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需有学习者主动的参与才能有效地发生。在教学中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细胞分裂的知识时有一定的困难。除这部分知识本身较难理解之外,许多学生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很快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主动学习是这部分知识学习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本学期制作了若干教具,用于演示细胞分裂的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细胞在植物体上的分裂是有方向的。本文介绍了细胞分裂方向的几个基本概念,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作者总结出,如果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呈现出植物细胞的面和细胞分裂方向,可使内容由抽象变具体,能形象生动的表现此动态过程。如此既提高了趣味性,还使学生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简要说明了学生参与演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教具,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同时,我们还不妨在生活中寻找更易为儿童所接受的教具。这些源于生活的教具能演示出丰富、多变的图形,使形象新颖、有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动手制作分裂装片标本 ,并围绕染色体的出现及变化进行观察 ,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但实验过程中往往发现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极少 ,这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 ,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分裂期的细胞 ,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改进实验方法 ,制作出分裂相较多的细胞分裂装片是本实验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有关本实验材料的处理、染色的改良、标本制作的改进等文章刊载得较多 ,但从细胞分裂日周期性方面探索研究的文…  相似文献   

5.
教具分为实物教具和电化教具等,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课堂是如何利用教具教学的。《秋魂》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篇新教材,是一篇自读课文。此文文笔优美,含义隽永,尤其是对“秋魂”的理解,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物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秋实”、“秋色”、“秋味”和对“秋魂”的理解。在教此文之前,笔者布置学习预习,疏通字词,朗读课文,并准备一些在秋天成熟的植物,特别还准备了几种未成熟的果子。上课时,五彩缤纷的果实被带进了课堂。学生能一眼辨别出成熟与未成熟的果实。此时笔者问:“成熟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的知识内容一直是教和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准确、直观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师大多采用挂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人在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设计制作了一项简易教具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 设计思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的知识内容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特别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的变化规律 ,即通过对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来理解有丝分裂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初中教材中的“细胞分裂过程”,是教学中较为困难的~部分内容。如果用PowerPoint制成形象直观的演示动画,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且其制作简便,省时省力,能被广大教师所掌握。下面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例,介绍该幻灯片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虽然近年来教学设备的添置已大大缓解了教学的急需。但是 ,受教育经济的限制 ,仍然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不适应。因此 ,自制教具依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势不可挡的优势在教学中迅速发展。现就我校自制教具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浅谈几点。1 实验设备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古往今来的应试教育中形成的 ,在教学思想中根深蒂固。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演示实验器材进入课堂和教材内容的改革以来 ,使用的观念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波”。如 :应用三球仪、四季星空结构图学习天体知识 ,过去…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中的教具和演示实验石炭井矿务局一中李月荣在初中《植物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并做好演示实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重视挂图和模型对于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过程或准备有困难的内容,如根、茎、叶、芽、花的结构,根的吸水过程,蒸腾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朗 《时代教育》2007,(9Z):139-139
教具在教学过程中一向备受重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教具,通过挂图、幻灯、投影、多媒体、标本、模型、人体等多种模式的教具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具的运用要得体、到位,使用教具的目的性必须明确,不能为了用而用。教具的选择要立足实际.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的概念是由生物科学家在 2 0世纪 5 0年代提出来的。生物学上把细胞物质的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 ,称为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 ,经过物质积累过程 ,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是细胞增殖的物质准备和积累阶段 ,分裂期则是细胞增殖的实施过程 ,细胞经过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 ,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一个细胞周期可以人为地划分为先后连续的 4个时期 ,即G1期、S期、G2 期和M期。G1期主要进行RNA、蛋白质和酶的…  相似文献   

12.
郭云霞 《考试周刊》2014,(33):75-75
正一、使用教学具的必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及听课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类似情形:教师演示了教具,但效果不怎样;学生也操作学具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具与学具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有什么意义呢?以及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思考,并提出具体操作措施。1.使用教具与学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利用学具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如讲授对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从  相似文献   

13.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节中演示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每次只能演示一种物质的导电性,当需要演示多种物质导电性时,教师的操作繁琐、时间较长,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上很难满足教学要求。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酸碱盐电解器教具,提供一种简化操作、缩短时间、具有可对比性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事物、地理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其内因由于其抽象性,学生很难从课本描述及自我想象中将其理解,所以直观教学则成为必然。虽然精密的直观模拟演示器及电教设备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但仍有许多时候,我们为解释不清某个问题而又没有得心应手的教具而头痛。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一张白纸,一根木棍,乃至人的本身,都可成为我们的教具,简单的教具、简单的演示,会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面就我们身边的教具举例如下:雨伞 北半球星空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有很多学…  相似文献   

15.
讲授高中物理《电场》这一章时,演示“电力线”的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直观地观察到带电体周围“电场”的客观存在和几种典型的场强分布规律。我们组装了演示“电力线”的教具,现介绍如下: 一、主要实验器材及其选用原则。(1)投影幻灯机一台。将演示“电力线”的组装教具放在幻灯机上投影、放大,使大  相似文献   

16.
自制教具,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解决教学仪器的不足,还能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师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双向”开发智力,达到全面提高师生素质的目的。一、自制教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自制教具,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主动探索、解难质疑、获取新知、积极创造。例如,教学《叶画》一课时,课前我们精心制作了“金鱼”、“蝴蝶”等叶画作品,在课堂上,当栩栩如生的叶画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赞叹…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高考、会考中、常遇到要求判断出题中细胞分裂图象是何种分裂,及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异同,掌握了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情况,就容易得出准确答案。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被着丝点连接着,染色体数在间期、前期、中期都没有变化,到了后期,着丝点断开,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变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再经未期把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给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形态、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可见,整个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就是在分裂的每一个阶段是细胞中都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并且,除后期染色体数加倍外,其余时期染色体数与细胞分裂前一样。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第一次把同源染色体分开,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中期、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数目和分裂前是一样的,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则不再具有同源染色体了。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除后期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变成与分裂前一样外,前期、中期都只有分裂前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设计演示教具要立足一具多用王丽华马淑坤数学课中的教具演示,不以数量多取胜;评价教师教具演示是否成功,不在其演示得热闹,好看,而在其是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一具多用应该作为设计演示教具的又一原则。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上课后出示一个长方体...  相似文献   

19.
在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教学中,用常见材料自制可分可合结构教具、直观形象教具,并利用自制教具演示故事、放大学习内容、进行直观演示,能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提高自闭症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计算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具必须用得合理、恰当,要考虑教学的总体要求。在教5以内减法时,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因教具移动后,找不到原来总数的困难,可采用留有痕迹的教具。如演示小鸡出壳、青蛙停在荷叶上、盛满豆浆的杯子等教具后,留下蛋壳、荷叶、空杯子,有助于幼儿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到了新授6、7减法时,一般不再使用这些留有痕迹的教具了。新授8的减法时,采用一种教具演示,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比如8只小兔在赛跑,7只在前,1只在后,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