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比较客现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相似文献   

2.
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奋斗>一剧播出后引起了人们对"80后"的关注.<奋斗>因再现"80后"的精神世界而取得了成功,本文以<奋斗>及其他电视剧的叙事为研究对象,解读其对"80后"精神的阐释,并证明这种阐释在当代电视剧中的独有价值. 结构主义认为每个叙事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故事,包括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被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使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本文以这种研究视角为基础,分两部分对"80后电视剧"的叙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如今要想探究谁是第一个喊出"80后"词汇的人恐怕还有些枉然,这个词汇的始作佣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80后"如今成全了包装"80后"作家的某些出版社、某些书商、制造"80后"花边新闻、八卦新闻的某些报刊、网站.  相似文献   

5.
针对媒体最近报道的"电影分级确定,但不允许三级片"一事,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最近并没有对电影分级接受过任何采访.经调查后发现,该报道是将2004年一篇"旧闻"重新包装后"炮制"出来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非典"事件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大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报道显示了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体现了突发事件爆发后党报在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也彰显了党报突发事件报道的渐趋成熟.本文以人民日报2008年9月14日~10月13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样本,探讨该报在本次危机传播中的报道特点与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媒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与关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在报道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媒体所热衷的"卖子"、"卖肾"类新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80后作家"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他们的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许佳等.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新人不断涌现,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敏感问题,是指"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1],例如灾难、事故、贪污、腐败、三农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住房改革、医保改革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界解开了精神枷锁,开始正本清源,恢复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少数媒体"忐忑"试水,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切实起到了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敏感问题的报道突破了"文革"后一段时间的单纯的政治性揭露领域,更多地涉及到经济、文化,法律、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媒体纷纷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的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更是在新闻的独创性上下工夫,深度挖掘、报道能迅速挑起受众兴趣的敏感问题.尤其是在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序的提高和中国整个舆论环境的愈加宽松,敏感问题报道也愈加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法治报道的探索与困惑 我国大规模的普法运动,是从1986年开始的,此后,很多媒体都陆续开设了.法庭内外"、"道德与法制"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匹配的栏目,通过报道一些法制案例,来增进普通百姓的法制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快速发展与法制建设缓慢之间的矛盾.然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诸多打着"法制(法治)"旗号的报刊(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非法出版物),通过大篇幅报道以凶杀,色情,暴力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强烈地刺激、吸引着普通大众的眼球,这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报道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由此,法治报道向何处去的命题,深深困扰着广大媒体及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2.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3.
"90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80后"锋芒毕露的时候, "90后"的孩子们还正处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很少引起关注.今年"五四",最大的"90后"们刚刚举行了成人宣誓,正式宣告自己已18岁成人.当社会中的"保守派"还在把"80后"看作问题扎堆的小孩,为寻找解决他们"自私自利" "缺乏责任感"等毛病的解决方案而头痛时, "90后"的突然登台让他们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4.
精确新闻报道中的"数字陷阱"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结果来报道新闻,分析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始于美国,一诞生就以确切的数据统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73年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写作的<精确新闻学>奠定了它的理论地位,20世纪80年代全美几乎所有的新闻院校都开设了"精确新闻报道"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突飞发展,不少"80后"跻身于采编大军.在中国新闻队伍更新换代之际, "80后"以鲜活的面孔、扎实的学养、活泼的思维等优势很快异军突起,为新闻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成为一支继往开来的劲旅.  相似文献   

16.
因肆虐洪水的巨大破坏力造成的灾难后,形成了一个以灾情为核心,纷繁复杂的"新闻场".洪灾"新闻场"呈现的是俯拾皆是的碎片式新闻图景;洪灾报道应该围绕最严峻的灾情,选择性地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温州"1·21"持枪抢劫杀人案是一起惊动国家公安部的涉枪大案.此案的成功告破,成了今年入春后的一条轰动新闻.2月5日,<温州日报>在"聚焦新闻"版推出"1·21"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内幕独家新闻及相关报道,可以说是对新闻题材作多角度开采,从已经报道的新闻题材中挖掘独家新闻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提升着媒体的品牌效应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是对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进一步深入报道的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在"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我国民国初年名记者黄远生"北京通信"中的一些作品,如<闷葫之政局>、<张振武案之研究>,被认为是我国深度报道的开端和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写作教程中提及的.述评性新闻","研究性工作通信"一类,也属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了浙江临海市(隶属于台州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予以刊登.然而,与临海百姓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台州日报>刊登的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而不是自己记者采写的报道.但即便如此,<台州日报>还是大受指责了.  相似文献   

20.
闲来无事跑去期刊阅览室看杂志,沿着一排排的杂志架扫描过去,忽然看到一本杂志,标题大大的写着<80后>,我一阵激动,居然有如此贴近我们的杂志,赶紧拿起一本看了起来.可惜没看几眼便大失所望,原来打着"80后"大旗的<80后>只不过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浅显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