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速读时代的报纸标题编排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信息传递的高度浓缩,揭示新闻内容、美化报纸版面和吸引读者阅读是新闻标题相对稳定的内涵,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快餐式的消费特点,从一般性的“阅读”向“速读”转移.为了真正实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新闻标题越来越明显地在旧有的“可读性”基础之上呈现出明显的“易读性”特征,厚题薄文、引题淡化、竖题禁用等都是报纸速读时代易读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现在新闻界很强调新闻的可读性。我想这当中应当包括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新闻标题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接受读者挑选的,它的可读性更重要。如果标题缺少可读性,即使新闻的可读性强,读者也可能会弃之不读的。可读性大体上包括通俗易读、生动有趣等方面。恩格斯认为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这里实际上讲的也是可读性的问题。简单而又不费解,自然就易读。《新闻标题琐谈》之二中谈的简练,是易读的一个方面,但标题要易读,不仅须简练,还要不费解——明确、肯定、通俗、模梭两可和艰涩难懂,乃新闻标题之大忌。请看下面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3.
要增强新闻标题的魅力,提高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尤其在“读题时代”的今天,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将新闻标题制作得引人入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冬祥 《东南传播》2016,(8):149-151
诗词艺术内涵丰富、意境深邃、凝练。借鉴诗词艺术写作方法或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并运用于新闻标题或新闻导语和开头,或新闻文稿中,或新闻编后和结语,是提高新闻可看性、可读性,增加新闻文彩和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诗词数量多,内容丰富多彩,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吸取其艺术精华,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运用,使受众喜闻乐见,同时,又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增强新闻报道的艺术性、文学性、可看性、可读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它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闻传媒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新态势,以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舆论宣传大环境,新闻媒体如何做好政务新闻报道,让党报更好看,成为当下传媒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让政务新闻标题有滋有味呢?笔者认为:把趣味、原味、人情味、反诘味和回味这“五味”渗入到政务新闻标题之中,让受众体会到政务新闻报道风格的清新,品味到政务新闻标题的...  相似文献   

6.
宫奇 《新闻传播》2023,(4):113-115
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对新闻报道题目的研究有着更高的要求。“信息爆炸”现象直接推进新媒体产业内容争夺的加剧,这也倒逼新闻报道采编工作人员的创造性。而新闻标题作为报道内容的最高凝练,同样也是报道受众在获得报道资讯时的第一选项,在媒体采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对新闻标题制作的关注度,从而更好地发掘新闻标题的魅力在融媒体竞争环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现在,媒体都在努力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其实,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读者来说,最能吸引他们眼球的就是那些信息含量丰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标题。要做出既有内涵,又有感染力的新闻标题,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能使一篇新闻增辉添色,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经济新闻是当下新闻报道中的主角,经济新闻有别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内容相对抽象、客观、理论性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让经济新闻的标题,出新、出奇,夺人眼球,成为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是每一位经济记者和编辑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制作新闻标题的意义新闻标题提示消息的内容,传递主要信息。它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在读者理解力、想象力基础上产生的鲜明印象,加深对新闻事件的领悟。就新闻报道而言,新闻标题有它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长春同志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工主管宣传思想工作以来,发表了许多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讲话,其中关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问题,一句“增强可读性本身,是坚持正确导向的延伸,也是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方面”,可谓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对可读性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了十分准确的定位,鲜明地揭示了可读性与正确舆论导向的内在统一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廓清至今仍然笼罩在可读性问题上的一定程度上的迷惘和困惑,为我们深入探索和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新闻标题历来受人重视。尤其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强了,不少人确实是“看报看题”,从题中找到惹眼抓人的篇章再往下读。这样一种读报现状,显然给新闻标题加重了“惹眼”的职责。因此,我们研究新闻的可读性、研讨报纸的可读性,必须很好地研究标题。 讲可读性要讲标题,讲冲击力要讲标题,讲新闻的影响力要讲标题,讲报纸的风格特色要讲标题……总之,我觉得报社的社长、报纸的总编辑要研究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的作用。日常看报纸大样,敝人对标题的修改、锤炼、提高、美化有过一些思考与实践,现辑录一二,以就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各类地方都市报为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受众、增加发行量,在新闻标题上突出口语化,地方都市报新闻标题口语化现象日渐突出。"文好题一半",要制作一个吸引读者的好标题,可以巧妙运用拟人、比喻、对仗、设问等各类修辞手法;多用、活用动词增强感染力;用新闻报道中口语化的直接引语做标题;使用方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阳 《军事记者》2005,(8):18-19
科技新闻报道“专家看不上,读看不懂”的问题由来已久,妨碍着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强化受众本位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科技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丰富起来,为读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多元化——增强可读性的几种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新闻与写作》2003,(12):20-22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这个术语是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的,经受多年的怀疑、审视、品评之后,现已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加入了“中国籍”。这个外来词为我们所接受和普遍使用不是偶然的,而是新闻改革的需要。它是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恰当表达。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达到新闻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判断是否  相似文献   

