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摘 要】教育均衡与教育优质的需求,促进了名校联合办学集团化的形成。厦门外国语学校联办海沧附属学校,从理念引领、校园文化、资源共享、自我管理、学生发展、服务社区、吟诵经典方面进行合作指导,推动了附属学校的发展。名校集团化联合办学应注重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总结与提升,注重校际间的文化衔接与传承,重合作办学成员学校的统一与特色,注重办学的规模与质量以及合作的利益与责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08,(8):F0003-F0003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秉承多模式、多形式、多历程的集团化办学理念,形成了“名校+农校““名校+弱校““名校+民校”等多种办学模式一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深刻认识到: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与教育优质的张力,催生了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但名校创办的教育集团,在产权与教育宗旨上都与民办教育集团有较大差异。名校创办的教育集团按照集团学校内部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实体式、联盟式与品牌式三类。目前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面临如下三大问题:名校优质教育的沉淀与优化,集团管理由“学校管理”向“学校经营”转型,集团成员学校的办学规范与差异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推行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已成为各地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的手段之一。因为有"名校"的噱头,"集团化"的效应,于是集团办学受到热捧,成效有时也难免被人为夸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火爆,耐人寻味。笔者观察,各地实施的名校集团化,主要有对口支援、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模式。由于各地名校资源的稀缺和垄断,当地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成为组团发展的真正推手。在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下,通过实施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子帮扶  相似文献   

5.
孝义市在实现办学条件城乡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开了一系列体制改革,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一是在城区实行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在考察杭州市集团化办学的先进经验后,孝义市结合自身实际,于2011年8月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模式,以"名校"崇文  相似文献   

6.
长沙名校集团化办学是以一所名校为核心,以若千所名校为依托,集合更多普通学校在共同或相近目标引导下,采取较为合理的形式,达到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和均衡的办学模式. 长沙名校集团办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校际恶习竞争、办学理念狭隘、教育内涵同质、教师编制局限等问题,显化生态、错位发展,优化布局、区位发展,强化特色、高位发展,活化编制、借位发展是推进中学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洁 《中小学校长》2023,(10):26-29
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积极发挥名校辐射效应,设置市属公办高中园区,以“园区式”的办学样态为市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新突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依托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化办学优势,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治理模式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探索从集团化到集群化办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实验小学建校于1936年,在岁月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下,现已发展成为省内唯一一所南北相连、跨区帮扶、一校六址的集团化办学名校,每年为社会提供11400个优质学位。在做强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跨县区托管两所小学,开创集团办学新模式,拓宽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名校集团办学能够再生优质教育,走向优质教育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但名校集团再生优质教育却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共同愿景、文化引领、差异发展、培育本土名师和畅通各方利益诉求渠道等方式,则可以保障名校集团化的顺利推进,实现优质教育再生,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名校集团化办学即以名校为圆心统合各集团学校,借助输出名校办学理念、管理机制以及评估考核等形式开展综合管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以实现均衡共进、协同共享。办学建议为整合、聚合与统合。整合指政校企协同,聚合指精气神一体,统合指管办评联动。  相似文献   

11.
名校的办学经验可以复制,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再造,这应该是所有集团化办学的基本逻辑前提。安师大附小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打造了“理念同享、制度共建、实践对接”等三种集团化合作方式,促使各分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在一起做。附小集团化办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各分校在汲取本部经验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学校师资队伍和生源特点,进行理念、制度和实践的重新架构和再造。  相似文献   

12.
靳文 《教育文汇》2015,(3):17-19
一、集团化办学的背景及要求集团化办学起源于本世纪初期杭州、成都、北京等地的连锁办学,是一种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以"紧密式教育集团"为主要模式,通过老牌名校输出品牌、文化、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教科研机制、考核评价办法等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等迅速提升办学水平的办学模式。它是地方政府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前提下,由政府主导决策、推进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集团化办学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出路在哪?我认为要明确以下几个认识:一、集团化办学应该达到高位均衡如今的集团化办学,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释放,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而是人们常说的削峰填谷现象。首先,硬件设施要有所增加。我认为推行理想化的均衡教育是实行高位均衡。即,集团中的名校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14.
集团化办学是由一所名校与多所普通学校组建成的学校共同体,具有流动范围大、辐射范围广、带动性强、互补性强等特征.在县域内通过调整布局,实行集团化办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可以以强带弱,促进教育、教学、教研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集团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缩小城乡以及校际之间的差距,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5.
名校办分校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采取了紧密型集团化模式和松散型集团化模式,其中紧密型集团化模式又分为同区名校-分校模式、跨区名校-分校模式,松散型集团化模式属于同校名异法人的办学模式.名校办分校政策执行中存在名校办分校质量难保障、集团化管理难起效、多元利益主体诉求难满足、教育资源难配置、名校品牌易稀...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因城市化进程加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升温引发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分化加剧,杭州走上了一条由官方积极推动的、扩充名校优质资源与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名校集团化办学道路。杭州名校集团化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为了完善这种策略,还需反思由此产生的复杂性行政角色与关系、集团化学校文化共生、义务教育基础任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淮北市实施"名校带弱校抱团发展"战略,打出名校分身、弱校攀亲、集团化办学等"组合拳",凝聚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整体合力,化解并遏制大班额和择校热,突破了薄弱学校发展的瓶颈,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淮北市充分发挥名校、名园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在新城区建立分校、分园,打造优质教育扩容"桥头堡"。2006年,石晓伟作为淮北市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从整体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推动了教育公平,但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交流机制不健全、名校资源被稀释、校际间存在不良竞争、集团化规模过大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建立内部平等的话语体系、激发名校的帮扶引领作用、构建共创共享的文化圈层、遵循集团化办学的内在规律等,成为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集团化办学是由一所名校与多所普通学校组建成的学校共同体,具有流动范围大、辐射范围广、带动性强、互补性强等特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共治主体权责不清;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过度稀释;存在教育垄断现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20.
名校集团化办学是以一所知名的学校为核心或者以若干所名校为依托,集合更多的普通学校在共同或相近的目标引导下,用比较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共享和均衡优质资源的办学模式.长沙市主要有“知名学校带新办学校”“知名学校带乡村学校”“知名学校带民办学校”三大办学模式.现实困境是:名而不特,办学特色不明;集而不团,办学后劲不足;融而不化,办学合力不够.出路在于:政府主导,政策配套;制度创新,治理科学;融合文化,促进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