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柳宗元的<江雪>,有人欣赏她清空绝尘,有人指责她凄冷孤寂,而更多的人则会思考:使诗人变得如此凄冷孤寂是谁之过?这种凄冷孤寂更深的底蕴是什么?该文试以格雷马斯矩形方阵理论分析这首短诗,揭示其文本特征、创作规律和艺术魅力,探讨西方文论与中国诗学具有的某种共性.  相似文献   

2.
<江雪>这一首千秋绝调是历代诗论家们说不尽的,其丰富的意蕴至少被概括为"自寓"说、"傲然独往"说、"得天趣"说、"和谐"说、"禅意"说等五种说法,<江雪>一直作为"经典"篇目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和大学文科教材,文章从文本和读者接受这一角度切入,认为柳宗元这一首诗深奥的内容、复杂的句型、沉郁的情感既不利于小学教师把课文内容教学化,又难以令小学生把教学内容经验化,故不宜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选择就是意义"的原则出发,运用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中经验纯理功能的及物性方面对唐诗<江雪>英译文的得失进行浅析,佐证黄国文教授提出的功能语言学在古诗英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拓展对<江雪>英译文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柳宗元<江雪>的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结合谐音、结构张力在诗歌翻译诗意综合里的作用,比较分析了"独钓寒江雪"在翻译上应处理为"fishing in the snow"而不是"fishing snow".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虚静"说.对于"虚静"说学术渊源的讨论,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虚静"之说始于老子.老子的"虚静"与庄子的"心斋""坐忘"等都是一种泯除了各种知识经验的精神状态,荀子的"虚壹而静"对此有所扬弃,而是一种保留有"一"、有"所臧"的精神状态.而刘勰<神思>中的"虚静",是在"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下、清除了内心世界中各种经验而呈露出来的一种心境莹彻澄明的精神状态.因此,比较而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虚静"说,渊源于道家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动"是指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下,经由教师点拨、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的活跃状态;"静"是指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静思默想、认真倾听等相对安静的状态,"动"与"静"是互为因果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坛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两部长篇小说.它们在创作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刻画人物手法上,前者以"静"的表现见长,后者以"动"的描写取胜;在矛盾处理和形象塑造上,前者表现出强烈的真实性,后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艺术手法上,<暴>要优于<桑>,而在形象的典型性和矛盾的处理上,<桑>又要高于<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诗中,描写冰雪的诗词不胜枚举.例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句;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句等等.凡此种种,都将冰雪引人其中,而冰雪之胜,都不及柳宗元的<江雪>诗.  相似文献   

9.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13,(12):58-59
<正>历来江雪之诗以柳子厚二十字为逸品,而湖上雪色,逸品之文,张岱《湖心亭看雪》自无异议。论者常以二者为同调,其实,柳子《江雪》,苦地谪人之静守孤寂也;宗子《湖心亭看雪》,山河陵谷之变后,遗民痴人傲然静说往昔梦境耳  相似文献   

10.
莱辛的<拉奥孔>中提到诗"化静为动"的艺术效果,这是一条经典的美学论断, "化静为动"中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写效果".本文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对"写效果"进行阐释,并借此论证文艺美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可以让小学数学不仅"有营养"而且"好吃"。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化静为动、以动促思、互动共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1.化静为动,让学生乐学。目前,学生使用的都是纸质课本,教材中提供的  相似文献   

13.
<正>"动静结合"手法,是一种文学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而数学中的变量与常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与"静"的关系,两者相互映衬,构成某种情境.以下就是2013年高考试题中"动"与"静"结  相似文献   

14.
<正>一、案例设计背景高中物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分析的对错与否,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后面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首先学习静摩擦力,然后学习滑动摩擦力.但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物体实际受到的摩擦力好比"百变小魔女"往往表现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静摩擦力在许多具体问题中似乎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对于高一初学者  相似文献   

15.
以<诗经>、<楚辞>体现的诗学思想证明:"含蓄"固然可以创造出种种有"言外情"、"文外意",耐人含咀和回味的美的境界;"明快"同样可以创造出"鸯飞鱼跃"、"骏马注坡"武的骏爽、痛快的美的境界."艺术美"的至高境界是丰富多样的,诗骚"含蓄"、"明快"并用的成就,正展示了"艺术美"这种众丽辉映的丰富性."虚静"固然是创作中常见的心境,却不是创作必需的前提条件.诗、骚所显示的创作心境,除了"虚静"外,更有<毛诗序>以来总结的骚动、"摇荡"状况;特别是屈原的"发愤抒情"创作,与那种徜徉山水、"凝神观照",而后豁然有悟的创作状况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动"与"静"的形态虽然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然而这种艺术形态同样在摄影作品中广泛流传,摄影家往往通过表现生命面貌的角度对作品中的"动"与"静"来体现。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意境通过自然结合才是最能表现事物本质属性的途径,而摄影却完美地将这自然结合的一瞬间进行捕捉和保存,通过定格事物的"动"与"静"来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摄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本文着重阐述了动与静、主客体均衡关系等方面的摄影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立体几何中有关"动点"求解问题不断地出现在各级各类试题中,现分类例说如下.一、动中觅静这里的"静"是指问题中的不变量或者是不变关系,动中觅静就是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然而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形,问题便迎刃而解.例1(2014年四川高考题)如图1,在正  相似文献   

18.
<正>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高考热点.在涉及到多个动点最值问题中,一般都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巧,因而更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试的难点.本文结合实例说明此类问题的求解策略.一、动中觅静这里的"静"是指问题中的不变量或者不变关系,动中觅静就是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然而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为特殊情形,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李索 《家教指南》2006,(1):109-112
<左传>"距跃三百"中"距跃"之义前贤抄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写卷P.2509<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此处作"岠跃",为断定"距跃"的词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岠"乃"歫"字形变,"歫"本义为"止","距"乃"歫"之同源通用字,义为"立(定)","距跃"义为"立于原地向前跳".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下,课改之音愈奏愈强,说课、赛课、观课、议课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词儿,各校均步履铿锵地行进在课改的康庄大道上。动,往往意味着响应、探索、实干,意味着鲜活、蓬勃、希望……欣慰之余,我时常冷静地思考:在有力有效的"动"之外,我们是否也该适时沉浸于"静"之内呢?静是一种智慧,静中我们方能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在这样一个行色匆匆,趋名逐利的时代,为师者不应随波逐流、与世沉浮,而应抛烦恼之心悠然待之,于喧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