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徐家姊妹花     
苏紫 《当代学生》2012,(Z1):78-85
来自宝岛台湾的姊妹花,讲话没大没小、搞笑无厘头、"外貌协会"成员、多金、爱减肥……一个由杂草"杉菜",成长为美容大王;一个做搞怪主持,也是时尚辣妈;她们的形象如此多元复杂,从偶像少女摸爬滚打到性感少妇,炼成"资深红  相似文献   

2.
步入威海市长征小学,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向善向上"四字校训,清新亮丽的校园环境,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花儿绽放的笑脸,听到了小苗拔节的声响,感受到了童心成长的欢乐……而这温暖与幸福的感觉,正是来自"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生活化"特色理念的孕育,来自孩子们"做中学"所体验到的成长快乐…… 校园文化节——让孩子们在学科活动中体验生活 为了突出"做中体验,做中应用"的生活化实践特色,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学校确立了每月一个主题的校园系列行知文化节活动,依次为三月的爱心节,四月的体育节,五月的美术节,六月庆"六一"文艺节,九月的科技节,十月的语数节,十一月的游戏节,十二月的英语节等.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想要几小时的幸福,就去喝醉吧;如果你想要三年的幸福,就去结婚吧;如果你想要一辈子的幸福,就去做教师吧。因为教师不但能传授知识,还能与生命一起成长;教师在伴随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在收获着新的喜悦;教师一次看似无心的鼓励成为了学生一生追求上进的动力……教师职业幸福感来自于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的积极创造,来自于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体验,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任何人都会感受到来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对人才成长所带来的冲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今天的高等教育还是人才成长,无不面临着来自学习和教育革命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写作经】"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当我们无意间唱着这首歌曲时,成长路上的烦恼也悄悄爬上了心头,成为与快乐相生相伴的孪生兄弟。也许是来自学习上的,也许是来自生活上的,也许是来自交往中的……其实,小小烦恼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坦诚相待,它便会丰富你的生活,甚至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怎样写好"成长的烦恼"这一话题呢?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博客情缘     
【镜头1】艺术来自生活:"你做的写字台真的能打开抽屉啊!""这个矿泉水的瓶盖可以做马桶,塑料盒做浴缸""这边放沙发,那边放电视机、空调"……学生们在激烈地探讨着。看着孩子们创作出的作品,我惊叹不已:冰淇淋盒子变成的浴缸,里面还漂着花瓣,可以美美地泡个花瓣浴;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编辑部: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这么多年的丰富教育教学经历积累下来,您对教师工作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教师这一职业的,能和我们具体谈谈吗?曹慧:于漪先生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做了近三十年教师,也常有同感,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敬畏,来自对每天面对的儿童——一个个独特生命的尊重;敬畏,来自对  相似文献   

8.
黄伟康 《快乐阅读》2014,(12):17-17
<正>17岁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心里制订一个排名随时浮动的排行榜,以及给上榜名单做出评价:总是假装自己没有用功,成绩却在前十名的"无脸男",难怪没有人喜欢;热衷于给老师打小报告的大屁虫,屁颠屁颠……那时候,大人们、老师们、科学家们、美学家们……所有比我们有经验、有经历、有更多成长轨迹的人,都觉得那个年龄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以及"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我们无法克制地拥有了一套自己的判断体系,拥有了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目前好多物理课的"物理味"浓了,"生活味"淡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多了,却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得趋于机械性,对学科学习失去了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冷眼旁观做听众,甚至连听众都不是……我们期望物理课堂教学向着朴实而有效的方向努力,让物理课堂从"花哨"回归"本真",真正地体现出"物理来自于生活"。  相似文献   

10.
"国示范"学校的建设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修炼自己的"魂",做"心灵导师型"教师;锤炼自己的"能",做"技能操作型"教师;扎牢自己的"根",做"专家学者型"教师;锻炼自己的"行",做"园艺技师型"教师;提炼自己的"思",做"教育科研型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Hello,咖啡们好!我叫杨俊烨,来自重庆巴蜀小学四年级一班。回顾我成长的十年,从蹒跚学步到跑步高手和快乐的舞者;从一张白纸到多彩的画报;从折"撕纸"到一件件有趣的手工……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每天都在不断刷新自已的页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必须再加一句:"百见不  相似文献   

