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全国省级招考部门须在近期完成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方案并报教育部审批。受加分政策调整影响的学生为2011年起进入高中的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加分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但加分在高招过程中的影响力已开始降低。目前,各高校对地方加分只会在高考录取时考虑,分专业时则还按考生的“裸分”计算,即考生被录取后优先满足高考实考分高的学生的专业要求,而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则对各类加分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3.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高考尚未开锣,浙江加分争议便沸沸扬扬;录取还没开始,重庆30多名考生“民族造假”即浮出水面。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此组稿件追寻重庆民族考生造假路线,更多的是想对“高考加分”制度进行思考,高考加分路该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一、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英文面试的启示2006年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第9个年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标准与内地基本按照高考成绩录取新生不完全一样。港大录取内地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考生高考成绩,二是英文笔试成绩,三是面试成绩。高考成绩并不是港大录取参考的最重要指标,反而考生的英文素养很被看重。考生面试成绩的高低则与考生现场发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性格有关系。对港大来说,内地的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参考指标。对报考港大的学生来说,高考结束后,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英语笔试。今年与高考英语试卷相比,港…  相似文献   

5.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可以享受增加20分、10分或者优先录取等不同档次的投档照顾。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09,(16):27-27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高考尚未开锣,浙江加分争议便沸沸扬扬;录取还没开始,重庆30多名考生“民族造假”即浮出水面。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  相似文献   

7.
王灏 《广西教育》2014,(27):1-1
正2014年高考录取工作已趋近尾声,但河南、辽宁曝光的高考加分造假事件,使得"高考加分政策"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高考加分政策从高考制度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便如影随形,其初衷是为照顾特定群体、鼓励特长、表彰优秀。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得从宽录取"到"奥赛冠军",再到现在的"道德标兵",加分项目在政策更替中增减。目前,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14项,而各地自主制定的优惠政策多达192项。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在高校录取时可享受一些照顾政策,如优先录取、加分投档,若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还可最多降80分录取.辽宁省对少数民族考生的高招录取照顾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10.
高考加分,这是许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问题,但对于高考加分,家长和考生也都存在着疑惑,到底哪些属于加分项目?加多少?各大学对于加分持有的态度一样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今年的高考加分政策!《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对今年高考的招生工作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高考加分,规定从三个方面谈了具体的加分情况。一.加分投档今年有七类毕业生在高招时可加分投档,最高20分。这七类考生请见本刊2007年第5期P13相关内容。特别提示:这七类考生必须是应届毕业生。要提醒考生的是:今年对运动员类认定更加严格,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要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  相似文献   

11.
丸子 《高中生》2008,(24):45-45
2008年的高考录取中,少女作家蒋方舟因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享受了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优惠。这则新闻让200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对高校的自主招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谁不希望成为降分录取的幸运儿呢?本期特提供这方面的内容给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来,高考加分政策因“造假”事件频频发生而引发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由于“国家运动员”造假事件不断发生,使得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强烈抨击。文章对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的积极影响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某省考生即将填报志愿时,某大学招生组公开称,不承认该省二级运动员的20分高考加分.该校招生组官方微博上,已连续三天发布消息来说明这一问题,此举希望考生"不拼爹,拼实力".该校表示,自认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的考生可申请单独测试.(据6月30日《新京报》报道) "不拼爹,拼实力",这样的表述似乎给屡遭诟病的教育界吹来缕缕清风.然而,据该校招办负责人解释,这谈不上普遍性政策,对该省考生录取不承认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加分政策,这些年都在执行.  相似文献   

14.
各地每年对一些考生有一些加分政策,按教育部规定,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并且不得累加。对各项加分,各高校在录取时是否认可,这也成了加分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0,(10):8-8
针对一些地方发现涉嫌以违规手段骗取高考加分资格等现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对录取通知书、加分证明、身份证明、档案照片等材料造假的,对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入学的,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坚决取消相关学生的入学资格,已报到入学的取消其学籍,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内地学子赴港读书的热浪不断升温,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8年高招约有1400名内地考生被港校录取,大部分考生高考成绩远超一本线。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赴港求学无疑为自己增加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录取规则、高校和考生是几个重要要素,正确处理好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高考平行志愿的推行,是对录取规则的一定调整,考生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校录取和学生选择匹配模式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8.
高考录取制度改革是高考改革的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录取批次的调整,对高校招生和考生报考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高考录取批次改革的历史演变,现状及利弊分析,力图探究高考录取批次合并对高校招生以及考生的影响,笔者认为,高考录取批次的合并,打破了高校间人为设置的壁垒,使考生对高校的关注从分层引导到分类,有利于保护考生兴趣、坚定学科和专业方向,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以办学特色吸引考生。  相似文献   

19.
高考是目前我国最权威、也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招生工作牵动千万家庭,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命运.当前,高考招生投档并非按实际招生人数投档,现行投档比例为1:1.05~1:1.2,即高校每录取100名考生,可预先调档105~120名.这一投档比例不甚合理,可能导致教育不公. 1.实行平行志愿后,高考招生按招生人数105%~ 120%的比例进行投档,这就意味着有5%~20%的考生将被淘汰,只能进入下一批投档.因此,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上线考生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甚至痛失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 2.过高投档比例的设置,使高校拥有了选择考生的绝对权力;而对考生而言,如果分数不是比同志愿考生高出一截,能否被自己报考的高校录取,更多的是凭借运气.而且这一现实也增加了人为干扰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高考考试——填报志愿——等待录取。一个完整的流程才意味着高考的彻底结束。因此,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考生从此可以安枕无忧。当志愿填报完毕、提交的那一刹那,考生的任务才算告一段落。如果说高考的分数是上理想大学的前提,那志愿的选择和填报则是理想大学成功录取的关键。高考成绩很好,但志愿填报得不合理,没被理想大学录取的考生每年的人数都不少,这是考生的一大遗憾,甚至是一辈子的痛。作者根据自己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经历和体会,结合学生被高校录取的实际情况,谈谈填报志愿的一些看法,供2010届考生参考,希望能在大家填报志愿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