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人有幸于4月8、9日赴洋思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束了洋思之行后,我思绪万千,深有感触。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职业中学要不要学洋思?学洋思,到底学什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职业中学当然要学洋思。那么,学洋思学什么、怎么学?我认为职业中学学洋思并不应该是完全照搬洋思的教学、管理模式,而是要学洋思经验的精髓,那就是“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洋思中学正是因为做到了“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才会由一个普通的农…  相似文献   

2.
清晨,细雨打湿的黎明刚刚亲吻着大地,我们就乘车出发了,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颠簸,八时许到达了泰兴市天星镇。在金灿灿的菜花花海和绿地毯似的麦田的映衬下,洋思初中建筑精巧的几幢白色小楼犹如带雨的梨花亭亭玉立在眼前。楼边一排排笔直的水杉,树干挺立,枝荣叶茂,在春雨中格外郁郁葱葱。洋思初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1998年还只有9个班,1999年秋已扩展到18个班。洋思初中学校虽小,但名声远播长城内外,前不久,江苏省教委专门发文,号召全省教师学洋思,走“洋思之路”。洋思的教学楼是前后相连的两幢小三层楼。每层楼道栏杆的外…  相似文献   

3.
“洋思三日”活动结束了,三天之中,沐浴在洋思人全新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中,尽管冬寒沁骨,我的心中却荡漾着春意,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不但不虚此行,甚至觉得羞愧不安。12月19日,泰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职业学校深入开展学洋思活动的意见》,并附了首批学员名单,我亦名列其中。心中颇有微词,觉得普教学洋思也罢,职教有学习的必要么?就这样带着疑惑踏上洋思之行。24日上午8点50分,按局里统一要求,我们到达了天星镇洋思中学。第一印象很奇怪,这里仿佛不是学校而是一处景点,大门外停满了全国各地的车辆,从内蒙到延安,从东北到江…  相似文献   

4.
我校通过深入调研,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实施以下几点措施:重视“课堂教学”:坚持“日测”;重视“周测”;建立学习小组:重视“教学反思”。在借鉴“洋思”的教研氛围中,针对数学学科特点,边学习,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在学习实践中的几点...  相似文献   

5.
现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遍地开花,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学洋思的行列中来。但是,我校语文教师在学习、借鉴、模仿、解读与反思洋思的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对洋思课堂模式的学习与吸收,是一项艺术,应该  相似文献   

6.
唐人伦 《文教资料》2005,(19):107-108
古诗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002年12月24日至26日的“洋思三日”活动,不仅听了蔡林森校长长达4个小时的经验介绍和面对面的答疑,以及马局长对洋思经验的科学概括,还实际参观了洋思初中校园的方方面面,走访了洋思初中的学生,行在洋思校园内,如沐和熙春风中,理念得到了刷新,精神得到了升华,眼睛明亮,活力倍增,真是胜读十年书矣!一、先进的理念:任何事情连想都不敢想的人,怎么会有所作为呢?洋思人虽不是异想天开,但却能科学构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等先进观念,坚定了洋思人教好一切孩子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唤醒了…  相似文献   

7.
现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遍地开花,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学洋思的行列中来。但是,我校语文教师在学习、借鉴、模仿、解读与反思洋思的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对洋思课堂模式的学习与吸收,是一项艺术,应该活学活用洋思的课堂之精髓,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不能邯郸学步,盲目照搬。  相似文献   

8.
“洋思三日”的参观、学习,使我对“洋思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触颇多,深为洋思崛起的“神话”所折服、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所感动。一个处在泰兴偏僻农村的普通初中,从最差的办学条件,最差的师资和最差的生源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和全国各地的三千莘莘学子就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能出现这个“奇迹”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一个品德高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校长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的学校,蔡林森校长自警自励、守身如玉、穷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14日,我校教研组长等一行9人在校长的带领下,远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其学校的管理、课堂教学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我们被洋思中学的管理,尤其是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所感叹,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0.
季增俊 《文教资料》2005,(19):92-93
洋思初中,已成为我市普教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1999年9月,中共泰州市委、泰州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洋思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市要掀起学习洋思经验的热潮。如何学习放大洋思经验,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洋思三日”活动使我的最大体会是:洋思经验贴近我们职业教育实际,学洋思重视管理创新,依法治校,以责任制治校,才能办出一流的职业学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洋思初中以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为…  相似文献   

