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两种挥发油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通蒸气)和共水蒸馏法(连接挥发油提取器)分别提取肉桂挥发油(ρ﹥1)。并以气相色谱法(GC)分析了提取物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最后综合比较了两种挥发油提取方法,选择出提取时间短、出油率以及指标成分含量高的最佳提取方案。  相似文献   

2.
用微波辅助萃取万寿菊残渣中的挥发油,并对挥发油抑制活性实验进行了研究,应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料液比、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确定抑菌最优条件:在料液比1:6、微波炉功率为中火时,提取60s。通过对MIC的测定,得到微波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对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最小,对大肠杆菌的MIC最大。  相似文献   

3.
徐朋  竺锡武  陈集双 《科技通报》2010,26(3):374-376,379
目的:鉴定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裂苦苣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保留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36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89.49%。结论: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35.8%)、十六烷酸(35.3%)。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_分离_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法、酶法提取法、碱性水提法。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重结晶法、树脂法、溶剂萃取法。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法、酶法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双水相萃取法。黄酮类化合物纯化方法主要有重结晶法、膜分离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树脂法、溶剂萃取法、高速离心分离法。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止咳、祛痰、平喘、抗菌、护肝、解肝毒、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等作用。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微波萃取法提取洋葱中黄酮并测定含量。方法选择乙醇为溶剂,用微波萃取法从洋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提取的物质进行验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试验结果显示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843%,平均回收率为93.8%。结论运用微波萃取法从中洋葱可以提取出总黄酮,节省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甘肃省兰州市的榆中、七里河、西固不同产地百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所鉴定出的化合物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兰州百合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榆中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七里河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1 0种化合物;西固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南方特色水果柚子的果皮常常作为垃圾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柚皮中富含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对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提法、酶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膜分离辅助提取法八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柚皮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为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提供借鉴,为柚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植物精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包括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油脂分离法、二氧化碳萃取法以及连续亚临界水萃取法;阐述了精油提取技术所采用的超声波、微波、酶等辅助手段;并总结了精油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微波组合合成仪提取山茶花红色素,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料液比、超声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模式对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花红色素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剂用PH 1的95%乙醇溶液,料液比1:50,提取时间50s,提取微波功率600W,超声波功率600W,超声波模式1:2。该提取方法与溶剂提取法的相比,使提取时间由2h减少为60s,体现了超声波、微波组合萃取法提取山茶花红色素效率快、能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测定其水溶液总酚含量和分析研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水溶液中总多酚含量,并通过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GC/MS技术鉴定出10个成分(见表1)。结论:总多酚含量为6.56mg/ml;挥发油主要由烷烃(72.88%,相对质量分数,下同)、醇(12.93%)、醚(14.19%)组成,其中烷烃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对西藏大蒜晒制干粉提取大蒜素进行了三种常规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比较实验,并对未经提取的大蒜干粉、提取物、超临界CO2提取剩余干粉进行了大蒜素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大蒜晒制干粉中每克干粉含活性成分(含硫化合物)0.0341g,超临界CO2萃取后的大蒜干粉中每克干粉含大蒜素为0.77g,超临界CO2萃取的效率理论值为77.6%,(2)超临界CO2萃取实验中实际得到的大蒜素远低于理论值,只有0.0012g每克大蒜干粉,其原因可能是超临界系统容积大损耗大;(3)通过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浸泡提取法以及乙醇浸泡提取法三个实验的比较,表明,无论在大蒜油得率、大蒜素纯度以及大蒜素含量方面,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均比其他两种方法有优势,乙醇浸泡提取法大蒜粗提物多,杂质含量也很最高.  相似文献   

13.
张冬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53-53,27
为了提高玫瑰精油的提取效率,有效提高精油品质,用微波萃取和有机溶剂萃取联合的方法进行对玫瑰精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以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备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为14min;溶剂量为123ml;微波功率648W;萃取温度65℃。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温郁金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颜继忠  童胜强  陈钢 《科技通报》2004,20(4):355-358
目的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温郁金中的挥发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时间90min、CO2动态流量4kg/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并用GC/MS确定了挥发油中的10种主要成分.结论 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耗时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烟草资源,建立一种快速提取烟碱的方法,以烟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蒸馏法和微波法提取烟碱,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烟碱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不同时间、不同料液比对烟草烟碱提取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三种提取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经查阅文献了解到,虾青素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近年来对于虾青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于目前研究现状针对虾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综述,发现目前提取虾青素的方法主要有碱提法、油溶法、有机溶剂法、酶解法以及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实验拟利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测定青蟹壳中虾青素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提取,同时根据方差分析与响应面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研究海洋生物体内虾青素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一点红含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其中黄酮具有抑菌抗炎、降血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分析国内外专家对提取一点红成分的方法和研究结果表明,一点红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醇回流提取法、纤维素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萃取提取法、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实验设计拟用纤维素酶提取法辅助HPLC提取一点红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并分析,从而优化纤维素酶提取一点红中黄酮的条件,为一点红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五味子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北五味子皮渣中多酚。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北五味子皮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320w,料液比1:10。并且通过实验考察北五味子中多酚物质对肉制品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研究金银花挥发油的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时间、电压和液料比为随机因子,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按照Box-Benhnken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设计,以金银花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RSA),并对金银花挥发油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50.41℃、复合酶用量4.01%、PH=4.51、提取时间5.58 h,灭酶后超声功率100.39 W、超声时间34.55min、液料比11.76:1;出油率达到0.573%,拟合得到的模型符合实际.试验表明:金银花挥发油加入单料烤烟中,具有改善香气质、增加香气量、掩盖杂气、减少刺激性、增加清香、改善余味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涂国荣  向鸣  温鸣章 《西藏科技》2011,(4):6+42-6,42
采用蒸馏与萃取结合的方法从西藏大蒜中提取挥发油,实验得出西藏大蒜的出油率为0.42%。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4种化学物质,有4种主要成分,分别为二烯丙基乙氰硫化合物、乙烯基磺酰甲基硫化合物、二烯丙基四硫化合物、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包含异构体)。与山东大蒜比较,出油率较高,含水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