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引言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基础,是时代文化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系统最基本的单位,其意义必然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的民族文化因素。由于英汉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在描述客观世界或者表达主观思维的时候,选择的词汇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施真珍 《现代语文》2013,(4):142-143,161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文从文化角度,运用对照比较法分析英汉语言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阐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所承载的不同的词汇意义,旨在说明只有把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词义,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3.
文化背景和英汉词义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丕尔说:“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和思想。”他还强调:“语言是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长期以来,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虽然语言是否影响文化和社会观念这一问题尚无定论,但是语言家们相当一致地认为,社会观念和文化影响语言。各民族所处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历史和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他们以不同的观点看侍世界。所以,语言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该民族文化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词汇反映出使用该语言人民的文化,分析一下某种语言的词汇,我们便可以认识到该语言社会的文化重点以及该社会的文化历史,有必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文化,指的是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即包括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被社会成员所接受,而且只有这样做,才能被社会接受为其中的一员而应该知道或相信的一切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外语词汇教学的原则1.系统原则。在外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到各个单词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单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单词。还可通过对词义搭配限制和句法搭配限制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词汇及其组合规律。2.交际原则。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因此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使用语言,并在使用中真正掌握这门语言。3.文化原则。语言的基底是文化,词汇结构、词义结构和搭配都与该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该语言文化的介绍。4.对比…  相似文献   

5.
袁知乾 《海外英语》2012,(22):264-26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应文化。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也不例外,而这些动物词语尤其是相关的习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均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的现象。在英汉翻译中,应从词义搭配、词义的褒贬和词义的轻与重等方面正确地选择词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探讨文化语境诸因素对词义的影响,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只学习语言材料而不了解文化背景,则只是抓住了躯壳,并未领悟其精髓。  相似文献   

8.
陈晓艳 《海外英语》2011,(6):349-350
语言是文化中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语言,文化得以表达和传承。而语言又深受文化影响,带有鲜明独特的文化印迹。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文化的关系尤为紧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选词用词,影响我们的理解和表达。该文以英语词汇中的动物词、颜色词以及人名为例,通过与汉语词汇中类似词汇的对比,来说明英汉两种文化影响下词汇的不同用法及意义,也希望能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及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亮 《青海师专学报》2004,24(6):114-117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渗透到语言之中,文化也通过语言的形式得以体现和传播。语言系统中与文化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最直接联系的是词汇。从对英语词汇的解析中,可以看到词义变化的各种方式。主要有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词义的升格,词义的降格,词义的转移等方式。学习词义的转移不仅有助于提高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本文从联想转移的角度出发,讨论英语词义变化方式中的词义转移。  相似文献   

10.
词义冲突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极易导致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情况。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植物词汇和色彩词汇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剖析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旨在提高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敏感度,进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张蕴婷 《文教资料》2010,(22):59-6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能直接反映文化的内涵。英汉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必然使得语言系统和结构搭配方面产生许多不同。这就产生了文化空缺即词汇空缺,由于缺乏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了解,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交流时容易产生误解与歧义。因此了解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能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磨炼语言的敏感性,能提高语言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词汇文化的四个方面---词汇空缺、词汇联想、成语和俗语、礼仪话语对跨语翻译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了解汉英文化差异,避免文化负迁移的干扰,并辅以恰当的方法达到译文自然、贴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赋予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词语的不对等性,它给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带来困难。英汉词语的不对等性表现在词汇空缺和词义冲突上。  相似文献   

14.
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词汇自然也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词汇的附加意义更是如此。本文试图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出发,分析英汉文化差异给各自文化中与狗相关词汇的附加意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词义的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要素。一种语言里词汇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词的新生和消亡,另一方面是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变化更直接地表现出词汇系统的动态性。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之一就是词义的泛化,泛化包含了词义演进的过程和结果,词义泛化的动因(motivation)是多方面的,是经济原则、语用修辞、认知语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还简要介绍词义泛化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习语则是语言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一种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英汉习语不仅凝聚着英汉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意语言财富的艺术,而且形象、丰富地反映了各地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级个大方面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文化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系统依托于人类社会文化基因之上,随文化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调节.从文化维度上看,文化所蕴含的人类价值观念为语言符号所表征,从而形成社会语言环境与人类文化的互文关系;从语言维度上看,语义受到其背后社会语言环境这双无形大手的调节,并作为一个系统规约成社会群体所共享的外延和内涵.通过探索文化对词汇语义的调变,追溯词语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给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沈凯 《文教资料》2010,(11):40-41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语言饱含文化内涵。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势必形成语言文化差异。本文从词汇文差异、语言交际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诸方面的差异,各国的语言必然会有不同的词汇系统。这些词汇系统有相同的部分,与此同时又有不同的部分。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翻译实践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必须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各自的特点,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