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需出版,即POD,是“Publish On Demand”的缩写,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系统和网络系统,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重新组合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各个环节,特别适合于绝版图书再版、脱销书的加印、小批量图书翻印、小规模图书出版、电子图书的纸版供应、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传递等。按需出版强调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但同时,它又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可分割。例如,出版物的组稿、审批、审校等流程,基本上与传统出版过程一致。因此,按需出版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中,必须与出版社相结合才能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2.
按需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手段,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数码印刷设别,将电子化的图书资源转变为实际需要的纸质版本的图书,不仅解决出版社高库存和高退货等问题,而且满足读者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按需出版历程和经验,加深对按需出版理念和运作方式的理解,进而探索国内按需出版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提出按需出版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按需出版行业是一个稳定增长的行业.随着新作和小批量再版图书的增加.按需出版印刷的前景非常之大。在按需出版市场方面.北大方正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网络技术平台、数据库出版技术.更重要的是有数字版权技术优势。同时,北大方正正在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断版书工程和按需出版工程。  相似文献   

4.
周林  朱振梅 《出版科学》2007,15(5):59-61
图书按需出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国外一些出版发行机构已经投入资金、设备开展此类业务.由于国情不同,我国虽有出版社开展此类业务,但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阐述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按需出版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按需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它既能解决小量印刷的问题,又能实现"按需"复制,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服务图书出版市场。但是当前除了少数几家有特殊性质的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在按需出版领域还少有行动。按需出版的应该如何走?是不是开发或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商设备就是"推陈出新"?是不是发明了一个新的产品就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笔者就以2011年  相似文献   

6.
韩微微 《兰台内外》2023,(36):71-73
专业出版企业的业务工作量较大,且档案管理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包含了公文和财务档案,也将出版合同、书稿、样书、软片等内容纳入到了业务档案管理阶段。样书、排版、软片等图书类档案资料属于出版企业的历史凭证,为图书的再版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版企业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实现了对纸质软片以及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为出版企业业务档案数字化建设奠定了有力基础。本文总结这方面有效的管理经验,以期解决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业高等教育教材的人员推广与服务的一项长期工作是建立与维护专业作者和读者数据库。出版社人员推广和服务时应注意院校课程设置推荐图书;需通过多种渠道定期发送图书信息,形成"点对点"推广、"点对面"推广、"面对面"推广;需上门推广与沟通,增进与院校的联系,建立良性互动;需根据出版社的教材出版情况,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逐步对出版社在重点院校、产业集群、驻外机构所设样书专架进行样书配置和补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8.
时事热点图书容易成为双效图书,出版社要注重抓此类图书出版.市场表现好的时事热点图书,具有推出神速、作者权威和内容通俗、实用性强等特点.出版社要出版好时事热点读物,需建立运转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拥有一支从管理层到编辑的反应快速和策划力、执行力强的团队.  相似文献   

9.
1997年前广东省18个出版社(公司)只有16个出版社向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缴送了样书。除广东科技出版社每种缴送两册外,其余15个出版社均只缴送单本。1997年,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向从未向我馆寄送样书的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珠海出版社发出信函,要求他们按粤宣通[1997]6号文的规定向我用缴送样书。到11月21日止,我们共收到珠海出版社寄来自该社成立以来所出版的图书220种(220册);到11月25日共收到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送来该公司今年出版的25种(SO册)图书。以前只寄送单本样书的15个出版社,除广东教育出版社仍每种只送一册外,其余…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一位科学家指出,不久将会有一种立等即印的图书出版系统面世。届时,试者在书店购买的不是现成书,而是立刻印刷的书。这种出版系统可避免目前书籍的积压浪费或供不应求状况。这种先进的图书出版系统可使书店只陈列样书即可读者决定购买某一本书时,可告诉店员并付款,店员随即电告该书的出版社,后者找出录有该书全文的CD-ROM光盘。通过专用传输线在几秒钟内就可将信息传到书店出激光打印机将整书内容打印出来,并自动装订成册  相似文献   

