

2.
论火石红     
张佳宏 《收藏界》2012,(11):74-77
"火石红"的真伪是鉴定古陶瓷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关"火石红"的论述和文章很多,总体来说有两种观点:1."火石红"是出窑前降温时胎釉中含铁的氧化物二次氧化所生成的,也就是说"火石红"是"天生"的。2."火石红"是出窑后胎釉中铁的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经过长期风化所生成的,也就是说"火石红"是"后生"的。  相似文献   

3.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2):46-52
"鱼藻纹"是中国古陶瓷上常见的装饰纹样。景德镇元青花以鱼与莲花、水草等为题材,彩绘方面吸收了绘画性艺术手法,不同于其他鱼藻纹样类的装饰,故名为"鱼藻图"。目前所见的元青花"鱼藻图"仅装饰于两种器物上,形成一定的程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过,对比研究存世的30多件元青花器物的"鱼藻图",它们的艺术水平也有高低之别,精粗之分。本文就这些相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明万历款青花花篮纹觚,现藏湖北省文物总店。此觚属景德镇窑制品。其造型高大,敦实古拙,线条圆浑柔和。整体造型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盘口唇边、束颈,中部球腹,下部简形至下渐广。足际露胎向斜削且微显窑红,平底无釉。颈中部及肩部各饰凸弦纹一周。通高83.3厘米,口径24.8厘米,腹径25.5厘米,底径26厘  相似文献   

5.
刻划花     
划花是陶瓷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尚未干透的陶瓷胚胎表面,用工具浅划出线条组成花纹。最早见于唐代越州(今浙江余姚)的越窑,盘、碗内面有线条较粗的纹饰。五代至宋初,划花线条纤细,题材更加丰富,定窑白瓷大量使用划花,景德镇窑影青釉瓷的主要装饰也采用划花、印花。宋代的青白釉注·注盌(T166—1,图1)造型和谐俏丽,装饰典雅秀美,注碗的莲瓣上划有流畅的如意纹,斟注的小壶上有六棱划线。宋代磁州窑的珍珠地双虎纹瓶(T62—1,图2)以划花为主图,正在搏击的老  相似文献   

6.
王永红 《收藏》2009,(10):66-67
瓶高41厘米,口径13厘米,口、足均为正方形,左右两侧浮雕描金兽耳,俊俏端庄。内外壁与瓶底施釉,瓶口施酱釉,口沿四周有自然磨损痕迹,足底露胎,呈现红中偏黄的火石红色。  相似文献   

7.
汤辉 《收藏界》2012,(5):55-57
景德自五代以来瓷业兴起,随着北宋创烧出精美的青白釉瓷器,景德镇一跃成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其产品种类丰富、精美如玉、远销海内外,景德镇之名天下咸知。自北宋中期开始,景德镇所烧造的青白瓷品种中就包含着一类十分精美却鲜为人知的雕塑艺术品,达就是“青白瓷摩睺罗”(图1)。  相似文献   

8.
刘涛 《收藏》2016,(5):46-53
正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瓷器,是近十年来中国陶瓷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批出土瓷器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品种较多、品质较高,除耀州窑青瓷外,亦有少量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建窑黑釉瓷以及耀州窑酱釉、黑釉瓷等。这些瓷器或出自纪年墓,或与其他带有年款的器物如石器、铜器、砚台等伴出,故多数年代相对明确,具有重要的考古断代编年价值。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7,(10)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喜"字罐(见图)。该罐高21.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6.5厘米。罐口收敛,露胎。肩上饰有一圈回纹,罐腹分别有三个"喜"字和缠枝牡丹纹,构成此罐的主题纹饰。瓷罐内外及罐底施透明釉,圈足内外斜削较尖,并有火石红。整个瓷罐釉色  相似文献   

10.
雨岚 《收藏界》2012,(5):62-66
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两等地都何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那么,这个庞大的窑系究竟有多大,包含哪些窑门呢?为方便喜爱青白瓷的藏友收藏研究,现将各地烧造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资料加以整理,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叶茂钱  蔡民生 《收藏》2012,(11):64-67
瓯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早期青瓷窑,其与越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它的烧造工艺跟越窑相近。从胎质看,越窑、瓯窑都属灰白胎,但瓯窑胎色较浅,越窑胎色为青灰色或青黄色。  相似文献   

