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一个“宁馨儿” ,它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朱自清以他独特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在思想内容上 ,他的散文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及个性特点 ,显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爱国心。在艺术上 ,他的作品以漂亮、缜密著称 ,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很高成就。在风格上 ,朱自清的散文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文采 :一种是工笔画式的精雕细琢 ,达到出神入化的美的极致 ;另一种是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 ,力求达到“用笔如舌”的极境。  相似文献   

2.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判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会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中,上海学者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相继出版,成为文化圈内外瞩目的焦点。独特的游记体使得它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文本存在,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蕴。余秋雨超越时空的文化精神追求、超越传统的自由反思意识。使他的文化散文在关照和审视中华民族文明碎片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超越意蕴,不断凸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气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忆性散文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散文有其叙述的特点,聚焦文本不同的叙述速度以及与叙述视角之间的关联,是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精神成长以及审美追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叛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针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师。他的写景散文丈中有画,画中有诗,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这些散文大都篇幅短小精悍,构思独具匠心,精美缜密,追求朴素平实、雅俗共赏的文风。本文从“意境的美”、“构思的美”、“语言的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先生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并探索了先生写景散文艺术成就的特定依据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杨朔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同时也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散文理论家。他的“诗化”散文理论的核心是追求功利与唯美的高度统一。这种融积极的思想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一体的散文理论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纠正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内容贫乏的偏向 ,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述强被誉为“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他的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三个层面:独具生命个性的意象群;小说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使故事生动地穿插于散文思绪之间;精雕细刻的语言描写,及情感波澜中静中有动的和谐的叙述节奏等。这些使其散文整体呈现冬日暖阳般的情调,精致、温馨而持久。他是散文天地间的“一棵独立的树”。他“内敛”、“简单”的文字,确实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五四”女性散文作为“五四”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从女性视野出发,建构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女性散文文本,真诚的体验、悲剧美的追求。悲剧美的追求、柔婉的风格以及独特的抒情结构与手段等,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五四”白话新诗为肇始发展而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诗歌的“散文美”,至艾青达到理论和创作的一个高峰。本文拟对现代诗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略加杭理,揭示出:诗歌的“散文美”的追求在诗歌发展成熟的进程中往往扮演看“拯救者”的角色;诗歌的“散文美”是一种无关诗人派系,无关诗歌“主义”的具有独特地力的风格,是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诗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杨绛是继鲁迅之后最集中写作记叙散文,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散文家,其散文作品具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作者借对故人旧事的追忆,真实反映世态人情和作者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的人格和温厚的个性,而学贯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得杨绛散文独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何述强被誉为"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他的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三个层面:独具生命个性的意象群;小说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使故事生动地穿插于散文思绪之间;精雕细刻的语言描写,及情感波澜中静中有动的和谐的叙述节奏等。这些使其散文整体呈现冬日暖阳般的情调,精致、温馨而持久。他是散文天地间的"一棵独立的树"。他"内敛"、"简单"的文字,确实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韩少功的研究偏向于具体的作品,整体论述较少。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失。文章侧重对韩少功的小说、散文进行整体性论述,主要涉及创作阶段、作品内涵、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者希图通过此一叙述,能对韩少功的创作有一个较为宏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制度上确立抒情机制,表现为对新生活、新制度的歌颂,这样导致与社会风尚关系密L刃的散文丧失了自由言语的空间,形式上由叙事向抒情的转型,并在艺术形式上走向“诗化”,从而出现了固定的理论与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美学象征,也是他主体精神的象征。“月”意象给我们展示出了一种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使其散文呈现出浓郁的禅宗韵味。  相似文献   

16.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味语言是五四散文的语言特色。五四散文特有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整个现当代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7.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众多研究《棋王》的评论中,《棋王》的叙述层次及其艺术功用鲜有人论及。根据赵毅街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提出的叙述分层理论,认为《棋王》存在“一主三次”的叙述分层。分层的叙述学功用就是共同完成阐释《棋王》的文本价值——“文化寻根”的叙述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和李乐薇,都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那种自觉追求散文纯美的作家,从意境到文字都具有优柔婉约之美。但从结构、表达、文体三个角度细勘两家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不难发现朱自清更具中国散文传统的美学风范,精雕细琢而曲折有致;李乐薇则给传统散文注进了现代意识,空灵秀逸而情采飞扬。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托尔斯泰小说叙事艺术的博大精深。认为用特定的"词语"来贯彻作者的艺术主张,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的突出特点。分析了在"词语"叙事中,托尔斯泰所主张的艺术感染力的三个条件,即感情的独特性、人物形象的清晰性和小说文本的真诚度,从而达到了实践性的贯彻与强烈的审美展示。  相似文献   

20.
与生命同行     
歌吟生命是西部20世纪90年代散文最重要的一脉。冯秋子、刘亮程、柏原和张子选等作家的散文创作,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揭开遮蔽生命存在的文明面纱,逼近西部生命乃至所有生命的本真状态,在返身自然、复归生命本体的精神追求中,表现出了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仁慈态度和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们的散文体式也随之从传统散文叙事模式中突围出来,有了全新的散文艺术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