14.
可读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实践“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看不懂、不认可或不愿看,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无从谈起。军事训练报道作为一个特殊的报道领域,对可读性的要求尤为突出。从读者的反映来看,一直以来,军事训练报道存在两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对新闻报道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处于海量信息世界中,信息选择更多依赖新闻标题进行,读题时代应运而生。本文从制作技法、价值取向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创新与转型。一、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创新路径标题是新闻的缩影、事实的精髓。"它是新闻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是吸引和引导读者的重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标题不仅能牢牢吸引住读者,吸引读者往下看,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既然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怎样才能使这双眼睛具有魅力吸引读者呢?下面就结合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标题制作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力戒平庸,活用佳句翻开报纸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不新、表现手法陈旧的问题外,最为突出的是新闻标题制作单调、乏味而冗长,使人读来生涩、费劲,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相似文献   

17.
洪锋 《新闻世界》2013,(7):25-26
【摘要】标题是新闻眼,眼睛“亮不亮”,往往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新闻报道的阅读欲望。新闻标题制作越新,越有创意,越能抓住读者眼球,新闻的传播效果则越好。本文以《新安晚报》2009年至2012年的部分新闻标题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做亮都市报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8.
凤麟 《新闻记者》2002,(3):32-32
中 国有句成语叫“画龙点睛” ,说的是将一条龙画好后 ,最后一笔在于准确点出其炯炯有神的眼睛 ,龙方能腾云驾雾 ,翱翔于苍穹 ;倘若点歪了 ,龙便失却其生命力 ,再也难以腾飞。“画龙点睛”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显得尤其重要。新闻标题 ,就如同龙的眼睛般重要 ,当一条以反映最新发生的事实为旨归的新闻报道写成后 ,只有为其制作一条恰当的标题 ,新闻报道方能得到读者的应有关注 ,充分发挥其新闻价值。当然 ,为新闻报道配上出色的标题 ,也是一门学问。就新闻标题而言 ,首先必须做到准确 ,也就是题文相符 ,如实反映新闻报道的基本事实 ;在准确…  相似文献   

19.
郭秦川 《新闻知识》2002,(11):41-42
悠悠万事,导向为大。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担负着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重任,这就是说,政治要闻报道是报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绝大多数政治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怕“出事”而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四平八稳的态度;政治新闻的可读性低因之成了许多报纸的“软肋”,从而降低报纸的阅读率和可读性。为此,不少报纸在政治新闻报道方面寻求突破。综合多年的编辑工作,笔者认为目前政治新闻在标题制作方面开辟“活动余地”,千篇一律中独辟洞天,平淡无奇处提炼亮点,使政治新闻报道同样成为新闻报道的“富矿”。这样不仅可以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同时也能提高报纸的阅读率,是一举两得的事。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点睛之笔,是吸引读者和受众的“招牌”。好的标题能抓人眼球、引人思考,激起受众继续探求新闻内容的兴趣。《参考消息》作为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国际时政文摘类报纸,标题制作一直秉承自身特色、精益求精。本文列举了《参考消息》时政版面一些优秀标题案例,据此简要分析和总结国际时政类新闻标题制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