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的记忆     
正2006年的春天,我第一次来到芝加哥的校园。那时,儿子在这所大学读博。十年过去了,多次来美国,只要是在芝加哥入境,我都要到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转转,尽管儿子早已经毕业,不在这里了。我很喜欢在校园里走走,尤其是在美国大学的校园里。我们国内的大学,其实也有很不错的校园,比如北大、武大、厦大,但是,不知怎么搞的,最近这几年那里一下子人流如潮,  相似文献   

2.
五公祠遐想     
今夏,我随旅游团到我国第二大岛海南旅游。 我们去了三亚的“天涯海角”,去了海口的“万绿园”,去了“海南第一山”东山岭……然而,众多的景点中,却是“五公祠”最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3.
潘慧 《父母必读》2012,(1):134-137
一直觉得,带孩子旅游的最好地点就是海滨。所以,这次度假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三亚。 不喜欢参加旅游团,一个景点挨一个景点地逛.奔命似的。去海边.我就想在太阳下躺着,想发呆就发呆,想下海就起身,这才是度假啊!于是毅然决定自由行,在网上订了机票和酒店。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活中,我每天都能听到很多的话,但最让我难忘的是这一句—风雨过后见彩虹。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在去敦煌旅游的途中,我和爸爸妈妈从早到晚地坐在旅游公司的大巴车上,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不停地奔波,一刻都没闲着。那天的天气很不好,时不时地下起雨,一路泥泞,很不好走,我感觉自己筋疲力尽。到了傍晚,我们还在赶往最后一个景点"雅丹魔鬼城"的路上。我对妈妈低声抱怨,说旅游太辛苦了,还不如回宾馆休息。  相似文献   

5.
北大近来很神气,据说在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上,名次很是靠前,已经超过了东京大学。不过,北大的学生却有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因为他们美丽的校园里,不时地传出叫卖声,而且未名湖畔,每到休息日,就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北大的情侣们,如果不赶早的话,已经无法在湖边找到谈情说爱的所在。用北大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三角地成了菜市场,未名湖成了中关村人民公园。奇怪的是,大家都知道,北大校园是有围墙而且有保安的,有的时候,北大的学生出入,还会遭到盘查,那么,那些卖的红薯和那些不卖的轿车,是怎么进来的呢?红薯进校园是要有点关系,只要在校卫队或者后…  相似文献   

6.
一次意外的习作讲评.似乎使我找到了提高学生修改习作兴趣的“良药”——给习作评语加点“佐料”!按空间(地点)的顺序连句成段,是那次训练的内容。我先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比如:列出至少两处景点。来表达“美丽的校园”这个中心意思。可不知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极简单的一件小事,对于三年级的农村学生却极为困难。看了他们交上来的习作,我气不打一处来。在讲评时,我便生气地说:“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丽的景点(地方)很多,难道大家都没发现吗?  相似文献   

7.
学了《十三岁的际遇》后,我们认识了田晓菲,也认识了她的北大。北大,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让我们走进校园去进行一番寻访。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旅游团今天去参观颐和园。我听外婆说颐和园是以前皇家夏天时去避暑的地方。所以听到要去颐和园时,我高兴极了!一路上,我反复在想:皇帝是怎样过暑假的呢?我觉得当皇帝虽然很快乐,但是一定也很无聊。每天都是呆在宫里,只有一些官员们陪着他。我看电视里的皇帝每天都坐在一个大椅子上,边上只有一些没有意思的大臣跟着  相似文献   

9.
声音     
《教育》2008,(26)
贺卫方:让胡适校长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北大教授贺卫方在2008届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上讲到:"胡适校长那种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于家国以及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为人处世中体现的伟大人格都是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标尺与境界。李敖曾建议在北大树一尊胡适塑像,我觉得比塑像更要紧的是,我们要让他的精神在每个人的心中、在这座校园里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我生活得很郁闷,因为我面临着高考,而我估摸自己学习不好,很可能考不上北大了,但我对自己说:我要去北大看看!对于北大的印象,我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校园里绿草青青,我在塞万提斯的塑像下看了许久。下午的时候,我与中文系的一个网友坐在学校里的小餐馆里。一抬头,我突然看见她背后的墙上挂着一个铁艺的雕塑———那是一个太阳,光芒扭曲。在从北京回来的列车上,我把这些希望、绝望、再希望着的情绪写在一本我随身带着的盗版《红拂夜奔》的封皮上。小波当时写这书是什么心态,我可能永远体会不了,但是在一年以后,我…  相似文献   

