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教育研究边界问题的研究,指出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空间、研究时间、研究主体等的无边界性;文章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有边界,教育体系、民族国家、教育问题的"当代性"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边界;本文讨论了在边界内应注意摒弃意识形态、主客两分法的角色意识,倡导学术民主,注重知识谱系、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民族性与民主性:两种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水兵 《教育学报》2013,9(1):21-26,36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民族"与"国家"的融合体。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以民族历史、文化、语言认同为核心,涉及共同血缘、地域、历史等文化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后者以宪法认同为核心,涉及人权、民主、法制等共同政治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两者共存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建构过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良性互动,应有机地统一起来。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走向宪法爱国是时代发展趋势,民族品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仍然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现代公民教育在两者张力之间培养既有民族品格和民族性精神,又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理性爱国公民。  相似文献   

3.
在日朝鲜人的民族教育,近年来作为民族教育的一个特殊案例,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然而从现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多以在日朝鲜人总联合会或在日大韩民国居留民团旗下的民族学校、即传统的全日制民族学校为研究对象。而对在日朝鲜人民族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学级"的研究则很少。因此以日本的"民族学级"为考察对象,对它的起源、现状、意义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等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民族性"概念是"民族国家"分析框架的前身,格林通过"国家形成"研究深化了"民族国家"的方法论蕴含。当代基于"民族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着内部裂变与外部消融的双重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一方面需要还原教育发展逻辑,以"民族国家"生存方式多样性为研究起点;另一方面需要立足复杂性思维,采取多维度的研究层次和关系互动的动态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记忆这个命题属于双向阐释范畴:从文学视角去研究记忆的叙事与生产,从记忆视角去研究文学的功能与价值。本文以新时代青年成长叙事为研究对象,提出观点:从文化记忆的时间维度出发,青年在线性时间维度完成了自我意识觉醒,在非线性时间维度完成了自我身份认同;从文化记忆的空间维度出发,青年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现实与历史之间,渴望找到协调方法,被动或主动地完成了文化认同。最后提出,研究成长叙事与文化记忆的关系,不仅为了"对抗遗忘",而是更好地"理解现在"。  相似文献   

7.
<正>从时间维度讲,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时间段;从空间维度讲,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从时空维度的融合来讲,课堂则是一种育人环境,是个"学习场",是生发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育人主渠道。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依靠质量课堂的支撑。质量课堂既是教师科学施教的沃土,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原野。那么,质量课堂至少应具备哪些构成要素?一、质量课堂在方向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应是"素质课堂"方向决定成败。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它是引领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标准。为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学的可比性涉及比较对象和资料数据两个方面。比较对象可比性是内容的同质性与时间或空间异质性的统一,资料数据的可比性是指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评价资料方式的同质性与相同维度资料数据内容的异质性的统一。对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可从时间、空间及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自展立新、陈学飞发表《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一文以来,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适应论"的问题上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讨论。既有学者质疑并主张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也有学者赞同并坚持高等教育"适应论",还有学者对高等教育"适应论"和"认知理性"各自的积极意义及局限作了分析。不同观点竞相纷呈,不同意见相互商榷,讨论方兴未艾。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往前移就会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围绕有关教育"适应论"的问题展开过一场"跨世纪"的讨论。相比较而言,早前的讨论指涉整个教育领域,这一次的讨论则集中于高等教育。我们不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对国民性的养成应"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基于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为主要维度的文化自觉立场。为培养提高国民的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民族的自立与自强,我们应加强以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国家认同教育,并在对理性爱国精神、国民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中不断优化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与限度的厘定,将在极大程度上助推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教育地理学元分析表明,"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生成的教育地理学是以研究教育空间系统为对象,以研究教育地域系统为核心,聚焦探讨世界范围内人类教育事象时空分布、演变机理、传播形制、结构特性、地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取决于教育学与地理学交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并伴随教育学、地理学及周边学科相关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扩展;"教育—地理"学科融合可在哲学、空间、时间等三个维度上形成知识内容的扩张与辐射。  相似文献   

12.
首先,只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坏",只说自己的"好",说"坏"说得一无是处,黑暗无比,说"好"说得无一不是,无一瑕疵;其次,"居天下之中心"的思想,都是1957-1966年我国报刊话语的重要的言说内容;按照阶级斗争的观点来阐释民族问题,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则是此一时期报刊话语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受过中等和高等以上教育的人,在相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文艺工作或技术开发,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在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良品格,做到"穷则以道而自重"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达则枉道以从势"的现象。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只有修身弘道,兼顾"穷"、"达",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77-78
正PC具有大屏幕、高性能等特点,可将其看做是"内容制造者",而移动应用则可看做是"内容消费者"。移动校园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信息化移动通信平台,以手机、PDA和平板电脑等小型化移动通信设备为信息载体,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上拓展现实校园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虚拟校园。  相似文献   

15.
正如霍家特等人当年发起"文化研究"时并未过多计较自己的学科属性,丁钢教授同样是将重心放在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及问题上。只不过,霍家特等人是在"文学系"里开辟跨学科的"大众文化"研究,丁钢教授则是在"教育学"旗下从事学科界限同样模糊的"中国教育研究",并希望这种努力可以丰富"教育学"的生长维度与学术形态。  相似文献   

16.
比较教育学始建于200年前欧洲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时期,在其奠基者朱利安的著作中孕育了比较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矛盾:比较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国际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教育的规律还是学习借用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测量众多民族国家的教育成就,还是讲好他国的教育故事.比较教育学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直至20世纪末,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借",借用他国教育经验,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多元,研究目的多元,研究单位多元,研究选题多元,研究范式多元.比较教育学科进入了"革命科学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布伦塔诺、罗素等人都曾对心理内容问题予以关注和思考。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并已成为探索心灵世界的一个专门领域。虽然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流派众多且争论不断,但学者们仍有着诸多共同的研究旨趣,如对命题角色问题、内容自然化问题等的关注,由此而形成了三大研究传统:分析传统、现象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究其实质,心理内容是主体心灵指向对象的方式,它体现了心灵把握世界的特有能力,主要在四个维度上被呈现出来,即语言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语言表达主体所理解或把握的语句或语词的意义)、逻辑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用来呈现语句意义的命题)、现象学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经验内容)和表征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心灵中对象被表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婚姻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关系.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学者观点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夫妻间的忠实义务是道德问题,不能用法律手段来强调.但更多的学者则对此表示肯定,认为"夫妻应负忠实义务,这是基于个体婚姻的本质要求,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婚姻法中增加"忠实义务"的规定是立法的一种进步.笔者赞同后一种学者的观点,并试图对忠实与配偶权的法理意义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比较教育学者贝雷迪(Bereday)曾指出,比较教育关注教育问题,并从国际的视野进行研究。它关注导致教育发展与变化的各种社会力量,并运用比较法。比较教育可以国际视野分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教育传统和教育体制等,在更广阔的维度上理解教育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是一门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史学等处于相同地位的教育基础学科。现在各门教育基础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比较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分界线也很模糊。关于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教育的关系,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对立观在英国,涉及外国教育研究的学者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一个有着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省份,民族教育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民国时期吴泽霖、陈国钧等著名学者在对贵州民族社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直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汇于《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一书中上述学者的相关论述,代表了一代爱国忧民学者对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认识与期待,其中显现出的大力发展苗夷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化愚昧为文明;重视民族妇女的教育和培养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以促进民族社会进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救国教育,以提高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播,以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等等观点,对于当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