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笔者与同学闲聊,同行小张向我诉说了一件苦闷事:最近他所在的区教育局教研室举行语文教研活动,要求各校委派一位青年教师到教师培训中心参加听课、评课、议课。  相似文献   

2.
彭江龙 《教育文汇》2011,(12):43-43
上好课难,评好课更难。读罢王木春老师《一次追悔莫及的评课》,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王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他的评课虽以语文学科作为案例,但由于学科是相通的,从他的"追悔莫及"中,我们历史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梁衡是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喜爱的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之一。他的许多散文佳品一经发表便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里介绍的,是他的一篇代表作《大无大有周恩来》。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语文教研工作数十年,深入学校随堂听课经常遭遇尴尬的事,比如,授课老师说:真不巧,这堂课讲试卷。这不仅表明他不想让别人听他的课,还说明试卷讲评课没什么可听的。一堂课下来,笔者深感忧虑。耗时低效是试卷讲评课最明显的特征。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欣慰地看到农村初中不少教师努力地将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在教  相似文献   

5.
梁好 《教育文汇》2011,(5):30-30
近日观摩了一场公开课。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后评课时,在场的一位名师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当主持人邀请评课的这位名师入座时,他淡定地说:"我还是站着好,因为我知道,坐着比站着更辛苦。"坐着比站着更辛苦?  相似文献   

6.
一、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现在我们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大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  相似文献   

7.
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同时希望我就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儿”等问  相似文献   

8.
悦纳批评     
马亚伟 《今日教育》2012,(10):70-70
刚毕业那年,我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工作。校长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人,他退休后创办了我们当地第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在他的管理下发展得很好。这位老校长非常认真,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听老师们的课。听完课,一般领导在评课的时候,主要是肯定优点,缺点略略点一下。可是这位校长几乎不说优,一堂课下来,他光挑毛病。那次听完了我的课,他当着语文组全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师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那一年,我参加教学大赛,在大赛前,我想向我的同行请教,上了一堂公开课。那节课上得不是太好,在评课时被负责老师抨击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甚至连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基本功的普通话也被否定,说是“结齿钝牙”。后来他告诉我,赛程太近,我们希望对你进行完美的包装,所以专挑缺点来讲,并且扩大化来讲,目的是想你一下子把不足之处统统扔掉。我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但我知道,这个评课没有打造我的完美,只是摧毁了我的自信,以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在学生面前就真的有些“结齿钝牙”起来了,而在此之前,我认为我是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10.
一、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大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同时希望我就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儿”等问题发表一点“高论”。  相似文献   

11.
王守明 《师道》2013,(10):20-21
教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大家被作者笔下那位整天流着鼻涕、开口就骂人,却又学识很高、责任感很强的徐锦澄老师深深吸引住了。课上完,有位同学说他初中的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徐锦澄有相似之处,我灵机一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的点滴事件写下来。课上交流时,两个班百名学生所写的一位位爱学生爱语文个性独特的语文老师让我欣欣慕焉,同学们对老师那种纯洁的刻骨铭心的感情更是让我思考万千。  相似文献   

12.
对话·评课     
<正>"第二届江西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区协作体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永丰县圆满落幕了。省教研室徐承芸老师对研讨会上的五堂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对评课艺术的思考。评课是在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经常深入课堂,参与、指导学校教师们的听课评课交流活动是我们每一位教研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已选入了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作者一开头就说“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迷,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然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写了他的叫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那就是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却偏偏参加了政治运动;明明是一个柔弱的书生,却偏偏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的英雄戏;明明可以流芳百世,功彪千秋,却偏偏在临死前写了一篇给他身后带来很多麻烦的《多余的话》。梁衡先生在文章中作了自己的评判,但我读了以后,总感觉作者只是提出了疑问,而…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语文听评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听好课,怎样去评课,关系到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关系到新课程理念改革的深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课、评课时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有一位教育专家的发言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对语文课堂教学作了一个精辟的比喻: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好比一个厨师烧菜。同样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初,我参加了在徐州师范大学举办的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培训班,聆听了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从多角度对追问式评课的诠释和现场的实践指导。追问式评课是语文评课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改以往"上课易,评课难"的局面,以前评课时大家都碍于面子,都做好好先生。而现在由评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心理活动课展示活动中,一位心理专家在评课时说:为什么有的教师上的课就受很多学生喜欢呢?就是因为他的课很生活化。她的话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此前一直在苦苦思索却未解决的问题,经这位专家的点拨豁然开朗。教育生活化,已不陌生。  相似文献   

18.
张敬义老师是一位知名特级教师,他对语文教学一往情深。他说:“语文没有眼睛,却洞开了我的心扉;语文没有翅膀,却能在我的意念中任意翱翔。在语文教学中与名师对话,与课堂共生……让心中的语文在生活的母体里练就,在精神的天空里  相似文献   

19.
老万其人     
他,是位平凡的老师(说他平凡,谈不上)! 他,是从书香门第出来的“四眼仔”! 他,是位赫赫有名的“牛哥”! 以上提示,不能让你明确Who is he。但是,不要紧,让我来一一介绍一下咱们的“牛哥”吧! 他是竹林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个子大概在一米七左右,身材中等,喜欢运动,一副大大的黑边眼镜架在他的鼻梁上,小眯眯的眼睛转来转去,头发不是很多,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语文课堂怎么了——听不到朗朗读书声近日,学校组织听评课活动,作为语文老师,我参与了语文组的听课活动,有一点感悟,不吐不快。一位教师教学的是"乐府古诗"《木兰诗》,还有一位老师教学的是说明文《遥看巡天一千河》,两位老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背景、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看起来整节课环节紧凑、内容充实、学生讨论热烈。且不说那篇充满侠骨柔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