12.
正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鹿鸣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歌声、掌声、笑声、叮咛声、读书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历史抗争,来自改革,来自励志,来自求索……声声溢彩。"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之声,道出了自己不与世沉浮的高洁。面对上官大夫靳尚的奸滑,面对令尹子兰的卖国,面对郑袖的花言巧语,屈原只有蔑视与愤怒。"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齋怒。"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自述。"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他如何不知直谏会给  相似文献   

13.
在假期校长研讨班上,培训学校的教授提出了一个讨论话题:"说说校长职业生涯中,哪种经历对自己成长促进最大。"各位校长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发言。有的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最大;有的认为学习作用最大,学习经历能使得自己带动学校一步步发展;也有的说课题研究对自己的帮助大,通过做教育和管理的课题研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校一步步成长起来……校长的经历不同,发言的角度不同,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平台能切实帮助校长迅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迟凤梅 《黑河教育》2014,(10):23-23
正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学校,离不开社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历尽艰辛养育我们,给我们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得以成长,我们应该感谢;我们平时吃的、穿的、住的,都是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为我们创造的,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沃土,我们应该感谢;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的共和国,我们应该感谢……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学会做真人。"法国著名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5.
做教师已经13年了,这其中可以写下来的故事很多……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多位助我成长的恩师.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多个使我快速成长的机遇,这些机遇让我一次次尝试新平台带来的不平衡感,督促自己加快学习的步伐;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给我带来喜悦、带来幸福、带来挑战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享受了这份工作的万般滋味,从彷徨到坚定,我开始有滋有味地做教师。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种心灵的滋养来自哪里?来自社会、来自学校、来自教师、更来自于父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这样教育和引导孩子的。一、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谓的良好环境,除了物质上的,更主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做父母的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平等友爱、互尊互敬的家庭环境,要求子女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  相似文献   

17.
1988年出生的赵新远,已在大别山的乡村小学扎根两年。在这里,他实践着自己"自主学习"和"民主管理"的理念,让厌学的孩子爱上课堂,让害羞的孩子乐于表演,让备受爷爷奶奶宠爱的孩子学会做家务,让年纪尚小的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对于成长,赵新远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成长不是盲目的忙碌。我相信成功会跟随成长到来,而年轻人的成长首先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17岁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心里制订一个排名随时浮动的排行榜,以及给上榜名单做出评价:总是假装自己没有用功,成绩却在前十名的"无脸男",难怪没有人喜欢;热衷于给老师打小报告的大屁虫,屁颠屁颠……那时候,大人们、老师们、科学家们、美学家们……所有比我们有经验、有经历、有更多成长轨迹的人,都觉得那个年龄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以及"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我们无法克制地拥有了一套自己的判断体系,拥有了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研究,一直以来,既是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更是对科学真知的执着坚守。从一名奋力遨游于化学海洋的年轻博士,逐渐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从一名喜攀高峰、激流勇进的青年学者,逐渐成长为世界著名的膜科学家……不觉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杨维慎已在无机膜和膜催化领域坚守了26年。"心系国计民生,以科学研究服务生产生活",这是杨维慎在科研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源动力。"以创新为出发点,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这是杨  相似文献   

20.
回眸16载班主任工作历程,发现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可概括为一句话: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做教育的有"心"人。这个"心"包括了"爱心、细心、恒心、公心、耐心、齐心、慧心……"。我以为:"爱心"是一切班主任行为展开的前提与基础;而"细心、恒心、公心、耐心、齐心"则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工作中,我不缺"爱心",缺得是"慧心"——德育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好"潜能生",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是我做班主任的追求!所谓潜能生,普遍的理解是对问题学生、差生、后进生等落后学生的一种礼貌称呼。"潜能"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