11.
双周     
聚焦北大拒绝游客[事件]北大拒绝游客入内参观国庆节期间,许多外来游客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参观北大和清华,感受一下高等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谁知他们在北大校门口被保安以不是北大师生为由拒之门外。北大保卫部表示,许多人是抱着游玩的心态来北大的,但学校毕竟不是公园,进入的人太多不便于管理。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对出入学校的人员,包括组织名校游的旅游团都进行了限制。从10月4日起,进入北大须出示表明自己是北大在校师生的身份证明,如果是外来人员须有校内朋友带领方可进入。——2004年10月5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2.
为维护北京大学的正常秩序,确保校园有序开放,2006年7月23日,北大发布通告称,今后北大将对参观校园的人员数量和对象加以限制。原则上对小学生和成人旅游团不予接待,只批准中学生团体进入:学校保卫部接受申请并审批时,不接待旅行社和相应的业务公司,只接受中学和教育机构的申请;未经审批的团队不予放行,团队车辆禁止入校。 此通告一经公布。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争论不一。[编按]  相似文献   

13.
【典子的话】我去过清华、北大,即使不是寒暑假,校园里也到处是拿着相机拍照留影的游人。在校园里走走,觉得气氛确实不同。比起其他大学来,清华、北大的学生似乎少了几分进入大学就放松的慵懒,多了几分锐意进取蓄势待发的生气。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讨论问题,或安静地坐在草地上看书,或自顾自地大声朗诵,但脸上都流淌着  相似文献   

14.
近日,北大和耶鲁大学的校园宣传片在网上引起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北大宣传片"拍摄跑偏,成了风景名胜地",也有不少人认为北大宣传片"更有内涵,看了很感动"。  相似文献   

15.
穿过野象谷     
2007年4月16日四月中旬,我们旅游团一行二十余人,刚刚跨越了从唐古拉山走来的澜沧江,瞳孔里还映着五颜六色的九重葛(又叫三角梅),就在导游的带领下准备穿过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野象谷。  相似文献   

16.
李志伟 《红领巾》2007,(4):18-19
又到长假,戴薇一家准备去旅游。但这次不跟旅游团走,因为旅游团一天赶八个景点,又累又玩不好,跟逃荒一样。只有自己控制时间的旅游,才是真正的旅游。在火车站售票处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爸爸垂头丧气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爱情故事     
通知书下来了——北大法律系,硕士研究生!学校简直轰动了,不起眼的我霎时间光彩照人。朋友们道贺之余,又都很自然地感慨一句:“爱情的力量的确伟大!”是的,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我的男朋友阿林在清华,我们约定要在北京一起读研究生,自从志愿落档,被分到这个学校后,我发誓要考上北大。他鼓励我,帮助我,一心一意地等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之旅     
赖海涛 《小火炬》2012,(3):27-27
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武夷山旅游。10月1日,天刚蒙蒙亮,我们跟旅游团乘中巴车就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武夷山。吃过午饭,我们去爬天游峰、云窝累区。这里都是丹霞地貌,景区有很多有名的景点,如云窝、茶洞、隐屏峰、晒布岩、接笋峰、仙浴潭、天游峰、天游阀等.这些风景多么迷人、多么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天,专业课老师问我们":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校好在哪里?"台下的人被问得很茫然,好在哪里呢?虽然也是所985高校,但是,能和清华、北大比吗?老师的回答出人意料:"好就好在我们离北大还是很近的……"一语既出,我像一个在菩提树下修行已久的老和尚,忽然开悟了。我对自己说:抽空,到北大"揩油"去。进入大二,课表空空,笔记稀少,没  相似文献   

20.
教材 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大树妈妈: 您好!我是小树叶,您接到我的信一定很高兴吧。秋天到来的时候,您给我们换上了黄色和红色的新衣服,牵着我们的小手送我们去参加“小树叶旅游团”。现在我们跟着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