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档案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一种化,人们对档案化的认识或看法就形成了人们的档案化观。档案化观有个体,群体和社会之分,正确的档案化观,主要表现在档案化内涵的正确把握,即档案是一种宝贵的化财富,是人类积淀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化的贮存器,它既积淀化,传播化,反映化的变迁,其自身也构成一种媒介化,提出档案化和档案化观,对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而言之,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馆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以馆藏档案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指导利用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的服务工作。档案咨询服务是档案馆的一种重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为依据的专门服务工作,属于专业咨询的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的记忆工程,是一种积累,已成为一种可贵的信息资源。自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发表以来,档案工作跨人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新历程,我们档案界兴起了研究档案信息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热潮,档案利用和档案积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档案积累,就没有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没有档案的形成、积累,再形成、再积累、再开发、再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档案收集工作需要换位思考,这是老生常谈,是所有档案工作人员的心声。档案利用工作是否需要换位思考,怎么换位思考,在档案报刊中似乎较少谈及。从事档案工作十多年,寒来暑往,日复一日,见得最多的是档案利用,在与档案利用频繁接触的过程中,本人日益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档案编研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手段,是档案利用中的一种主动服务形式。随着医疗市场的形成,加快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步伐,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档案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服务?笔认为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是有效提供服务的最佳措施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档案复制市场化是档案复制领域形成一种商品化,规范化的市场,让档案复制品也参与市场竞争,夺取市场份额,这是更有效地开放档案,适应档案复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从经济上增强档案部门自身的造血功能,本文拟就如何作面深入地进行档案复制市场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2001年全省档案工作情况简要回顾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档案战线学习贯稳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坚持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认真履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在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档案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有档案行政处罚权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档案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是实现档案行政处罚运行机制的根本保障,为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行为,必须遵循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本文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此予以说明论述。一、档案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以《行政处罚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档案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档案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处罚应当以《…  相似文献   

9.
开放和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果没有利用,档案也就没有了实用价值。假若不对社会开放,档案也就不可能有益于社会,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把钥匙,一把锁”,重保密,轻利用,许多有价值的涉密档案被长期束之高阁,悖离了档案管理的宗旨和目的,另一种是不理解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既然要利用,就没必要把“保密”二字常挂在嘴边来束缚手脚,这种淡化保密意识的做法,导致泄密事件连连发生。  相似文献   

10.
档案所有权分为两部分:档案实体所有权和档案著作权。档案著作权是档案所有权的一部分,与档案实体所有权(物权)并列构成档案所有权,二者并不排斥,可以同时存在。其中任何一种权利的变更,对另一权利并不发生影响。档案著作权与档案实体所有权并不相等,档案实体所有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档案著作权的转移。要分析档案收集212作中涉及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必须首先明白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档案年检考核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档案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重要形式。档案年检考核是履行业务指导、监督职能的一项有力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档案法律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2003年连云港市档案局出台了《连云港市档案工作年检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在市级机关开展年检考核试点。在此基础上,2004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在市、县(区)两级全面推行档案年检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2.
档案利用者查阅档案,档案提供者将利用情况逐一填写在利用登记簿上,这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认可的,毫无争议,但在利用登记簿的保存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用登记簿是档案提供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一种借还手续,事过了之,不必归档。而笔者认为,利用登记簿除了是一种借还手续之外还有其它多方面的作用,不能事过了之,应该归档保存。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刑法的档案保护制度,是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条文及其他刑事法律对以档案为犯罪对象的罪名、罪状、法定刑的设定,运用刑罚方法打击档案犯罪,从而保护档案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有效防止和准确打击针对档案的犯罪,维护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做出是否将某些城建文件、图纸归档决定的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鉴定。我们所做的将某些档案归档是档案工作的第一步,这时候鉴定工作蕴于其中。可以理解没有档案鉴定,档案工作便无法开展。所以说,鉴定工作产生于城建档案工作的“始”。一份文件或图纸经过一定时期的保管,在某种特定性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其不具备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鹂  李淑萍 《兰台世界》2007,(4S):37-38
过去,由于档案部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使人们认为档案馆是保密重地,是对外封锁的禁区,也使档案工作被蒙上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对新形势下档案了解,对档案本身的真实性,知识性,信息性,权威性认识淡薄,不会,不敢,不善于利用档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也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是一种生活理念的革新。档案部门作为科研资料文献信息中心,收藏了大量的珍贵资料。随着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档案部门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远程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制作自己的主页,向用户发布档案信息、提供档案利用,既是档案部门扩大影响、宣传档案工作的途径和窗口,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停息开发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档案馆主动、系统、广泛地提供档案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伴随着档案馆网上安家,也使得编研工作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档案用户教育是指帮助用户更充分更有效地接受和利用档案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既不同于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也不同于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它是以档案用户为对象使之最佳地利用档案的一种教育。也就是说,档案馆不但给用户以“猎物”,更要给用户以“猎枪”;不但给用户以知识和信息,更要培养和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情报利用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档案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的档案利用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落后的管理方法导致利用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不能实现档案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现在许多档案部门从整理、编目到检索仍完全是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不高,有的档案部门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档案不能进行很好地管理,大大影响了调卷的速度与质量;二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公众利用档案的意识较差。至今仍有许多公众把档案工作视为一种神秘的工作,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三是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也使档案利用工作受到影响;四是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利用工作中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为企业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单位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一种新型载体档案,它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的信息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电子档案管理是当前航空工业系统档案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电子档案主要来源于企业各个部门,收集归档的电子档案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强调了电子档案形成部门在一项活动或一个项目结束后,应对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及时进行整理,档案部门按有关要求验收合格后归档。归档后做好电子档案保存维护,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最后提出我们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