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楼玉桃 《英语教师》2023,(17):187-190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大英语教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通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策略。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三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推进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指教师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设计并开展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相一致的有效教学,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监测教和学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以评促学,形成“教—学—评”一体化学科育人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并探索在具体课时中的教学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聚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并通过小学英语六年级的一个单元设计案例,分析了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明晰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重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大力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文章多元解读“教—学—评”一体化,论述其价值,然后在“以学促教”“优教促学”“评助教学”三个维度探究其实践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滕景华 《教师》2014,(30):46-46
英语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读写一体化教学也引起了研究者和教师的重视。本文结合具体课例,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读写结合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尝试通过对外研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3Unit 2语篇“There were few doctors, 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 on his own.”的教学来分析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与改革,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情况。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教材中的内容入手,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并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育的质量。文章阐述了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认识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展开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和总结调研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旨在通过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相融合,以评价促教学、促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之间建立了关联,将评价镶嵌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与评价、学习与评价不再孤立,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监控并反馈“教”与“学”的活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文章通过剖析部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任务等要素相互之间脱节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以具体任务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江颖 《新教师》2023,(3):44-45
“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标,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双减”背景下,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实现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成效三者紧密关联起来,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2.
张丽莉 《考试周刊》2024,(11):102-106
文章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指导,结合课程标准对读写整合教学的要求,探讨在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即研读语篇,确定教学起点;分析课标,明确教学目标;紧扣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杨晓侠 《英语教师》2024,(4):127-130
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认为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课中,通过教师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巧妙、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高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制订形式多样、具有反馈实效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一体化是超越教学、学习和评价分裂的有效途径之一。聚焦高中英语学科开展语法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需要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评过程中根据不同环节教—学—评内容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方式,并综合运用坚持目标导向作用、开展师生共同研究和营造平等对话氛围等实施策略,促进教—学—评目标的最终达成。相关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评价相一致的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单元和各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组织学习内容、选择方式、进行评价等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应当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步骤,基于核心素养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再落实到课时目标,设计教学任务、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钱舒 《学子》2014,(17)
以读促写是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面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相融合,从而有效解决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以读促写优势及实施策略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正成为英语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却是目前英语学科教学中较薄弱的一环。本文在解析小学英语以读促写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搭建读写教学支架以及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顾飞斌 《英语教师》2023,(5):169-172
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思考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构。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5 What does he do?的教学设计为例,呈现“打破常规设计思路,先确定预期结果,再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最后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整个过程。指出教师要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这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视。为此,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更需要以新课标中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塑造,也让教师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优化个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切实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阅读教学是落实这一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为此,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课堂,发挥出“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体现其内在价值,进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概述和逻辑顺序,然后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最后探究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