11.
洋思中学是我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从1981年正式招生,发展到今天3500人的规模,从一所名不经传的偏僻农村初中,成长为今天的江苏省规模学校,洋思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强烈地吸引人们去解读洋思现象,去探寻洋思成功的奥秘。洋思归来,我常常想到冰心《繁星》中的几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其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人曾形容洋思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但强烈地震憾我心灵的还是蔡林森校长为代表的洋思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我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2.
洋思初中的教学质量之所以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始终牢牢抓住提高课堂效率这个中心环节,因此学洋思经验,最主要的一点也应牢牢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牛鼻子。为此,1999年11月24日,省教委基教科拟发了《关于学习洋思初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指导意义》,将学洋思活动在全省初中全面推开,并向小学、高中两头延伸。学洋思活动在全省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但就整体而言,当前不少学校在学洋思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我校“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始于2011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通过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云阳学校“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我校结合课改实际,提出“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型”课堂教学,课堂的主线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笔者在“学习型”课堂改革大背景下大胆创新,在数学课堂上提炼出了“三环九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技工学校堪称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曾几何时,这支队伍也是千军万马,一度辉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技工学校自1997年起出现了滑坡的趋势,逐渐跌入了“难招、难教、难销(毕业生就业)”的办学困境。我校这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老牌技工学校也未能幸免,2001年招生数降至历史最  相似文献   

15.
王正锋 《文教资料》2005,(19):96-97
洋思中学是普教战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次有幸参加了“洋思三日行”的活动,对我的感受颇深,对于这样的一所师资主要是年轻教师、学生素质并不好的学校,何以取得这样好的教学成果?通过观察思考,我认为关键在于洋思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洋思人的奉献精神,正是因为洋思有了创新的教学理念才使他们找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洋思人有了奉献精神才使他们能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成材,实现了他们对社会承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诺言。作为职教战线的一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洋思的许多地方与我们的职业教…  相似文献   

16.
从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归来,我深深地在思考着。学习洋思,联系自己的学校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现就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感觉能持续让人去学习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学校好像就只有洋思中学了。对于洋思中学,我先后去了三次:第一次,是在1996年,那是我刚毕业的第二年:我怀着不信与挑衅的心理到了洋思,听了一节初二英语课一其时任教的也是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年轻气盛的我也不知道去观察、  相似文献   

18.
王新 《文教资料》2005,(19):95-96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时候,结合学习全国和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组织了学洋思活动,我有幸成了首批学员。在洋思学习的三天时间里,通过听介绍、看现场、听课、走访、咨询,我目睹了洋思的成就,深感洋思经验令人信服,洋思之路深入人心,洋思精神催人奋进。职业学校学洋思,首先要学习洋思的办学思想。尽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面临着培养新一代建设者的任务,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但毕竟两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职业学校的双重任务等是个性问题,在普通教…  相似文献   

19.
做好中专学校招生工作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现有各类普通中专学校96所(含中师),办学规模在20万人左右,截止2001年底共有在校生15.1万人。2001年江西省普通中专招生计划为7万人,报名只有3万多人,后来各校通过多方努力挖掘生源,最后实际到校新生不到5万人,比2000年下降了9.5%。有些学校只招了十几人,根本办不下去。2001年有3400多名考生报考我校,录取计划是1050人,发出录取通知书1911份,但最后到校532人,新生到校率之低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省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2000年为41.7:58.3,2001年下降为37.8:62.2。  相似文献   

20.
毕婷 《教育》2009,(10):43-43
作为江苏省泰州市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不到30年的办学历史,洋思中学完成了由三流学校到一流学校的华丽转身,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更是让众多中小学趋之若鹜、竞相学习。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同行来洋思取经,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来这里参观考察一番返回后,全县中小学就掀起了一股学洋思的热潮。与这种热潮不太协调的是,当地教师似乎有些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