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书法与国画一样,是世界东方独具的一种美的艺术。它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懂得书法作品的艺术欣赏是学习书法者摄取书法艺术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事书法艺术者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书法作品的艺术欣赏,不仅可以启发人们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而且对于欣赏者本身提高书法艺术水平也是颇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书法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的客观需要。书法鉴赏是审美主体进行艺术欣赏的一种认知、情感活动,因此其实质是一种价值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书法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的客观需要.书法鉴赏是审美主体进行艺术欣赏的一种认知、情感活动,因此其实质是一种价值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懂得汉字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优秀的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是绝不会低于优秀的绘画的。宋朝的大文学家陆游曾说:“君复(林逋)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可见,汉字书法也是一种具有巨大的、隽永的艺术魅力的艺术。对此,书法界和文艺理论界都是公认的,似乎没有什么争议。然而,对汉字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因此,笔者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汉字的书法艺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呢?和其它艺术相比,它具有哪些特征?众所周知,书法作品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的。如果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这个概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的意境是指整个书法作品的抒情气氛,是书法家借书法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流露的心迹。书法艺术意境是高层次的艺术美。创造书法艺术意境,书法家要有扎实的书法基础和较深厚的字外功夫。鉴赏书法艺术意境,鉴赏者也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观众而言,不管其是否认识汉字,一个共同的直观感受则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以一种线的形式存在的。那些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书法作品多是书法家观察自然、感悟人生的产物,是书法线  相似文献   

7.
张静 《文教资料》2012,(17):79-80
从古代到当代的书法艺术传播过程中,文字的书写者书法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书法传播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书法内容的创作、书法风格形式的呈现都取决于书法家的技巧、修养,书法家不仅决定了书法作品多样的风格形态,而且把握着书法信息的泛化范围和受众面积。由于日常书写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书法家面对的受众不同,传播书法的心态也随之变化,创作的作品和收到的效应也是完全不同的。本文主要围绕书法传播媒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同志说:“欣赏活动本身,也具备艺术创作的意味。”的确是这样,书法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进行书法欣赏时,不能也不应该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一瞥和被动的接受,而应该在审美过程中,尽力捕捉审美客体(即书法作品)本身美之所在,充分发挥美感认识中的直观、联想、理解的作用,去发掘、去撮取、去感受体现在书法作品中的形象美与意境美。提高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肯做“有心人”,长期不懈,总是能达到目的的。如何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从书法艺术本身来探索,要做到“多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以点线变化为表现的礼觉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字便是书法创作的初级阶段。数千年来,在人类创造书法艺术美的同时,书法艺术也造就了许多品格高尚、才情不凡的名士。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呈现在人  相似文献   

10.
气势与气韵     
中国书法艺术常提到"气",气乃书法之真谛所在。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常以"气势"、"气韵"等词进行表述,"气势"是书法家对自然抽象摹写与内心世界传达结合的一种书法表现的特殊形式。气韵是书法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之间互相感知的产物。气韵生动乃书法所求的最佳效果。书法作品的气韵,是书法家品德情操、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以及艺术功力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1.
黄文霖 《成才之路》2009,(26):69-70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特征的艺术,在点画纵横之间,传达着引人入胜的张力。本文主要从书法的舳象元素入手,就书法作品的构成、色调、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我们欣赏、创作书法作品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书法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宗旨在“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导向,不能就书法论书法;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载体是“书法”,要加强基本功训练,不能仅停留在“讲”上;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性质是“艺术”,要追求其美妙的艺术欣赏价值,不能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写好字”。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按照文字特点及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关感的艺术品。羿耿庵作为一位中华书法的传承者,其书法作品形神兼备,尤其在篆书、隶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仅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推动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本身也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书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要提高书法艺术的书写水平,首先必须具有对书法的欣赏能力。有了对书法的欣赏能力,才能识别优劣,择善而从,才可以少走弯路,不致误入歧路,从而提高书写技巧。怎样才能对一件书法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呢?这就需要掌握欣赏书法的基本知识。第一从法度方面欣赏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看这位作者在书写时是否有法度。所谓法度,  相似文献   

15.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书法线条的质量决定着书法作品的品位。从书法史的角度对书法线条的流变予以观照 ,可引起人们对书法本体语言的关注和为新时期的书法创新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体现很浓的民族艺术色彩.她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价值.为了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传统,我们试图在书法课上实施主体化教学.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书法如果脱离汉字就不复存在.汉字在书法中占有崇高而绝对的地位.但是单纯实用而没有审美欣赏价值的写字,却不能称之为书法.因为书法中的汉字不是形式的文字、实用的泛文化,它是艺术化了的汉字.书法中的汉字是书法家做为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书法课碑贴教学中,应该以此为切入点而展开教学.书法教学,以碑帖法书为教本,从形式入手,首先要进行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的讲练.所讲练的这些形式都是艺术形式.表现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笔墨技巧.尽管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但是不花功夫,不经过脑去培养书法意识,这种笔墨技巧不会到手,而信手涂鸦又不能跨进书法门槛.所以对碑帖的个性作直观性教学和临摹,以加强学生手脑之间的双向联系和发展.其次,从艺术形式的训练到审美思想的培养.书法作品是连接书法家和接受者的中介,是书法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根本.而书法作品的有机统一性又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交融.接受者往往是由书法艺术形式而把握其内在的意蕴,意蕴就凝聚渗透在艺术形式之中.在书法课中,教师得讲解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书法的点画、结构、章法入手,分析了书法艺术表现客观事物美和人格美,从而为欣赏书法作品时提供客观依据,使欣赏者正确地把握欣赏书法的尺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儒道释三家的心灵体证和学术理解影响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契合于传统美学的意境体悟和生命意识.书法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国艺术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中国书法是书家体悟宇宙生命的外化形式,书法创作是一种生命精神的创生过程,是书家体味自然,感物动情,将其主观意念下的宇宙生命运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挥运于纸端,书法作品成为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生命精神的凝结.  相似文献   

20.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