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美荣 《档案天地》2010,(12):30-32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发表了《别了,司徒雷登》一篇著名的文章。文中的司徒雷登是何许人?毛泽东为何要写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文章,但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井冈山时期丢了不少,有的至今下落不明。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专门讲了丢失文章的事,他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忽然找出一篇来了,我是高兴的。"哪两篇文章丢了让毛泽东伤心呢?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另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是在1930年写的。哪篇文章找到了,毛泽东高兴呢?这就是《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范婷 《大观周刊》2011,(50):28-28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篇重要论著,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的第二篇《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是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宣传报告》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的新闻工作实践,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笔者认为重视重要事件的宣传报道,应该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近一个时期以来,介绍和描写毛泽东的图书畅销不衰。新版的《毛泽东的早年和晚年》、《毛泽东的晚年生活》、《巨人之谜》…加上前几年出版的《毛泽东传》、《红墙内外》、《毛泽东轶事》等等,人们争相购买,一睹为快,形成一股“毛泽东图书热”。笔者不揣冒昧和浅陋,试图对“毛泽东图书热”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以期作为人们深入而又理性地了解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引玉之砖。一、描写毛泽东图书的出版现状“毛泽东图书热”始于1989年。作者中当首推军队作家权延赤。1989年,他出版了《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打破了介绍领袖人物的图书历来由官方编著的惯例。尤其是该书第一次较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揭示了领袖的另一层面,激起了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文革”把毛泽东由人变成了神的话,那么,《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则文如其名,开始把毛泽东由神还原成了人。由此开始,大量有关毛泽东的纪实作品和理论著述相继问世。据粗略统计,仅影响较大的作品就达几十种。从北京新华书店总店销售毛泽东书籍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见下表),①描写毛泽东的图书确实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3,(12):14-14
早在1945年春,郭沫若就跟一位与他亲近的青年说,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这不仅因为毛泽东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更因为他对毛泽东的才华和人格力量的“崇拜”。开国大典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给毛泽东献锦旗,锦旗上大书:“我们永远跟你走”。当年重庆谈判,郭沫若见毛泽东的怀表已经很旧,立即将自己的瑞士名表相赠。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这一赠品十分珍视,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这块表的来历。毛泽东对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历来十分重视。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亲笔复信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确凿的事业论证指明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1893-1949)中将《湘江评论》报认为是“杂志”的错误,这些证据有《辞海》,《毛泽东生平纪事》,《毛泽东早期文稿》及其中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湘江评论)启事》等,并指出此种严肃出版物不应出现这种硬伤,希望重印或再版时予以纠正,以免继续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入毛泽东从1925年12月到1949年9月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59篇。这些理论著作,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长期以来,毛选编辑时依据的版本情况,并不为外界所知,以至多有不实议论。为此,我们依托中央文献研究室现有档案,通过查阅报纸杂志,考察了毛选一至四卷文章的版本情况。一、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大事1950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抗战后期,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晋察冀根据地编辑出版了首部《毛泽东选集》.这套五卷本的选集由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主编,共收录了毛泽东在1944年6月以前撰写的文章29篇,计46万字.首部《毛泽东选集》的公开问世,开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型经典著作出版与发行的先河,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传播,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正式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提供了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11.
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12月出版的蒋建农等四人著《毛泽东著作版本编年纪事》(上、下册),精装16开本、2134页。这部《编年纪事》是大型工具书,由于资料丰富,深受出版界、收藏界、图书馆和广大读者重视,争相购买。书前有龚育之和张静如写的两篇序言,给人们很大的启迪。书中分目录;正文;附录一:毛泽东著作集简介;附录二:毛泽东单篇著作版本索引;附录三:毛泽东著作篇目索引;后记。由于结构合理,查阅起来非常方便。笔者主要收藏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对于《编年纪事》中的《毛泽东单篇著作版本索引》部分,产生浓厚兴趣,先睹为快,获益匪…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前的《毛泽东选集》任德明(国家教委图书馆)建国以来《毛泽东选集》各种版本出版了不少。然而半个世纪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则是很少见的了。现就我馆收藏的1944年和1945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1944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共...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篇题为《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以下简称为“重林轻刘”)的章。读后,我深感困惑不解。作为一位历史工作,我想把我所了解到的一点历史情况介绍一下,让人们多知道一些事实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4.
于都 《军事记者》2010,(10):31-32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文章的作者魏巍。这是一篇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章,这是一位被称作“毛泽东时代的战士”、被国人尊敬的作者。因为透过作者描述的“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5.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也是卓越的宣传家、编辑学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 ,亲手创办报刊 ,经常为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新闻、评论 ,并就新闻工作(包含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一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 ,毛泽东就先后积极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毛泽东创办并主编的《湘江评论》 ,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政论报纸 ,主要宣传“世界革命 ,人类解放”的新思想。报上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是毛…  相似文献   

17.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赠《沁园春·雪》词给柳亚子,成为轰动一时的一段佳话。1951年柳亚子在《文汇报》副刊发表文章《关于毛主席咏雪词的考证》,由此人们才确知当年毛泽东为柳亚子题写的《沁园春·雪》词有两幅,一幅  相似文献   

18.
顾育豹 《湖北档案》2009,(12):33-34
1951年,陈毅到北京开会,毛泽东邀陈毅观看电影《南征北战》。陈毅坐存毛泽东身边,边看边聆听毛泽东对影片的评论.后来,作家沈默君向陈毅打昕毛泽东对《南征北战》的意见。陈毅将毛泽东肯定《南征北战》的意见都说了。同时,也说了毛泽东的一点看法,就是“缺乏故事性”。于是,沈默君立志要写一部故事性强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外孙女、李敏的女儿孔东梅撰写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现将部分内容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出版视野》2010,(1):40-40,42
2009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与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毛泽东箴言》在京首发。该书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编订,所收箴言摘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式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短小精悍.充满智慧。兹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