12.
李铁锤 《收藏界》2011,(3):54-57
图16的省油灯口径12.4厘米,足径4.2厘米,高4.3厘米。无柄,管状嘴,灰胎,盏面及上沿施白色化妆土和不均匀褐釉,具有唐代早期器物特征,应为唐代琉璃厂窑器物。图17的省油灯口径11.5厘米,圈足外径3.9厘米,圈足内经2.6厘米,高4.1厘米。无柄,短嘴,灰胎,上部施白色化妆土及不均匀酱釉,具有宋早期琉璃厂窑特征。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7,(10)
宋代是我国瓷业必盛时期,大江南北窑场众多。由于各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资源材质、工艺制作、烧成技术不同,各窑场产品的装饰艺术也丰富多彩,千峰翠色的越窑,雨过天晴的汝窑,晶莹润泽的官窑,金丝铁线的哥窑,纹样雄奇的磁州窑等,几大名窑争艳斗丽。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吸收和借鉴了各名窑的艺术手法,结合本地制瓷胎士釉料的特  相似文献   

14.
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藏品中,有潮州窑米黄釉瓷器约百余件。这些器物釉色白中泛黄,亦可称为"米黄釉",釉质细腻莹润,有细小开片;胎体稍厚,胎质相对不如景德镇同时期瓷器那么细腻坚致。其中明代的胎质较粗,清代、民国的细腻与坚致程度有所提高。器物类型有瓶、炉、文房用具、人物塑像、碗、盖罐等。装饰工艺除雕塑外,器物类的有刻花、印花、贴塑、镂空雕刻等。本文选取数件代表性器物做详细介绍和鉴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江 《收藏》2009,(1):48-49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装饰除绘画外,还大量运用了书法,内容有诗词歌赋、警言佳句、元曲、对联和谜语等,其笔墨豁达,气韵生动,流畅洒脱,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起初,磁州窑工匠只是在器物的底部书写窑场的窑号或定做者的姓氏及器物用途,大多为单字、多字或孤句。  相似文献   

16.
(二)生活用瓷。中都城及皇陵遗址的明初生活用瓷遗存也十分丰富。中都城钟楼遗址附近,是明初瓷器较为集中的地区,在这里发现了大批的明初卵白釉瓷器和青花瓷器残片。这些瓷片底足多呈斜削状浅圈足,中间有的出现乳突,露胎处多见火石红,少量器内印花。也有不少在盘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6,(13)
正史庆:13487079301青花缠枝牡丹纹盘口瓶,高45cm,口径1 5.8cm,底径15cm。该器物盘口束颈,广肩弧腹下收,平底浅足,白胎坚硬,火石红明显,通体施亮青釉,细腻莹润,玉质感强,以苏料绘缠枝牡丹,辅以扁菊莲瓣纹,绘画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8.
金晓春  江用虎 《收藏》2007,(9):64-66
宋代是我国陶瓷烧造的鼎盛时期。宋代景德镇窑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为“青白瓷”或“影青瓷”。  相似文献   

19.
叶茂钱  蔡民生 《收藏》2012,(21):64-67
瓯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早期青瓷窑,其与越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它的烧造工艺跟越窑相近。从胎质看,越窑、瓯窑都属灰白胎,但瓯窑胎色较浅,越窑胎色为青灰色或青黄色。从色釉来讲,二者也较为相近,都是青色釉,瓯窑早期多为淡青色,部分也有青中泛黄和青绿色,而越窑釉色偏深。造型上,都有碗、壶、盘、罐、杯、砚、熏炉、唾壶、虎子、灶、簋、鐎斗、鸡笼、谷仓、盏、盏托等器型。纹饰上,两者各时期的纹饰风格也较相似。  相似文献   

20.
耿志潮 《收藏》2007,(2):50-50
洪武青瓷概念的生产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司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