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在讨论了传统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基础上认为,时代精神、实证研究的缺陷以及相关学科的渗透导致了传统心理学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存在价值、理论心理学发展的必要性、心理学研究中的整体系统观和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向等方面讨论了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路径;最后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学的发展中,文化心理学应成为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 ,也造成了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一味强调心理学的实证性 ,必然会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要摆脱这种局面 ,心理学就必须注重 :(1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2 )本土化研究 ;(3)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3.
“他者”的话语与价值——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长期以来,心理学内部对女性或女性议题的普遍忽视、心理学本身的危机与困境及反实证潮流的兴起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机遇.女性主义对传统心理学中存在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以及心理学的核心假设与科学方法论都进行了不道余力的批判.并试图通过对研究议题的重新规划、解释和修正,以及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变革来重建与传统心理学相异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女性主义对于心理学无论在学术建制方面还是在知识生产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充当着心理学学科变革的发起者与促进者.  相似文献   

4.
在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流心理学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始终以科学化为发展方向。自然科学在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使心理学陷入盲目模仿自然科学、过分强调实证研究、简单物化心理现象、忽视心灵人文关注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在更广阔更深入领域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探索、科学和人文的结合、心理学统一学科范式的积极构建成为帮助心理学摆脱这种困境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5.
西方心理学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其整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心理学由于最初的自然科学情结而过分偏重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渐渐走向分裂的危机与困境中。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取向提出了强烈批评,国内外的学者也都纷纷寻找心理学整合的新途径。本文在探讨了导致心理学危机和困境的主要原因之后,对近年来整合心理学的新思路以及其发展趋势作了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本土心理学研究取向悄然兴起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引起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者的研究取向本土化难以实现,缺少成熟健全的理论模式等。本文试在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上,探讨超越困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中国心理学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回顾20世纪国内外心理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心理学迈向21世纪的发展取向,认为努力实现心理学研究的综合化、实证化、本土化和应用化目标应当成为发展中国心理学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化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取向 ,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主流心理学的困境的基础上。它能够消除和弥补主流心理学的不足 ,解决主流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它并不能替代主流心理学而取得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 ,因为它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事实上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它们能够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因此 ,将来心理学的发展是多元并存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标志着心理学文化取向地位凸显的文化心理学正式出现。它在研究方法论、研究内容方面带给了传统心理学以新的发展。本文拟论述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内涵,及其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异同、目前的理论建构和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超个人心理学及其与中国传统心理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提出了一种最具包容性的人性模式,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与中国传统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上,它发展了新的心理治疗技术,拓展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崇尚宁静、和谐,追求超越和神圣的精神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对库恩范式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是存在的;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考察,研究在教育心理学独立之前存在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在独立之后存在着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观问题是理论心理学元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建设及未来走向的指南和航标。它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能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以及容纳什么和排斥什么。心理学发展史上,有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超科学观等观点或理念。文化心理学现在对上述心理学“现”批判性继承基础上,主张将心理学置于文化框架中,深入探讨文化心理观下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者生存方式应有的内涵,扩展实证科学观的边界,从而为心理学带来更宽泛和更具深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学心理观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数的性质进行回顾和概括,提出数学心理观作为心理的认识观之一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的必然,并从数学心理观的侧面说明理论心理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提倡人文科学精神的同时,也重视倡导科学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语言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语言"也成为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维度。由此,传统心理学"语言缺失"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新的契机。心理学的语言转向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在此基础上,当前的话语心理学及心理学语言形态等问题成为心理学语言转向的集中体现。心理学的语言转向的意义在于心理学研究中思维方式的变革,"语言问题"也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自身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源头为何非正源—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历史反思的视点出发,分析了教育心理学诞生之际中西方社会背景的差异,并着重从影响教育心理学诞生的直接因素-哲学思想、主流文化取向、民族心理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方面探讨中西方的差异,找寻教育心理学最先诞生于西方的原因以及对发展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心理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心理学的中国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必须引进学校心理学;二是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教育状况。引进西方学校心理学很必要,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更加必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学校和教师的情况,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学校心理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主要论述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对源自教育实践的教学实验方法论之影响,二是对实证主义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三是对两种教学实验方法论融合的影响。另外,心理学也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规范、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使用着心理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学科史相比,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承载着双重意义,一方面直接促进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丰富和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而重视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是双重意义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对心理学学科的确立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流派都有一定的影响,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应以现象学中的问题中心原则来弥补实证主义的不足,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