11.
按需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先进的数据库排版处理技术、数码印刷系统和网络系统,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量限制,重新组合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各个环节,特别适合断版图书、短版图书和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图书的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7):7
图书"余粮"如何消化《人民日报》报道:图书"余粮"如何消化?发展按需出版,是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给出的药方,"按需出版可以实现订单式销售,有效减少了库存的风险"。同时,一些断版书的零散需求、专业书籍的窄众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出版来提供。尽管按需出版也是中国书业的热词,但常被误读。"按需出版(印刷)在印刷企业一头热,他们纷纷发展能以较低印数起印的短版印刷,但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并未真  相似文献   

13.
协作出版的惰性生存还能多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有创意的选题策划,对出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分散、零碎的出版资源在整合中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产品,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健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离开了核心竞争力,出版社则难以生存。近年来,图书出版中近乎弱智的政策化生存现象,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即在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以协作出版(包销书)形式出版的图书不断增多,有的出版社出版的协作出版类图书,甚至超过了非协作出版类的图书。协作出版的图书,有不少是作者主动上门联系的,出版社的编辑用不着费很大的劲,只要缩编稿件。每年就能完成数万元的创收任务。长此以往,出版社的竞争力、生存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专业出版产业高度集中,1999年,在科学技术和医学类专业图书市场上,三家出版集团占有了90%的份额;市场达到了深度细分,如查尔斯河媒体出版社,只专注于计算机图书出版中一个很小的门类——计算机制图图书;销售针对性强,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约翰·威利父子公司出版的一本铁道工程的书被大学课程计划采纳,每一年差不多都能卖出200多本,持续了将近20年,这一数字跟每年上这门课的学生数量差不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7月 30~ 31日 ,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北京九州时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九州时讯出版管理系统 (PMIS)”通过了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成果鉴定。PMIS系统在分析出版工作的业务流程和进行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编务管理、印务管理和系统管理三个子系统近 30个功能模块 ,使出版业务的选题申报、选题列选、发稿、排版校对、印数决定、印厂安排、蓝图检查、样书审查、送书入库、工厂存书等全过程以及与图书相关的合同、成本、质量等全部管理工作均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鉴定委员会的总体评价是 :该系统采用…  相似文献   

16.
<正>按需出版模式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出版模式。而辅助型按需出版的出现,则将该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辅助型按需出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匮乏问题。它为那些在传统出版社出不了书的作者提供了崭新的机会,而且能够让他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那么,在现今对数字出版"爱恨交加"的我国,如何引入辅助型按需出版模式,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并且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需出版这一新兴出版方式在给作者、出版社及图书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两种乱象:一是学位论文按需出版中的乱象,一是免费维基百科内容中的按需出版乱象.图书馆界应采取提高外文图书采访馆员的信息素养、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采用现场选书方式等措施提高外文图书的采访质量,规避按需出版的乱象.  相似文献   

18.
路本福 《出版广角》2014,(17):62-64
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传统出版社改革的热点,这不仅仅是针对数字产品和服务而言,在数字化时代,即便是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也同样面临诸多的数字化问题,比如纸质书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纸质书营销渠道的数字化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出版社的转型升级就会举步维艰。本文从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存档、电子样书和营销文件的制作、版权页的制作、内容资源的版权管理,以及积累自有版权内容资源的UGC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对传统的出版流程进行优化和数字化改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界出现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成人涂色书出版热潮,这主要是迎合都市人群精神压力的舒缓需求,加之出版社成功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而引发,存在跟风出版、精品匮乏、质量不高等弊端。为确保这股出版热潮持续健康发展,出版社需要不断提高出版水平,保证出版质量;开发作者资源,培养原创精品,并努力创设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20.
按需出版必然会对与出版模式有着内在联系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理念、方针、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应充分认识按需出版对图书馆的价值、积极研究按需出版和图书馆的关联性、加强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业务联系、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