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阳辉祥 《考试周刊》2013,(32):153-155
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师生关系状况对学校、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冷漠化倾向,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中的矛盾统一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理解的过程。教师在融洽师生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列为首位,而传道是融洽师生关系主要渠道。而传道本身,就要求教师以道立人,以道服人,以道育人。所以,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直接的、主要的原因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只有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善于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的教育才会发生积极的效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也受到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影响。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以下我尝试从学生和教师的变化来谈谈师生关系在新时代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5.
郑永明 《考试周刊》2011,(77):216-216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简明的概括,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没有突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的保证,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心、公平和诚信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一步建立和谐师生师生关系,以实现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7.
1对师生关系与班级的认识和理解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责任者。因此,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8.
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受到教师和学生各自个体文化的影响。教师的文化归属和教师的文化经验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所用的语言、学生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学生个体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三方面因素。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个体文化是为了在充分认识教师和学生个体文化对师生关系的作用力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教师角度看,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有相当的素质和形象,还要了解、热爱学生,要真诚对待学生,并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自觉按教育法规行事。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1.
姚秋平 《现代教学》2013,(Z1):34-35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正能量"。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建设和谐师生关系、释放教育"正能量"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通过沟通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影响乃至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在研究课、公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学生观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新课程倡导要建立积极的、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建立热爱学生,了解、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茜茜 《考试周刊》2011,(18):204-206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顺利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两大教育活动的主体要素入手,寻找出现代师生关系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寻求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现代教育应构建以尊重和关心为基础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杨彬彬 《河南教育》2007,(12):11-12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这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人格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良好的教育行为可以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反之,教师错误的教育行为也会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理念,教师的人格修养、心理健康,以及教师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5.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具有动力性的“人”的因素,师生关系如何对教育效果至关重要,也始终是教育界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已有研究虽对师生关系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都是对师生关系的应然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对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实然状态缺乏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主要在教育领域中就师生关系谈师生关系,没有把师生关系放在社会背景中考察。教师、学生和家长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理论上对师生关系的探讨及其倡导对学校教育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有没有改变一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际的教育行动,日常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张璐 《现代教学》2014,(1):85-86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向往的,学生往往是先从感情上接受教师,再从理性上接受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常常是被个人情感和教师给予他们的感觉所支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效率成正比。当今的学生见识越来越广,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所有学生,走近学生、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封建社会"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任意赏罚,有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只能绝对服从,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新型多元化师生关系,这是最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关系有多方面的意义,尊师与爱生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会产生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会更加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完善的榜样.而学生受到有威信教师的关怀会更尊敬教师,努力地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仿效教师的品德.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教育的软肋就在于师生关系,缓解师生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应当是学生的导师、朋友,教师应紧跟时代,孜孜以求,勇于开拓,与时俱进。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一、激发学习兴趣,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内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的保障。我国传统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是相互对立的,即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的受压迫性。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而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教育提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寻求更加合理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多年来,我一直信奉着这句话,也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期待给学生良好的教育。但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刚工作的时候,我以为,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学生才愿意相信教师、服从教师的教育。于是,我下课陪学生玩,跳绳、打羽毛球、爬山,凡是能和学生一起玩的,就和学生一起玩。结果每到下课时间,学生就跑去办公室找我,中午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